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在新世纪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建设的整体布局,是基于对国外工业文明和国内工业化进程的深刻反思和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任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2.
老太太哲学     
《党课》2006,(1):93-9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我党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二是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标志着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隹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论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过来湘西州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是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促进改革的重要推手。综改试验区所试验的内容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江泽民对林业与生态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最根本措施.这些战略思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但目前仍缺少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倘若融汇熵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初步构建一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架与实践方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变革人们的世界观为前提,即以熵世界观替代机械论世界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这就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指明了方向。从实践的角度看,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1.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生物产业生物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这就充分说明,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GDP核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国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激励和督促人们树立坚定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生产生活行为,为建立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纲领.它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伦理观念的支撑。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整个架构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周以侠 《唯实》2009,(11):88-9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审视国内外发展形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大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新长征》2007,(4):36-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并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切入点,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本文就如何建立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0):58-59
「党员应知」什么是"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立足变化着的新实际、新情况,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懈探索和伟大实践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诉求和历史使命。诠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应该立足于多重向度,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的理论向度,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向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向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约资源的理念、保护环境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为特征的理念向度等四重维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柿局的战略高度,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勾画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我们环保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迫切的任务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