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正确引导劳动力转移,构建合理的就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在劳动力充分供给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均衡则特殊地表现于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并有效地配置于现代化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问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 我国农村拥有9亿多人口,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即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到本世纪末还要新增近1亿个劳动力。这就是说,在本世纪内有2亿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岗位。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理论演变经历了从配第—克拉克定理到库兹涅茨法则、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发展、多种理论观点的劳动力流动模型三个阶段,揭示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会使旧产业衰败、新兴产业兴起,并且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劳动力素质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也会使城镇化水平提高,创造就业岗位;管理水平和制度障碍,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进而使就业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认为,改革现行的劳动管理体制,允许劳动力在一定限度内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理由:(1)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劳动力流动。他们说,科学技术的每一发展,都必然要求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竹节 《学习月刊》2013,(2):113-114
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我国农村拥有8亿人口,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即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城市化进程迟缓,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城乡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做出分析,提出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就近转移、"候鸟式"迁移、"流而不转"等特征,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壁垒等因素造成的。为此,要实现其有序合理转移,必须建立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推拉"并举着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创新培训教育方式,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要刊视点     
《求是》2004年第11期 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 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养,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读  相似文献   

10.
杨伟国  李春燕 《新视野》2013,(1):109-112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工作极化.工作极化是指一种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即: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处于较高水平以及较低水平的工作所占的就业比例分别增加,而工资处于中等水平的工作就业比例减少.工作极化研究主要聚焦于工作极化是否存在、工作极化如何测量以及工作极化为何发生等三个关键性研究议题.工作极化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存在已得到学界的共识.工作极化的测量主要包括如何对职业进行排序、归类,以及如何解决各职业类别在研究的连续时间段内的一致性问题.学界将科技进步、全球化导致的离岸外包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三个方面归结为工作极化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按照职业变化的规律培养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就业结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有些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对口分不出去;另一方面,不少地区高级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以至于有些企业开出高于博士生的年薪也难以招到高级技工。创新研发人才、营销人才和网络软件人才稀缺。全国结构性失业高达24%。就业结构与职业供求结构有直接关系。劳动力结构性失调的情况说明,我国劳动者职业变化的趋势值得认真研究。一、历史上职业变化的基本规律职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不变。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建国60年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顺利转移而其家庭中的被抚养人口未能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工家庭的两部门生存格局.公共服务制度和农村财产制度与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要求不适应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原因.人口城市化的推进,需要改变约束非生产要素人口转移的财产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所有制形式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变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支庞大而特殊的新型劳动大军潮水般地从农村涌向城市,为城市的发  相似文献   

14.
蔡昉  都阳 《前线》2016,(5):24-25
正判断一个国家、产业和企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不仅要观察劳动力成本,还要结合劳动生产率水平。单位劳动力成本是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之比,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水平是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也可以用来判断工资等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否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为切入点,首先针对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运用结构偏离系数、协调系数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水平;其次分析了影响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结合"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提出能够促进产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出现了一些相关成果。在从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就业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观点综述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中国农村将面临着耕地锐减、人口膨胀、就业困难三大挑战。其中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再就业问题,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遇与困难并存。能否实现充分有效再就业关键在于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就业结构的优化。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影响传统农业是一种粗放型低效益农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农业势必向集约型的高效益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资源、劳动、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泉州上市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与苏州上市公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苏州上市企业的比较,文章认为"泉州板块"的发展是成功利用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低成本竞争,是民营企业家成功利用市场发展民营经济的内生变迁结果.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要保持"泉州板块"的长期发展必须由成本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这就要求上市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政府做好"引路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周济 《求是》2004,(11)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仅仅掌握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无论是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除了劳动力、资本、土地投入之外,流行着依靠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总供给的说法。但"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实际上是难以量化的要素投入的代名词,获取它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或是单位劳动力的投入,例如研发蒸汽机,种地的农民在激励下增加工作时间和强度。然而,如今成本低廉的技术进步越来越难以获取。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指向针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低效运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