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是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的需要,是大力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只有把企业文化的精髓同学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进行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推进实现"技术技能强国"之职业教育梦。  相似文献   

2.
"专创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专创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整体设计思路,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略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因一定的地域条件、文化的传播性质和各自的文化需求,始终处于双向互动状态,互相作用、互相适应、互相辅助、互相推动。高职院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互动融合,探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特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融合"课程体系是指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与素质育化课程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让高职生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双融合"课程体系是指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与素质育化课程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让高职生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联系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桥梁与纽带,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校企交往合作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文化现象,也是恰当处理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的关键所在。作为文化育人载体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融入行业企业元素,体现行业企业特色,在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正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带来的冲突,寻找两者的契合点,破解冲突,推动文化的融合,进而通过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文化交融、管理互通来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校企共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企业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提升校企文化育人水平,既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学校办学品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育人科学化水平,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实践锻炼,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探索校企文化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的创新,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与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共同完成培养社会人才、引领学院前进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面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对此,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打造了"专业+美德"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教育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探索初步形成了多元育人共同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成功实践为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校企一体"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路径关系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能力的强与弱。本文通过分析"校企一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强化以文化人的育人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党建引领文化育人的路径需要及方向、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通过进一步明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涵,并就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出对策建议,包括:积极推进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联盟等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建设;对标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树立全环境育人理念,大力营造真实职场环境;扎实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和加强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急需新型的能适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教育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使之相互渗透,从而建立起融合的教育机制,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质量、创新与文化的战略。本文结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探究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及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既是高职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在高职院校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则需遵循"融于职业,合于实践"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文素养培育课程化、人文素养提升主题化、人文素养共进团队化和人文素养熏陶景观化等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也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视域下学生公寓文化的思考和构建,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公寓文化阵地,将企业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迁移并内化到学生公寓文化中去,以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从而不断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特别是法律类高职院校,其优势和出路就在于自身的特色,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是其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法律类职业院校如何融合"工学结合"的过程性模式,如何开展"生产过程性"教学,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凸显其办学优势?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探索创设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已经进入"双高"建设的关键期。加强思政课程的开发,既是"双高"建设的要求,也是专业建设的新增长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整合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地方性知识作为地方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多样性和经验性等特点。从内在价值而言,易于对高职学生产生知识吸引力。从外在价值来看,优秀地方性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着力点相耦合,理应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秉持平衡、一主双辅、内容与手段并进的三个融入原则,采纳文化整合基础上的"附加"融入模式,采取校本课程开发及国家课程的地方化两种范式实现地方性知识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在校生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德育的状况。实践育人的各环节都是高职德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为主要德育内容,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育人环节"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徐珊珊 《世纪桥》2023,(9):86-89
红色文化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鲜活教材,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使其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功能,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顺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基于此,首先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其次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红色文化融入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部分现实的创业者和大量未来潜在的创业者。在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应确立"以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人才"的教育思路,并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广泛、持久的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学校之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内涵的自然显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潜在命题。找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定位,进行富有特色的文化塑造,系统设计合理的文化架构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