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求实》2014,(1)
在大调整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时代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维护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就是维系支撑统治执政的思想体系。我国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党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等诸多挑战。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以中华文化为载体,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辐射力;以包容发展为导向,发挥我国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以网络安全为平台,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以掌握"三权"为要求,形成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之间各种互动关系构成了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它们政治倾向的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以及传播模式的商业性催生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挤压、价值干扰及媒体解构。这种复杂性的成因在于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及个别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缺位等。为此,应当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建设、政治建设、价值观建设、媒体建设等方式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利益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问题各类问题与挑战,社会利益体的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难度,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而要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就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新方法和形式等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急速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社会意识形态易呈现一种紊乱倾向,导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抵御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就成了高校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新形势下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大局观,更重要的是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工作,保障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开启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碰撞的时代,新媒体既虚拟又现实,以至于人们难以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隐患,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思潮多元化等诸多问题,面对新媒体发展的迅猛势头,应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的指导地位,认清西方意识形态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侵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日益活跃,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思想交锋、平台挤压等诸多现实考验,处于话语主导力削弱、解释力下降、聚合力衰微等境遇。为此,必须在对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引导、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解释力、创新话语表达呈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分析意识形态风险与网络技术安全的内生交互结构,可以看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兼具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虚拟与现实表达、网民与公民双重身份等特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源自网络,又超乎于网络,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网络阵地中的拓展、延伸。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主流话语消弭、主体镜像认知模糊、多元化价值导向冲击的严峻形势。为此,我们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廓清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与边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舆论安全与互联网发展之间的联系互动,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秩序的合理规制,坚持防管并用,不断提升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概念化认同、教条化认同、边缘化认同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和文化多元化、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不仅决定着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也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这是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任务的科学判断和重要指示. 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快,多元文化思潮长期并存和相互对冲已成为当前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的新常态,特别是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封建没落思想相互交织,不断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非主流社会思潮、西方和平演变和文化霸权等多方面的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等有效举措,切实维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分层多元化、经济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这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思想性整合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思想文化领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其中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严重挑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育,打牢思想根基;必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挥对党指导思想的服务保证作用;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保证正确的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6)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是信息社会的时代产物,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已然成为时代潮流,彰显了新时代社会大众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背景下,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也走向多元化,这给政府执政公信力提出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伦理意蕴。强化危机意识和明确责任意识是政府在新时期重构执政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由于媒体宣传的跨国界,各个国家的新闻动静和意识形态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至世界各地,时其他国家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牢牢把握新形势的新特点,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抓紧制定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独具慧眼,扎实根基,掌握发展主动权,力争在21世纪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全民化时代,网络日渐变为社会风险的流出地、热点舆情的聚集地、思潮拼比的主阵地。我国网民人数存量庞大与增量迅速,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多元化网络思潮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我国虽在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上取得长足进步,但当前有五大错误论调阻碍着我国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分别是网络空间价值无涉论、网络意识形态无用论、网络技术发展自主论、网络危害现实有限论、网络空间主权无涉论。在新时代,必须树立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匡正上述奇谈怪论。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也是国家主权利益在网络虚拟空间的重要体现。网络社会思潮传播的多元化、新媒体技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特征、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的不断侵蚀、西方国家"网络自由"文化的蛊惑等因素必然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性地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网络技术强国、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心防"力量、还应积极处理好"同心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