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20年春陈独秀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酝酿建党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树德里望志路106号召开,宣告中共正式成立,中共建党活动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围绕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这一方圆不过一公里之遥的里弄街区铺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上海复兴公园街区作为革命阵地,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机缘,与这一街区的区位环境、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思想认识及其与国民党人的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4,(5):35-35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3.
夏业良在2月18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凡是在中国开车跑过长途的人都知道,在高速公路上收费站多如牛毛,有些区段甚至有不到百公里就设几个收费站的反常状况。一千公里的路程往  相似文献   

4.
我眼中的瑞士人袁炳忠凡是到过瑞士的人,无不为其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陶醉,然而更令人羡慕的是其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园到马路,从车站到饭店,无论到了哪里,你都感觉不到嘈杂和混乱,看不到气味熏人的垃圾,听不到聒耳的噪音,没有人大声叫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土地上,从白发皓首的老人到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几乎无不知晓这一段关于我们民族的历史:当年在上海租界地有一个外滩公园,公园的门口矗着一块木牌,牌子上赫然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这是一段铭记着民族耻辱的历史,祖辈讲给父辈,父辈讲给我们。我们知道这块木牌的沉重,沉重到整个中华民族曾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压凌辱得扭曲流泪;我们懂得历史不能忘记,尘封的岁月终究掩盖不住历史的真相。 然而,在1994年春天,上海史学界就这块沉重的木牌是否真实存在过,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虽已划上句号,但它给人们的思考却远远超出了史学界,超出了本牌本身。因此,我们专门约请徐国梁、虞骁同志撰写此文,献给热爱中华的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凡是抗美援朝时跨过了鸭绿江的志愿军指战员,回忆起那战火纷飞、艰苦斗争的岁月,没有一个不深情地怀念着那时吃的炒面.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里,就曾具体描述过指战员们在坑洞里一把炒面一捧雪的情景.但是炒面是如何来到前线的,知道的人却不很多.  相似文献   

7.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世代夙愿,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1978年4月的一天,巴金收到一封从香港寄来的信件。信是老朋友潘际写的。潘际供职于《大公报》,主持副刊《大公园》。潘际约巴金为他主持的《大公园》撰稿。巴金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有些话在上海还不好写.也不好发。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3,(5):1-1,10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世代夙愿,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1922年夏,方志敏为找工作来到上海.二十多天过去,四处奔走,工作未找到,盘缠却所剩无几.一天他与遭受同样命运的几位同乡相约在黄浦江边的法国公园见面,相谈下步打算.走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方志敏一行顿时肺都气炸了,脸上火辣辣地直发烧,感到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法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公园,而作为主人公的中国人反而“不准入内”,而且还将中国人与狗同等起来,联想到十里洋场所见到的:一面是出入于酒吧间、跳舞厅、夜总会的大亨、阔少、贵妇,一面是衣着褴褛、沿街行乞的逃荒者……这是何等黑暗的社会.方志敏暗暗立下誓言:这个社会一定要推翻,将来我们要建造自己的新公园.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上海某刊上发表了一位上海史工作者题为《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文章,提出上海租界有严重的殖民主义现象,但根据种种迹象和史料分析,外滩公园并没有挂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文章登出后立即遭来一些老人的反对,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讲亲眼看见过这块牌子,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出现讲起。本世纪初,一位民权主义者拉都莱特(K.S.Latourette)来中国考察,以后出版了《中国的发展(《TheDevelopmentofChina)》。该书在海外出版,原来并无多大影响,1932年《上海通志馆期刊》…  相似文献   

12.
凡是参观过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同志,无不对董希文同志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而今馆内展出的这幅油画已不是原作了。 那么,油画《开田大典》原作哪里去了?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开宗明义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宣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号召全党必须"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  相似文献   

14.
习惯     
王局长年过五旬,单位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习惯. 一个习惯是晨跑.每天早上五点,王局长准时起床,穿上运动服下楼跑步,寒冬酷暑,风雨无阻. 王局长跑步的路线是从家出发,途经单位办公楼,到达公园后围着人工湖跑十圈再原路返回,到家正好六点半.  相似文献   

15.
凡是关心中国纪检监察建设与反腐败事业的人,凡是对近年来查办的一批腐败大要案多少有些印象的人,或许都听说过“刘丽英”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位原中纪委副书记,是一位奋斗在纪检监察战线长达24年的“老纪检”。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从本质上说,这个问题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曾作出过许多艰辛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发现并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从而为复兴中国革命和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故事     
赵兰英 《廉政瞭望》2005,(11):54-55
一个睿智的人, 一个真诚的人, 一个可敬的人——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一颗现代中国的良心停止了跳动,留下了一个复兴中民族的沧桑记忆,巴老就像故乡那片土地,厚实、温暖、深切……“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 让我们默默追忆巴老,捡拾起内心严肃的人生思索,让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求的是圆满,绝对不是对错。最讨厌没是没非的人,但是最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凡是是非分明的人,人缘都不好,事情都办不通。我们是要求很高的民族,我们要在圆满当中去分对错,分对错分到不圆满,那你就前功尽弃。西方人是很简单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绝对没有这回事。在中国,经常犯错的人反而没有事,经常对的人反而搞得倒霉透顶,这是不是很奇怪?你要知道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陈毅说:进入上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过一大难关。今年是上海解放45周年。45年前的5月27日,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的紧密配合下,取得了既歼灭敌人,又比较完整地解放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胜利。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解放上海是十分关心和重视的。毛泽东曾对陈毅说过:进入上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过一大难关。陈毅对参加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干部和战士也强调过:要注意,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见面礼搞不好,是会被人家赶出来的。上海解放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曾经预言:“上海是只大染缸,一定会使共产党红的进来,…  相似文献   

20.
提起上海的南昌路,大概老卢湾区以外没多少人知道.然而,沿着这条不甚闻名的路一路向东,走到东头,隔着重庆南路朝与之对接的路口望去,你立刻就会发现,接下去的路大名鼎鼎. 只要对中国现代史略有涉猎的人,无不知晓这条和南昌路相衔接、如今名为兴业的路.这条路尽头的76号联体院子里,在1921年7月23日发生过被史书描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