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求实 《前线》1985,(10)
思想库也叫“智囊团”,是一种咨询研究机构,其中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运用他们的集体智慧,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帮助领导机构进行决策。目前各种类型的思  相似文献   

2.
赵宇峰  钟秋梅 《学习论坛》2009,25(10):53-56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决策者与公民的一个互动过程.思想库处于普通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能有效地沟通政府决策者和社会主体.思想库已经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因素.中国思想库是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库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当前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绛华  郑立平 《求实》2000,(9):21-23
知识经济的兴起 ,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正在和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诸种影响中 ,我们将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 ,在知识经济时代 ,思想库对政府管理的支持将越来越大 ,也就是说政府管理对思想库的依赖作用将越来越大。一、思想库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决策服务的智囊机构———“思想库”(ThinkTank)迅速在世界各国崛起。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思想库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不断地从为政府、大企业服务 ,走向普及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思想库建设及中国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现代意义的思想库产生于二战前后,发展于七、八十年代,时至今日,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在美国,以兰德公司为首的现代思想库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蓬勃发展,自然也带动了西方发达国家思想库的发展。拙文简单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库,总结其发展的有益启示,找出我国思想库发展的不足,对症下药。希冀能对我国思想库的发展和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李雅君 《世纪桥》2010,(13):90-91
"思想库"主要是指那些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研究机构。作为世界思想库的典型代表——兰德公司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生产思想、设计政策、引导舆论和网罗人才等途径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兰德公司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培养素质人才方面,争取有更长远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6.
美国思想库发展历程及面临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思想库的概念思想库是指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盈利组织,其目标客户是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思想库力图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舆论。思想库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是否影响了决策为最终目标。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思想库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展,我国各类智库得到发展,智库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强调,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作为为国家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级形态",智库"理念与模式是未来图情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发展方向[1]。一、党校图书馆功能定位与智库建设的同方向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思想库在对华决策中的角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库”一般指的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策选择为目标的独立的、非营利机构。美国现有各类思想库1000多家,仅在华盛顿特区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综合类的或专业性的思想库。不过,为世界其它国家所熟知的有对外关系委员会、三边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胡佛研究所、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阿  相似文献   

9.
刘一 《求贤》2013,(11):60-62
英文称“ThinkTank”,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李连广 《学习月刊》2010,(12):11-13
"思想库"(Think Tank)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的思想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美国思想库众多,门派林立,但翻开美国思想库的历史,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  相似文献   

11.
西方曾主张只有管理没有领导,我们也一度认为领导无所谓内行外行.这些观点,原因可能各异,但实质上都是对领导未从历史发展去考察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发展和深化,现代领导已越来越被人们认同为一种新型的专业.笔者以为,领导不但是一种新型的专业,而且有必要对其特征和规律、发展和完善作进一步的深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灾害治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机构改革后,中国救灾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已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对口管理、相互配合、社会协同的科学救灾工作管理新体制"。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逐步退出一些领域,非营利组织(NPO)开始在我国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救灾活动中,NPO已经开始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时代,现代化图书馆正从最初使用计算机对图书馆常规业务进行自动化管理发展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并向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方向过渡.对处在信息化建设发展初期阶段的党校图书馆来说,明确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切入点和工作重心,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党校在有关文件中曾指出:"党校图书馆是党校文献的信息中心,是直属校委领导的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今后党校图书馆应强化信息开发、传递职能的发挥."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传统的以文献实体为主的借阅、查询检索等读者服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新形势下,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本地化、专题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是每个图书馆更好地发挥信息服务多功能效益的一种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社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辞职未必容易,可能被文件"喊话",在古代更是如此,这毕竟不是单方面宣布就能完成的事,有时候手里的铁饭碗不但没打破,顺带还可能让领导闹心不已。员工辞职领导闹心从古到今,因为工作不顺心辞职的大有人在,先说刘知幾和吴兢,他们是唐代官方修史机构中的杰出公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潮流影响下,建设现代公民社会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加强领导"这个词在机关公文、领导讲话和各种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加强领导"是什么意思?依笔者愚见,就是对某项工作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真抓实干,充分调动本部门、本单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论什么工作都是一抓到底,力求抓出实效.可事实上,只要你仔细阅读那些出现在机关公文、领导讲话和各种新闻报道中的"加强领导",就会发现,"加强领导"于机构改革的目的居然是背道而驰的,某某单位打报告要求加强对本部门的领导,结果副职由3个增加到5个,人员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30个,还多设了4个处室,增加了正副处长12个,机构增加,人员增加的结果,办公经费猛增."加强领导"成了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增加人员、增加经费开支的代名词.总之,"加强领导"这个词不论在理论的理解或实践的执行上都进入了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编     
《求实》1989,(4)
抚州地委党校何荣昌来稿认为,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领导必须树立未来的观念。未来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预测未来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智力和能力。领导者只有具备了领导战略观,才能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机构有序而有效地运转。预测未来,要求现代领导者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宏观上入手,了解构成未来的诸因素及其必然联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8,(4):27-3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0.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省、市、自治区及其以下各级政权和各基层单位领导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曾在新中国的政治体制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详细准确地把握革命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对于"文革"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