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家庭养老模式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独木难支;机构养老也受制于多种因素,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如何使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安享晚年,让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从养老难题中解脱出来,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创新养老模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膨胀,老年群体内部呈现出复杂化的倾向,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增加了养老保障的难度。为了充分解决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对老年群体进行分层是重要的出路。对庞大的中国老年群体进行分层研究,不仅能够针对不同的老年人选择差异性的养老模式,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7,(5):61-61
省工商联反映,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我省也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社会养老存在很多问题:1、养老机构严重不足、设施简陋,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另外,由于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入住率。2、老年活动场所少,娱乐设施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要。3、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工作薄弱。特别是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慰藉、合法权益维护等大多数工作还未完全开展。因此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覆盖到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澜  王超 《求实》2016,(9):62-69
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我国养老压力逐渐加重,虽然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但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医疗卫生服务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多数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要破解养老服务中的医疗难题,应当依据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三步走"战略,完善从模式构建到发展的服务链条,因地制宜地规划"医养结合"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从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将经历一个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老龄化将会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成都市同样也面临老年人口基数大、比例高、养老服务需求差异化等问题,文章从成都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需求角度入手,尝试分析成都市在解决老年人口居家养老需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政府、社会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松 《奋斗》2010,(8):50-51
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5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挑战,建立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社会服务体系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为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城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从不同养老方式层面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开展此项研究。调查发现:家庭难以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社区忽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责任,机构缺乏对老年人的情感沟通与陪伴,本研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相互借鉴各种养老方式的优缺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精神健康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字化养老服务模式,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我国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也有助于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数字化养老服务采取的是一核多元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满足老年群体日常康养的、以5E为目标的协同治理模式。但同时,由于我国数字化养老服务模式尚未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产品有待适老化改造、建设资源保障不足、组织制度与数字技术协同治理不力等原因,面临着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且参差不齐、尚未满足养老需求、运作不畅、认知与接受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应用问题。为此,应通过加快研制与出台科学规范的数字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鼓励数字技术企业研发或改造适老型产品、组织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及其资源参与建设、加强组织制度与数字技术的协同治理力度等举措,优化我国数字化养老服务模式,从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及养老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文化养老是养老工作的新理念,是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养老工作转型的现实需要。要从现实和长远两个层面实施文化养老。从现实来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发展和完善老龄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加快养老工作人才培养力度;从长远来看,树立文化需求是当今老年人根本需求的理念,把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2)
辽宁正在面临着老龄化、高龄化速度快、程度高以及传统养老模式功能弱化的问题,因此,探究新式养老模式,构建以社区为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愉悦、健康快乐为特征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使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相融、相辅,是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老龄化基数大、速度快、程度高等特点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数量多、差别大的养老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供给的问题逐渐凸显。文章分析精准化养老服务理念,提出专业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内涵,进而提出运用精准化养老服务理念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三大途径:精准识别、精准供给和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12.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向问题导向的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发起冲击和挑战。文章从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理念出发,以"爷爷奶奶一堂课"为案例,探讨了积极养老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积极养老模式创新路径包括重新界定问题、挖掘老年人的抗逆力和将优势付诸行动三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老年群体个体层面的优势、环境中蕴含的待开发的资源以及老年人主体地位的体现。优势视角下积极养老模式创新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需要政府、社会与老年人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6)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也表现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结构差异,即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对江西省H村进行调查,以养老需求为切入点,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实际和需求方面的满足情况,探索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进一步达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亿,中国社会逐步迎来老龄化高峰,四川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成都老龄化程度位于全国前列。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成都市自2015年初全面实施以微型养老机构为核心、日间照料为依托、上门服务为纽带、老年助餐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探索对全国各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乌鲁木齐市养老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于2003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初步形成了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等养老模式。由于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乌鲁木齐需要探索与发展一些新型的养老模式,如居家养老、互动式异地养老、异地集中养老、住房养老等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深入和家庭结构变迁的冲击,家庭养老这一传统模式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而作为家庭照顾者主力军的老人配偶和成年子女的需求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针对家庭照顾者的服务经验,提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不能仅仅局限在老年群体,也应该包括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这种延展性服务能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做到物质养老——经济赡养,满足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还要精神养老,使老年人感受到亲情和邻里关爱,受到尊重和认可;更重要的是文化养老,使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享受丰富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成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自身所长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从而体会到自身价值和生活意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急剧增加。养老问题是近几年成都市政府关注的问题,成都市在养老服务中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巨大的成绩。但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多,社会资源有限,面临的问题仍然较多。文章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角度入手,探讨解决居家养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汾西县加楼村老年人养老基本上采取的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这样一种农村养老格局,总体上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加楼村采取了发展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联系县劳动人事部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这些都为我国农村养老工作新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启示:要通过宣传教育,巩固家庭养老;要建立农村服务社区,发展有偿家政服务;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大力兴办老年活动场所;要努力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作为现在的中青年人也即未来的老年人要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起自力养老的理念,做到未“老”绸缪,尽早对几十年后的老年生活进行理性安排。要巩固家庭养老功能,确保家庭依然是老年人养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步考虑提高社会养老的成分,确保老年人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像萧山这种经济发达地区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建立“低门槛、广覆盖、低保障”的农民新型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要通过增加和强化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机构、拓展和深化“星光计划”、探索和建立养老服务储备制度、组建和壮大“志愿者服务队”、提倡和鼓励老年群体之间开展互助服务等举措来构筑和夯实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