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山魂     
青山。是我伯父的名字。或许命中注定,我伯父一生都与山有缘。 1921年7月1日,奶奶在山洞中躲避战乱时,生下了我伯父。因为伯父是在山上出生,爷爷便给他取名青山,寓意是伯父能够像青山一样长寿。  相似文献   

2.
爹娘的爱情     
凉月满天 《党课》2013,(14):84-86
我爹娶我娘的时候都30岁了,而我娘才20岁。我娘长得挺好看,俊脸弯眉,小红嘴儿。我爹黑,黑极了,嘴唇也厚。据说唇厚的人嘴笨,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爹一辈子没有一口气说完过一句话,被我气急了只会这样说:“你你你……”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二年五月,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那时才十二岁,参加了共产主义少年团.我带着红军打了两家大土豪,开仓济贫,没收浮财。后来红军回师赣南,国民党还乡团回来了,说我带红军打土豪,要把我抓去活埋,我逃了出来。一九三三年二月,我到龙岭找到苏区政府副主席吴庭坚,要求去找当了红军的我的舅父。他说我年纪小,不便去,就把我留在龙岭参加游击队。一九三四年二月十七日,我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4.
伯父的遗言     
每年的国庆节,我都会更加思念我的伯父。因为伯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天入党,又恰在3年前国庆节那天去世,是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农村支部书记。伯父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父母死于日本鬼子的扫荡中,伯父跟着哭瞎了双眼的曾祖母生活,8岁就雇给财主家放牛,15岁当长工,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一次,伯父晚上回到家,曾祖母告诉他鏊子框上有热的糠饼子,  相似文献   

5.
6、循循善诱教子有方在那血与火的年代,任弼时的家庭始终处在颠沛流离之中。他的第一个儿子苏民,是因为陈琮瑛营救任弼时而夭折的;大女儿远志,出生不满百天,就和母亲一道被国民党囚禁,后来被送回湖南老家,一直到10多岁后才与父亲见第一面。大儿子在湘赣边界出生后不久便寄养在老乡家,后来一直音讯全无;女儿远征是在茫茫的草地上出生的,没有乳汁,是朱总司令钓鱼熬成汤,才挽救了小生命;小女儿远芳生下来不久,就把她寄托在苏联国际儿童保育院,直到10年后父女才再次相见。对于在跟前的儿女,任弼时总是在生活上爱护照顾他们,尽量多给孩子们一些父…  相似文献   

6.
郭红敏 《党史文汇》2011,(10):52-55
鼓励侄子周荣庆到基层锻炼 周恩来兄弟三人,周恩溥比周恩来小一岁,周恩寿比周恩来小6岁。周恩溥生有一子,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知道他俩弟弟事的人不多。周恩溥字博宇,乳名“和尚”,长大后跟随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事。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46岁。周恩寿出生后因皮肤稍黑一些,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学名恩寿。1921年考入南开学校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7.
张长伟甘当“替罪羊”席新殿从张盖父子的私人骨科诊所治伤回到湖村家乡后,张兴国怕他告状,打了自己的“饭碗”,便对他欺骗说:“我给你一家人都转成城市户口,再给你的孩子招两个工,把你也安排到派出所上班。”就这样,老实巴交的席新殿以为张兴国的良心发现了,便拖...  相似文献   

8.
地火在运行1927年冬,国民党反动派与湘南地方土豪劣绅互相勾结,到处任意抓人、杀人,凡是办过工会、农会的,或是在外读书回家的,都在通缉之列。我家就有两个被通缉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父亲。他们说家乡麻田一带的共产党员都是我发展的,这真是太抬举我了。其实,我是1928年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通缉我父亲,是因为他曾在贫民织布厂办过事,有时搞点宣传,也把他归入了“赤匪”之列。欧阳智泉是麻田乡最大的地主,与县、省里的大地主、大官僚都有来往,政治上有很大势力,在乡下把持一切。我们乡下有个名叫欧阳智山的画家,擅长国画,…  相似文献   

9.
1924年,我出生在肇州县李家粉坊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时母亲去世,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身亡,我被家徒四壁的叔父收留.从12岁起,我便到大户人家打工,经常忍饥挨饿.1932年6月,日军侵占了肇州县,百姓的生活更苦了.我亲眼看见日本人动不动就抓劳工、杀人.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春节刚过,根据县委指示,我和区里的二位同志一道到豫西的孟津县马屯区西沟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我任组长。当时我参加工作才半年时间,只有17岁。一天,我突然接到区里通知,让我立即回区里开会。我把工作安排好后,便急急忙忙赶回区政府所在地———古县村。回到区里我才知道,原来是动员区干部报名参加南下干部工作队。一到区里,党小组长就通知我开党小组会议。因当时党组织还未公开,所以党小组会是在村南面山坡的一片高梁地里秘密举行的。党小组长(叫什么名字我已记不起来了)先向大家讲了这次抽调大批干部参加…  相似文献   

