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读书真好     
关于书,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说。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生活中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高尔基也说:’’每一木书是一级小阶梯,每向上爬一级,就更脱离牲畜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的生产观念。” 我更欣赏美国物理学家凯勒说过的一句话:“一木新 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小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产海洋……” 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就像天上彩云,雾里长虹,令我无限想往的意愿时时萦绕在心,只是无缘外出游览。不能出门,只好用读书来弥补心中的那份缺憾。下班以后,把喧嚣推出门外,静静地坐在小书房里,与巴尔扎克‘攀谈”,…  相似文献   

2.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4,(27):64-64
正1997年我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参观西点军校,美国驻华陆军副武官胡伯中校陪同参观。此人是西点军校1978年毕业生。令我震动的是西点军校纪念馆内陈列的上甘岭537.7高地和597.9高地的模型。胡伯指着模型对我说,在西点上学时学过这个战例,我们知道这两个高地你们只有两个连守卫,我们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给我印象至深。战争年代,我们坚守住了高地。就两个连,美军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和平时期的今天,思想战线也是这样争夺激烈的高地,我们  相似文献   

3.
陆蓉 《当代贵州》2014,(12):58-58
正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夜深入静时父亲伏案在微弱的灯光下孜孜不倦读书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受父亲的影响,有时甚至是严厉的教导,让我从小便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从《三字经》到《我要读书》;从《烈火中永生》到《欧阳海之歌》;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唐诗宋词到毛泽东诗词……我就像鱼儿一样在书的海洋里吮吸着营养。10岁那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我失学了。一天早上,我倚着门框,看着昔日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阵阵酸楚,眼里滚动出泪水。这时,父亲用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福     
高尔基在他倍受磨难的坎坷经历中,曾经发出深沉的感叹:“书籍启示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溺死在这片泥塘里,就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高尔基凭借书籍赋予的力量,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尘世喧嚣,我们总是很忙。为工作,也为生活,须付出体力,付出心智。付出的多了,就需要补充。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才能恢复体力、维持生命一样,我们的灵魂,也需要滋润。有了精神养分的浇注,我们精神家园的鲜花才会常开不败,芬芳永溢。茶余饭后,独处家中,抽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那常常是…  相似文献   

5.
正"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决定一个人灵魂的,不是他写了什么,而是他读过什么。"博尔赫斯在《巴别图书馆》中这样写道。但凡古今中外集大成者皆有过"读书破万卷"的经历。我列举几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及那句曾震撼过我们心灵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句子。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到这话是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  相似文献   

6.
谈读书     
老舍 《学习导报》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7.
谈读书     
老舍 《新湘评论》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8.
<正>在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三期,著名作家麦家朗读了写给儿子的家书。他几次哽咽,台下的观众也被感动落泪。在这封信中,爸爸告诉儿子: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楼房一定也是钢筋水泥  相似文献   

9.
唐福金 《当代贵州》2014,(20):21-21
正阅读给了我抓住机会改变命运的勇气和能力,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每天读书50页"。当我写下这句话时,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说这句话的林老师的面容。虽然他在20多年前就离开人世,但这句话却经常回响在我耳边,让我终生难忘。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区中学当语文教师。那正是流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学生大多不爱学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力量     
李茂 《当代贵州》2012,(34):64-64
我对读书的兴趣一直很浓,现在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必须。上学时,家里经济拮倨,从不敢奢求拥有自己的书房,读书大都是从别人处借阅,或者整天泡在图书馆,假期也要从图书馆借几本书带回家慢慢品读。偶尔朋友赠阅几本,也是十分的珍爱,特别小心地放在自己的床头或是简陋的小桌子上,见到特别好的朋友才拿出来分享。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5,(1):33-33
又在向你唠叨我的悲惨境遇,我真的是感到很不好意思。怎么办才好?就像我的妻子每天说的那样,干脆和孩子们一起死了算了。但是,我知道我的妻子实际上的意思。这种状态之下,我们不得不去体尝的屈辱、辛劳与恐怖实在是笔舌所不能详尽的。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之道     
陈克鑫 《湘潮》2010,(9):47-48
<正>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保存在菊香书屋的书有9万多册。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他确实做到了。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福     
艾琳 《共产党人》2009,(12):55-55
我常认为,人这一生中,能有一段时间,静静地坐下来,集中精力读读书,便可谓是一种福气了。正因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也常在私下里窃喜,自己这一生虽波澜不惊,平平淡淡,但总还是有福之人。这福之一,便是我能十分幸运地从小学、中学,顺顺当当地读到大学,且不说读得从容,安定,单是受到的诸多名师的教诲和指点,就已经终身受益。记得上小学时,一位老师给我们  相似文献   

14.
读书苦乐     
<正>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主角     
正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有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何以见得?""我差点儿加盟他的一部片子。但是拍戏的第一天,我就退出了剧组。你知道为什么吗?"朋友笑道,"他居然对我  相似文献   

16.
写字之人必先读书,我是一只老书虫了,书是我的鸦片。床头柜、沙发上都放有我常读的书,与朋友聊天,也大抵不离书。为了快乐而读书,为了超过别人的书而读书,为了认清自我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读书的理由千万种,书能提升我的写作品质,敌强我更强,这是读书最大的功用。也有过一阶段,不知该读什么书,因为闭塞,没有新书可看,旧书又不爱重翻,于是陷入绝望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读书成就了非凡智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 明,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 的数量居各国之首。全国的报刊多达 890种,其中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邮报》 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在全国的500万 人口中,每5个人就拥有1份。无论在城 镇,还是到社区,都能看见布置典雅、藏 书丰富的图书馆,经常人来人往,川流不 息。阅览室里总是座无虚席,去晚了就没 有位子。  相似文献   

18.
守住秋天     
正那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我正在夜校上课,父亲的同事来找我,说父亲脑淤血突发正在急救;那年秋天,没能留住父亲的脚步,他走了;那年秋天,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将我们四个孩子的头按下,向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鞠躬;那年秋天,我们几个孩子突然长大、懂事了;那年秋天,父亲去世不久我便步入了婚礼的殿堂;那年秋天,母亲去了哥哥家,从此我就没有了自己逢年过节想回的那个小小的家;那年秋天,有太多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读书杂谈     
正我看现今的青年,为兴味的读书的是有的,我也常常遇到各样的询问。此刻就将我所想到的说一点,但是只限于文学方面,因为我不明白其他的。第一,是往往分不清文学和文章。甚至于已经来动手做批评文章的,也免不了这毛病。其实粗粗的说,这是容易分别的。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做做诗,或戏曲小说的,是做文章的人,就是古时候所谓文人,此刻所谓创作家。创作家不妨毫不理会文学史或理论,文学家也  相似文献   

20.
<正>"哥,写点什么吧,我们今年夏天就要走了。"是啊!一个我待了两年的地方,一个蓝天白云,戈壁雪山离天最近的地方,一个值得我留恋热爱的地方。前不久刚从山东老家回到新疆,那天是3月9日,志愿者服务期结束的日子是7月10日,满打满算也就剩4个月了。我们家四世同堂,作为家里的第四代自己又是家里的独子,今年回家全家人经过持续的讨论,给我传达了最后的意见,回家。我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不抱怨,也不遗憾。我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