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2008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东盟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就略显尴尬。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削弱了东盟在亚太多边主义的领导地位,由于TPP包含着东盟成员国,美国此举加剧了东盟分化的危险,因此东盟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以作应对。  相似文献   

2.
夏晓阳 《党建文汇》2011,(12):18-18
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大年,主题词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背景是一串丰硕而扎实的合作成果。中国和东盟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站在迈向更高阶段的门槛上。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已经成为东亚合作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东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依托力量,这既提升了东盟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地位,但也对东盟造成了重大压力。一方面,东盟担心其在地区机制构建中的“中心地位”可能被弱化以及在中美战略竞争中被迫选边的战略困境;另一方面,东盟也希望借重于美国印太战略来抬升其作为重要合作方的战略价值。《东盟印太展望》是在这种复杂认知背景下的政策反应。本文主要就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复杂认知以及作为此种认知的政策反应——《东盟印太展望》做出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2022年1月1日,由中国与东盟共同发起推动的涵盖全球最多人口、最广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伴随其落地实施,RCEP成员国间的区域贸易规则将得到有效整合,区域内部营商环境将得到大幅优化,统一的内部大市场将得以实现。RCEP不仅有助于降低东亚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区域乃至世界经济注入发展新动力,而且将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实现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的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5.
甘霖 《学习导报》2011,(3):59-61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海外市场,是从前华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之间90%以上产品关税降为零,开启了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的崭新时代。自贸区建成后“南洋”市场商机涌动,扩大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郝全洪 《新视野》2004,(5):75-77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促使各成员国经济的相互融合,加快了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是东盟实施综合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对东盟地区及区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盟、南盟开放环境很不相同。东盟基础设施较好,开放程度较高,与我国有较多的天然联系,双方已经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南盟的市场潜力更大,发展前景更好。云南面向东盟、南盟的开放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实现关系正常化到多领域合作,可谓“利益共同体”;第二次转向是基于共有利益,并将双方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谓“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助力器。然而,信任不足等现实因素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挑战。对此,需突破固有思维,从观念入手,重视认同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以社会互动为框架,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武淳 《党建》2012,(4):61-62
中国-东盟中心于2011年11月18日在印尼巴厘岛正式成立,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为中心揭牌。作为一个新型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能发挥哪些作用?在欧债危机还在进一步扩散、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由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岗位就任中国-东盟中心首任秘书长的马明强先生。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日本与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日本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宣言《巴厘岛宣言》,这是继2003年《东京宣言》后,时隔8年日本与东盟之间又一个规划双方未来关系发展的新指针。  相似文献   

11.
周文彪 《世纪桥》2007,(4):48-49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后的第15个年头,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双方之间的经贸合作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的过程。本文就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在经贸合作方式、经贸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亚共同体建设应该充分吸收东盟的经验,但是,东亚不同于东盟,东亚更多样,差别更大,共同体的建设要比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更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在模式上也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因此,东亚共同体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在发展中探寻共同体的道路与模式,也许东亚共同体不是建立在一个像欧洲那样的统一的区域组织基础之上,而是作为一个地区价值,形成一种由多个合作框架支持的地区合作体系,这个体系的根本功能是保证东亚地区的稳定、安全与发展.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可以把东亚合作的重心放在深化各个领域的功能性合作上,在重点选择、参与成员、框架机制上采取更开放、更灵活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中国、东盟双方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新世纪初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我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轨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早期收获”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的水平,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是一个浓墨重彩的节点。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紧要之年召开的重要政治会议,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春季总动员"。两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5.
打通通道借船出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是“9 2”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公里边境线与东盟接壤,且是我国最早面向东南亚、南亚沿边开放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四川具有重要地位。在西南各省积极推进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同时,我国与东盟10 1和10 3的合作也在提速,尤其是提出了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口超过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6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辽宁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江西、广西、吉林等代表团审议以及政协联组讨论时重要讲话和李克强  相似文献   

17.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14,(26):23-25
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教育交流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每年近20万人次的留学生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18.
普洱市毗邻东盟诸国,地理区位独特,如何加快解决好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外向度低、商贸流通水平低、跨境经济合作难等诸多的问题,抓住"两强一堡"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发展的机遇,积极拓展面向东盟的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促进普洱市实现绿色发展、率先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柏 《当代贵州》2009,(17):62-62
历时8年,中国-东盟经贸部长(10+1)会议,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表明从物质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到投资自由化,中国-东盟"10+1"模式进展到了在框架内"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体制"的制度安排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启动之年,也是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颁布实施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妇联工作十分重要。做好妇联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国妇联十届三次执委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为宗旨,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目标,以继续深入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