11.
李艳颖 《党课》2011,(9):102-103
父亲,你去世两个月了,如我,却如同两个世纪。我是那么深地爱着我的儿子,才知道,你是多么深地爱着我。四岁到七岁,我是跟在你身边一起生活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你给我埋下了很多种子。我曾经怨过你,恨过你,跟你争吵过,  相似文献   

12.
刘丽丽 《湘潮》2011,(8):14-17
彭梅魁是彭德怀的大弟弟、烈士彭金华的女儿。1940年,在彭德怀的老家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国民党特务半夜闯进彭家,彭德怀的二弟弟彭荣华当场被杀,大弟弟彭金华被捕,5天后也惨遭杀害。之后,彭梅魁的妈妈因此精神失常了。12岁的彭梅魁带着二三岁的弟弟彭康白,既当爹又当妈,同时还要应付国民党特务的搔扰,生活过得非常艰辛。  相似文献   

13.
正听说伯父病重,我心急如焚。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在福利院生活了十多年,又聋又哑,无法表达他的痛苦,内心是多么的备受煎熬。伯父一生未婚,没有亲人在身边,谁来照顾他?能得到及时救治吗?我感觉凄凉而无助。6月底,回到蒲江老家,就和父亲约好去福利院。接待我们的是福利院的秦院长,五十多岁的妇女,衣着整洁,显得十分干练。她说,医生正在给伯父会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出生在远离湘潭县城50公里的乡村韶山冲,自幼便对湘潭的城区产生了向往。这在他1936年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便提到过:我的国文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要求苛刻的人,他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我10岁时曾经逃离学校,我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大致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什么地方的山谷里。我流浪了3天,最后还是被我家的人找到。我这才知道这次旅行只是在兜圈子,走了那么久,离我家大概才八里路。毛泽东何时第一次到湘潭,现在已见不到记载,很可能就是他到湘潭当学徒的时候。仍然是在那次谈话中,毛泽…  相似文献   

15.
忆秦刚     
正一秦刚是我的堂兄,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在我家里我叫他二哥。他是我伯父秦邦宪(博古)和伯母刘群先的第一个孩子,1930年9月出生于上海。为盼孩子一生刚强,他们为其取名秦刚。此后,伯父知道了秦家家谱到我们这一代男丁应从金字旁,因此,以后出生的秦刚的两个弟弟便先后取名秦钢、秦铁。同理,我的哥哥被父母取名秦铨(高中时他自己改名为秦福铨),弟弟取名秦铭(1935年7月出生),我也被按男丁取名秦锦(后改名  相似文献   

16.
二师三十团八连有一个四世同堂的10口之家,他们姊妹互相关心,妯娌和睦相处,共同照顾着87岁高龄的母亲,他们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相敬如宾,成为连队和谐家庭的新亮点,也成为连队职工群众称颂与效仿的模范之家。"遇到这样的两个好媳妇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呀!",如今87岁高龄的老人罗志琴逢人便夸儿媳莫尚芳、王志群好。罗志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孩子还年幼时丈夫便不幸离世,性格坚毅的罗志琴历尽艰辛,既当娘又当爹把三个孩子拉扯  相似文献   

17.
脱贫道情     
去年岁末,记者到铁法市铁法镇望山屯村刘振汉家采访,63岁的刘振汉一听说记者来了,像见到亲人似的,边把我让到炕里边说,这回可好了,我正张罗给省纪委尚文书记他们写信呢,可是,憋了好多日子也没写出来,麻烦你给我代代笔吧! 刘振汉回忆说:我4岁时便没了母亲,没过两月,我的脊椎骨摔坏,成了瘫子。不得不与一个有大脑炎后遗症,不会说话,智力低下的女人结了婚,我家便成了“双残疾”  相似文献   

18.
一大早,下起了毛毛雨,小村庄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之中。这个有30来户人家的小村叫四家子。村西南一里地有棵老榆树,树下有一条小路,是通向县城的,过往的行人都喜欢在树下停一会,来的人歇歇脚,走的人道道别。这不,从村里走出几个人,到树下停住了。“爹、妈,多保重吧。我对不起你们.不能在你们跟前尽孝了……快回去吧,别浇坏了身子骨。”那个长方脸、大眼睛,长得胖乎乎的青年人,抓住两位老人的手说。“孩子.别这么说。我和你妈知道你的。G思。你就去吧,到队伍上要听首长的话,常给家来信,省得家里惦念你。”被青年人称为爹…  相似文献   

19.
服务于患者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我叫邵国光,今年38岁,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的胸外科主任。我10多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最小的弟弟才3岁,母亲是工人,拉扯我和弟弟妹妹5个孩子,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是国家给了我和弟妹们生活补贴,才使我们都完成了学业。1...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道歉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化名胡服,来到沂蒙山区检查工作。这天,他来到我们村,住在支书家。支书家满屋只有一条三条腿的板凳,通讯员用土坯支起来,作为首长的办公椅。那时,我11岁,是儿童团的团员,看首长坐在那样的板凳上工作,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便和几个儿童团的伙伴们商量着为首长搞一把像样的椅子。刘少奇的通讯员听了我们的打算,也很赞成。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就来到村里的大户张爹家,很严肃地对他说:"张爹,上级有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