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也是党的哲学理念不断创新演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哲学理念建构的历史逻辑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党的实践胜利确证了中国共产党哲学理念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哲学理念的深化向度在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强调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具有鲜明自身特点的学习观。这是我们党90年来应对各方面挑战,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展望未来,为了确保未来我们事业继续取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一本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哲学著作,它巧妙地把哲学与革命结合起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照亮伟大事业的前行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是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事业需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立足于当代实践和时代特征,深入学习研究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引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显现伟大事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民族地位表现出明显的U型轨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由其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结束U型底部盘整区并实现快速爬升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表现出台阶式前进的特征,大约三四十年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是运行与静止、质变与量变关系的现实呈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品格。坚持"初心"不变与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紧密结合,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重要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为何学习、怎样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基本问题.立足中国实践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独特的实践品格.所谓独特的实践品格,实质上是说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总是反映着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总是在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实践中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该文指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论述了"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的升华,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产物;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在结构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3)
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而早在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教育运动——延安整风,就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自我革命,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奇英 《奋斗》2012,(10):30-3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能够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善于学习。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更加复杂,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远目标出发,从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角度着眼,中国共产党需要学习的新事物、新本领越来越多,它不仅要学习,而且要更加自觉地去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新阶段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实现这个战略任务的重要着力点。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学习状态和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与运用。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经验启示,也有现实的真切需要。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运用它分析、思考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一条成功经验;第二,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需要坚持的思想武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4.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充满革命、批判与斗争精神的经典著作。其中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核。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回顾我党波澜壮阔的历史,斗争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具有宝贵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提出来的科学论断,具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原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新时代下继续践行斗争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重一  杜领军 《世纪桥》2008,(19):14-17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学哲学、用哲学,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掌握、用好用熟、创新发展这一“看家本领”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不断增强,不断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正"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为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清晰指引,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一、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哲学思维、哲学立论和哲学创新见长的无产阶级政党.经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承接,中国共产党在学习、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经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与概括,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哲学体系.正是依靠这一哲学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造,这一科学构想,作为当代全新的一种政治思想,其理论依据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任何社会都要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关于落后国家争取胜利后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世界关系的理论等等。但是,作为"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