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上海市嘉定区委加强来沪人员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一是建立协同机制,把好流动党员出入关。第一,认真抓好流动党员的人口管理工作,通过区人口管理系统,对来沪人员中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及时落实党组织关系,确保来沪党员都能够参加党的活动。第二,建立与区来沪人员管理部门的定期联系沟通制度,健全党建协同机制和党员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及时掌握来沪人员中党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来沪人员的归属感、来沪党员的认同感、来沪人员与城市的融合度等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基层社会变迁的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着力于完善功能定位,通过结构功能、社会功能、调适功能的转型发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协调性,巩固区域化党建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一名外地来沪人员10年前参与了一起聚众斗殴案,这场斗殴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案发后他潜逃漏网。此后他仍在上海做生意,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于是,他用做好事的方式来“赎罪”。可是法网恢恢,10年后他还是被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4.
1976年的唐山地震作为一次突发性事件.在地震发生后,上海各界立即组织力量、抢运物资,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通过派遣医疗队、安置来沪人员和援助灾后重建等措施,上海为唐山震后救援与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上海对唐山震后救援与重建的举措也不可避免地体现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1937年中共中央委派刘晓任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是党中央为加强白区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刘晓究竟何时动身,何时抵沪任职,迄今出版的书籍说法不一。笔者近来在编写《张闻天年谱》过程中,接触到与此事有关的历史档案。鉴于这件事是上海地下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故笔者对此进行了考证,现将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目前关于此事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共同的一点就是,都说在抗战爆发之前刘晓即已到沪。不同的说法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说法是1937年5月。例如1991年1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词典)}有关刘晓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沪考察世博会筹办工作时强调,要积极贯彻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在园区的示范应用,实现园区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尝试建设低碳住宅,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使社会更加和谐、经济更加健康、环境更加友好、生态更加文明、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它是上海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召开了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召开了市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再次来沪视察,对上海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极大地鼓舞了上海干部群众的信心。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深刻反思社保资金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维护了上海社会的和谐稳定,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8.
上海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根据上海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来沪农民工总量已达到403万人,不仅在上海660多万流动人口中占61%以上,而且超过上海1300多万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是上海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毋庸置疑,随着大量农民工在上海的长期工作、生活和居住,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正在发生重大的社会嬗变。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成分、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形式都发生深刻变化。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转移日益频繁,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数量日益增加,大量的“组织人”变为“社会人”。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用信息化和社会化工作方式创新来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成为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上海解放初期,我在华东财委机要科从事译发密码电报工作。我们所译发的这些密码电报,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和人民政府在城市接管过程中,运筹帷幄、不畏艰难,关注民生、稳定市场,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证明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但能解放上海,而且还能管理好、建设好上海。同时,我们这些机要人员也为自己能够亲历这段历史,为赢得这场经济大战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状况,论述其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它对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开拓新路,寻来新发展上海,这座雄踞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的城市,素有“汪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之称,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信息通畅;人才汇聚,交通便捷,曾是远东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最主要枢纽,是国内外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和转运中心。从1949年到1978年,上海口岸外贸进出口额一直高居全国榜首。在改革开放的头…  相似文献   

12.
陆娅楠 《党课》2010,(22):109-111
今年7月1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城际高速铁路一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在上海工作的小王已决定到无锡购房了:“坐上高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上海,交通很便利,而生活成本又减少了很多。”如今,条条高铁的建成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从长远来看。它的作用必将向着更加深远的战略层次延伸发展。”天津社科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上海股市三题段永刚用"星罗棋布"来描述上海的证券营业网点之多,实不为过。沪上证券交易市场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外滩开锣及今,不过三年时间,却逾越了国外曾经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在硬件建设、法规建设以及异地代理业务的拓展诸...  相似文献   

14.
在成都黎明前的地下工作洪德铭一、离沪来蓉前,钱瑛大姐的谆谆嘱咐1948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钱瑛大姐(主管组织工作和青年工作,分管川、滇、湘、黔和武汉市地下党组织)提着沉甸甸的手提包来到我的住处。她说组织上(上海局)已决定调我到成都任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5.
一、上海新闻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上海新闻界始终走在爱国斗争的前列.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等报刊的救亡直传,《申报》的转变.《立报》等救亡报刊的出版,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上海新闻界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派刘晓芳夫上海,同留沪的潘汉年、夏衍、浑逸君等一起指导新联界的抗日宣传斗争。七七事变的当天,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庐山同蒋介石谈判时,途经上海,找活、刘、夏等谈活,指示他们如何加强上海新闻文化战线的抗…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是皖籍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早年开展革命活动和创建党组织的地方。由于陈独秀的宣传发动和影响,在早期党组织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沪皖两地关联性较强,一体化特征比较明显。一、受到上海大都市的吸引,一大批皖籍热血青年前来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走上革命道路上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工商业发展迅速,思想文化非常活跃,成为文明新知的荟萃之所、变革潮流的策源之地,  相似文献   

17.
正"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沪考察时,对上海提出的发展定位和工作要求。而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上海也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来一次大的突破和飞跃。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到了关键时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因此,自2014年起,上海围绕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企业公司发展很快,盛极一时,但大多数的企业公司不务正业,被人们斥之为投机公司.主要由上海和内地产业界、金融界和新加坡华侨台资组建的跨国经营的南洋企业公司却与众不同,它是一个产业资本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始终坚持为生产服务.并为大后方提供急需物资,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一、公司潮中“南洋”的业务宗旨——甘冒敌人统制风险,坚持开发生产事业八一三沪战发生以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内地战区人口不断蜂拥而至,游资日益充斥,一度因受战事影响而萧条停顿的市场,不久…  相似文献   

19.
安排好农村“三老”人员的晚年生活,对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及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工作都有现实和积极的作用。总的看,我们在解决农村“三老”人员政治生活待遇方面已做了很多具体工作,挚果明显,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以及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农村“三老”人员生活待遇饭低曲问题日渐凸现出来,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乡缘组织,但在建党时期及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乡缘也曾发挥过一定作用。通过乡缘开展组织活动曾是中国共产党众多发展样态中的一种,显示了传统中国在其发展中的过渡性特征。诸如外国语学社、新民学会、上海工读互助团、沪滨工读互助团、湖南改造促进会等与中共建党相关的社团,存在着突出的湖南籍同乡聚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