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通过各级人大选举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赋予各种权力。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大行使监督权是人民监督公仆的重要形式。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是一种横向的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能够有效地监督当权者,以权力制约权力,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土壤。目前,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制度化、法律化,这是行政、司法腐败及官僚主义等滥用权力现象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执掌着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党的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  相似文献   

3.
宋锦洲  尤志雄 《理论文萃》2004,(6):37-40,11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第三条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相似文献   

4.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我国宪法所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文章探讨和研究了人大监督权的内容和范围、人大监督权实现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真正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监督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中,监督权是核心。人大监督权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的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强制性权力。人大监督是根本制度的监督,是国家最高层次的监督。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职能是我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大要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05,(4)
之二:必须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是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实施的权力制约,是诸多监督中层次最高和最具权威性、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充分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本质。但在实际监督中重形式、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有效的监督措施未能落实,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与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的同时,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改进和强…  相似文献   

7.
对同级“一府两院”实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文章基于人大监督的实践,从人大监督权与人大其他各项权力的关系、监督权的内涵本质、以及监督的作用、方式、程序等各个层面,对人大监督权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权力腐败的治本之策。一、加强教育,强化自我监督。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但是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上级是权力的源泉”,这种错误的权力观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增强自重、…  相似文献   

9.
人大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是我国权力监督的最基础和最高层次的监督。在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的时代条件下,认真探索和完善人大的法律监督渠道,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既要通过立法、任免、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也要通过占有足够的信息资源等渠道,切实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作用,这是我们应当努力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漫议县人大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赵令煌县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国家执行机关,人大对“一府两院”实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不敢大胆行使监督权,这已成为当前人大工作迫切需...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机制,让“主人”对委托出去的权力以及行使这种权力的“公仆”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必然要求,又是改革开放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兰素娥 《共产党人》2004,(23):29-30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大局出发,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任务,标志着构建我国权力监督制度体系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3.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团结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宪法规定了各级地方人大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各项职权,其中“监督权”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监督下级人大和本级“一府两院”的工  相似文献   

14.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赋予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监督工作实践中,我感到,监督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监督的重点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促使其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这既是监督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工作的难点,同时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易发点、多发点。因此.这是我们实施监督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能否在实践中解决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实质就是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选举、任命、罢免(包括撤销、免去职务和接受辞职等去职方式)“一府两院”领导人员和政府组成人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实现党的意志、国家意识和人民意志相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条件;是国家一切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造成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出现了推荐干部不够规范,任命干部不合法,监督干部理不直、气不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地方预算监督过程中,人大目前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不力的状况并没有完全的改观,预算监督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从法律的角度对预算监督的途径加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永川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永川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积极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人大工作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保证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课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加强党内监督重在不断强化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所谓党内监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机关和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定的要求,对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实施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主…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仅次于立法权的一项权力。加强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历时20年终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无疑为各级人大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仍然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因素在影响着这项权力的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