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15,(3)
大国力量汇集、合作与竞争并存,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东北亚地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依托,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前沿地带,对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诸多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俄罗斯加速推行"东进"战略、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调整、朝鲜半岛局势在紧张中出现缓和迹象、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加快走上"政治、军事大国"道路。  相似文献   

2.
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则是习近平对外战略最具鲜明特色的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时代潮流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针对中美关系,习近平揭示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也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中美两国来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中心任务是确保不冲突不对抗,这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避免"大国政治悲剧"的关键所在。就当下来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着力点是加强相互尊重、增进合作共赢、有效管控分歧。三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其中相互尊重是基础,没有相互尊重,很难有真正的合作共赢,管控分歧的效果也有限。  相似文献   

3.
张政文 《唯实》2014,(2):87-90
<正>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大力度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则积极推动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笔者以为,只有把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才能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创性地破解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新途径。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提出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深秋季节,中美领导人先后在瀛台与人民大会堂举行两次会谈,重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愿。2015年9月,习近平应奥巴马的邀请访问美国,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出进一步努力。一、寻求在中美两国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模式习近平在2014年11月中央召开外事  相似文献   

5.
李开盛 《学习月刊》2013,(23):37-38
2013年9月20日.访美中的王毅外长在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有关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其中除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重新进行强调之外.还特别提到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闻火系的问题.除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大力促进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6.
刘英 《理论学刊》2020,(1):66-77
中美贸易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经贸互利共赢的必然。从中美经贸合作的历史看,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近年来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发起贸易争端。从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逆差并非美方挑起贸易战的理由。作为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价值日益凸显。从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经贸摩擦被特朗普政府用作解决其国内难题的工具和战略;美国近年已经把中国的定位从潜在竞争对手改为战略竞争对手,为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美国从地缘政治上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由此不难理解中美贸易摩擦从一开始就与科技战等同步推进,美国甚至有人提出中美"脱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停止,但中美经贸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为此中国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做大做强自己,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合作共赢,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经贸摩擦。通过加强与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来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钮菊生  杜刚 《唯实》2013,(12):91-94
<正>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拉美三国,并专程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此次"习奥会"意义重大,为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规划了蓝图。两  相似文献   

8.
观点搜索     
正东方早报习近平阐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据6月7日的《东方早报》报道,6日,习近平出席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美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之时,中美关系发展正经历各种考验。美在南海问题上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美国国内有些声音试图唱衰中  相似文献   

9.
陈文鑫 《党建》2014,(3):62-64
○多边关系中,中美俄是影响最大的三角,此外还有中美日、中日韩、中俄日、中美欧、中美印、中美东盟等多组小三角。○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开始,让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推进器。○要用好中国智慧,加强顶层设计,紧跟美国,握住俄罗斯,稳住东盟,拉住欧盟,拉上日本,妥善运筹好多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以来,中美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中的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两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自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制造业规模分别超越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二、第一后,加速崛起的中国与世界霸主美国在权力结构上逐渐形成了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间反复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在更深刻意义上的"文明冲突",中美关系较之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倡议,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具创意的"中国方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不亚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时殷弘 《前线》2014,(7):47-49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并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开创性阐述,已经引起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重要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对这个创新性概念及其内涵,我们需要做深入辨析和思考。"新型大国关系"概念辨析"新型大国关系"概念首先是个战略概念,因而所需的辨析、理解和设想首先应当是战略性的。"新型大国关系"一语内有两个关键词:"新型"和"大国"。这两个关键词都含有深意,中国政府在公开宣讲和提倡中侧重"新型",同时实际上也蕴示"大  相似文献   

13.
张英岗 《理论导报》2007,(12):32-34
冷战后,大国在中亚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博弈,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实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本文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安全等领域分析了中亚对中国的战略价值,积极发展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真正发挥地区地缘战略及经济互补优势,形成实力强大的东北亚经济板块,已成为东北亚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因素却制约和影响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在区域合作中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东北亚合作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东北亚的合作存在诸多障碍,为了加强东北亚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家利益,做好制度安排,实施好振兴东北战略,处理好合作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最近两三年来我国的外交举措中,我国政府已经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和实力的理念来处理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些新举措已经实质性地发生作用,并将在未来深刻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习近平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基调是和平、和谐,前提是相互尊重,这一战略构想中包含着极为重要的新意。苏联东欧阵营解体后,美国一国独大。"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安全风险》(以下简称《评估》),在总结概括中美、中日、中俄等大国关系、海上争端、恐怖主义等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发展对接中的主要安全风险,还预测了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的四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17):39
背景:5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出席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并致辞。胡锦涛说,中国唐代诗人韩愈有两句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出处:"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出自唐代诗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伟大成绩,也有历史的经验教训与思想理论碰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发展新理念,总结了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作为开放发展理念重要内容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新战略、新任务。要厚植开放,必须把握好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中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实施好"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这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9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在地缘政治、传统利益、高新科技、能源市场、意识形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竞争。其中,军事领域竞争始终热度不减。2020年,伴随着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各方在军事战略领域激烈起伏的攻守博弈将推动高边疆较量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开展。北极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北极的价值源于其地缘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