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刘志礼  付玲 《世纪桥》2007,(2):15-15,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和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的“离心”倾向明显,组织形式更加松散和复杂;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利益结构日趋失衡,利益关系日渐紧张;公共道德与信任关系受到冲击,传统的观念认同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2.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斌 《世纪桥》2008,(1):60-61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逐渐减弱,而社会利益结构却日益多元化,社会公共事务也逐渐繁多和复杂,以往仅仅依赖于政府治理社会,预防、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因此,充分发挥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整合作用,消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利益是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 (对象 )之间对立统一的社会关系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社会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 ,导致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 ,形成多重利益矛盾的交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是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开放、流动、公平配置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参与上 ,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利益组织作为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民间组织 ,主要通过共同约定的规则和组织内外的互动合作 ,规范市场资源配置 ,配合政府改进公共服务 ,达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汤可可 《唯实》2002,(9):138-141
利益是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对象)之间对立统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社会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导致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形成多重利益矛盾的交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关键是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开放、流动、公平配置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参与上,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利益组织作为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民间组织,主要通过共同约定的规则和组织内外的互动合作,规范市场资源配置,配合政府改进公共服务,达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益、利益群体和利益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可可 《唯实》2002,(8):138-141
利益是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对象)之间对立统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社会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导致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形成多重利益矛盾的交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关键是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开放、流动、公平配置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参与上,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利益组织作为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民间组织,主要通过共同约定的规则和组织内外的互动合作,规范市场资源配置,配合政府改进公共服务,达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更加凸显,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新的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彪晓红 《新视野》2007,(4):82-83
物质利益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是社会人群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协调机制,有效地解决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通过研究体制选择与社会利益结构的关系,明确体制构建中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及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体制选择离不开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而社会利益关系由分裂到整合的过程,恰恰是体制选择由过渡到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最本质的意义上表现为经济制度的转型。经济制度的转型必然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是体制转型中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阶层持续分化,导致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呈现出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利益差别日渐显著化、利益关系日愈复杂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的特征,致使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意识形态引导力被削弱,社会利益调控力被降低,党执政权威的影响力被消解、引发社会信任难题等诸多挑战。为此,党必须顺势而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凝聚价值共识;构建利益整合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增强党的领导发展本领,锻造执政力量。这样才能克服利益分化的风险,始终保持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最本质的意义上表现为经济范畴的制度变迁。然而,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和伦理问题,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制度伦理分析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刘裕  王东升 《实践》2011,(9):22-2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社会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两个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导致群众工作问题凸显的原因众多,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因而做群众工作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许钟想  呙健 《学习月刊》2013,(2):120-120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发展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街道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面对民众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如何提供更丰富和多元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基层政府的现实问题。胜利街道在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工作能效,借鉴现代管理理念,提出“关键工作法”,力求从纷繁复杂的事情中,找准核心、把握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克服路径依赖,助推街道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海丰 《求贤》2007,(6):42-43
社会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因此好的社会制度并非表现为没有矛盾和冲突,而在于能够切实化解矛盾,具有解决纠纷、整合利益的能力。为此,国家必须致力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促使并保持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合理走向,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适应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也相应处于分化、调整和组合过程中,特别是社会中间阶层的兴起,更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雇佣劳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雇佣劳动内部各个阶层的地位和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雇佣工人社会地位的差异、内部权力的差异、内部利益的差异以及收入的差异等。雇佣工人内部的分化引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冲突、贫富差距悬殊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要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来维护各阶层雇佣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论点选萃     
《学习时报》刊登余晓芝的文章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利益决定人心,人心决定成败,人心就是个满意度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是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根本。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的发展,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主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现不仅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提升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和利益层次逐步复杂化,必须通过整合各种利益诉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多数人的愿望,才能使社会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平衡状态。道德内化是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应当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促使相关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优化,以促成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