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礼貌的伦理"是行政活动领域一个特异的现象,是一种不符合公民意愿及社会需求且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其产生及表现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及提供过程中.美国著名学者库珀对行政伦理进行过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库珀行政伦理的分析,"礼貌的伦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权力的困境、角色的困境和利益的困境,而公民权利的良性回归、社会期待的有效回应、政绩考核的科学合理、行政伦理的重塑内化能有效消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于海溶 《世纪桥》2007,(2):71-72
在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经济伦理越来受人们和社会的重视。经济伦理中的“双赢”理念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最高目标符合伦理学的优良道德。从总体上看,“双赢”符合道德总原则理论三方面内容: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的理论;道德本性,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的理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善恶原则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孔子所言的"成人"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的"普遍人格",二是个体的"独立人格"。这两者落实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成为"仁"的表现方式。"成人"作为"普遍人格",其内容来自于社会中客观的价值体系与伦理规范,而作为"独立人格",其形成是由于内在仁心和外在礼义的共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人"内涵中既具有内在德性,又含有外在规范。基于此,现实中的"成人"就需要有修养的过程以养成之。鉴于"成人"内涵的双重性,此修养过程中既需要发明仁心,同时也需要以仁心去恰当地"理解"礼义。所以,"成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强调了"仁"对于人格养成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把"仁"有效地落实于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哲学史上早就有了关于“自爱”的记载。“自爱”是个体和社会生存的本体论前提,由此为个体在社会中与自爱相对应的友爱和与自利行为相对应的利他行为提供了本体论根据。“自爱”是作为肉体的人的一种属性,因而属于物质范畴;但作为有意识生命活动的人把生命活动作为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后,自爱就由本能上升为人的行为的规范,因而又属于意识范畴。个体作为生命体总是以切身的感性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总是以理论的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此来调节个体在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正是这些感性和理性的活动为“自爱”范畴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的基础。个体在自己的趋利避害的行为中总是用自爱规范作为评价活动的标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评价和对外部世界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以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传统道德哲学主张消灭自爱.弘扬他爱。而现实的需要是,道德教育不是否定自爱,而是帮助人们如何提高自爱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现代伦理问题的历史向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既定伦理前提.和谐社会不仅要使每个人正当合理的价值目的追求成为可能,而且更要求人们承担起与相应的社会道义责任.只有在"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之间张力的动态平衡中,才能确保和谐社会在稳定、良序的社会发展道路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黄月 《党员文摘》2021,(2):15-16
年度热词,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会思潮和文化的变化。《咬文嚼字》评选出2020年十大流行语,"内卷"一词名列其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所谓"内卷",译自英语"involution",用来描述"简单的自我重复","没有发展的增长"",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等。人们对"内卷"的警惕与反感、讨论与反思,正是在中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之下,体现了个体、组织在时代机遇中追求质的成长、希冀有所作为的强烈意愿。在似乎"万物皆可卷"的讨论中,公权力运行中的"内卷"现象尤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7.
中西传统"信"之伦理在价值选择、调节范围以及约束机制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梁漱溟"人生三路向"这个文化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中西传统"信"之伦理差异是受到东西方"利益计较之心"以及"内外倾向"不同的影响。正确对待中西传统"信"之伦理差异,就是要坚持义利并重的诚信理念,建立道德自律与法律他律相结合的诚信约束机制,从而推动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5,(8):44-44
万俊人在《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撰文.主张从政治伦理的综合视角切入“和谐社会”的主题.认为制度美德和公民美德是和谐所需的必要的政治伦理条件。只有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台法有效地运作.社会伦理规范的合理有效的规导与协调,公民个体美德的修养与自律,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生活进入一种有序和谐的发展状态。这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不仅是政治的和法律的.而且还有社会伦理的和公民道德精神的。  相似文献   

9.
卡尔·曼海姆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其关于现代社会结构的论述为社会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认为结构化的社会行为会导致社会本身的结构分化,使其中的个体在外部早已设计好的社会结构中生存并发挥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心理作用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探究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相似文献   

10.
亲社会动机与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通过对全国八所高校"90后"大学生亲社会动机与行为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较低,共情处于平均水平。面对需要施以援手的情境,虽然"90后"大学生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比较高,但是愿意提供帮助的时间却比较短。不同性别在亲社会动机与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显示从提高亲社会行为的预期回报、降低预期代价以及提高助人情境安全性,增加人际信任可以提高"90后"大学生的亲社会动机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亚腐败"是公务员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与行政伦理、社会价值、社会风气等密切相关。从伦理层面透视"亚腐败",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保持公务员的廉洁性,有利于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一、"亚腐败"的内涵与特点"亚腐败"也叫"隐性腐败"。《辞海》中尚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人伦文化:腐败解不开的伦理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今的社会生活中,人情因素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人员个体的行政行为,要分析人情政治环境下行政人员个体遇到的各种责任冲突,探讨突破个体伦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单宝 《唯实》2007,(7):24-27
潜规则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公开明示却又在"圈内"约定俗成、为人们或自觉或被迫"遵循"的规则。它是破坏社会正常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毒瘤。潜规则的社会温床是人情关系社会,它是显规则缺位或失效的产物,其本质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治理潜规则,既要加强道德自律,更要完善体制和机制,依法治理潜规则。当前,尤其要反对商业贿赂,打破行业交易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一般的网络舆情主体之诉求指向,少数民族公众在网络舆情危机中体现的意愿、诉求、指向等态度与情绪,大都集中于利益表达、社会抗议、行为动员三个方面。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主体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主体间的"数字鸿沟"现象更为明显;参与主体成分的多元性特征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运行中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文 《探索》2002,(1):45-48
制度伦理有失公正,制度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有违社会道德的合理性目的,这是造成现阶段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中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性问题,就必须在政府制度行为中贯彻落实必要的伦理精神,使政府制度行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合目的性要求;明确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建立规范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保障系统,以便从外在着手制约政府制度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构建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性必须实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9)
<正>高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担负着重要职责。搞好高校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落到实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都十分重要。自治区高校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习教育,还要在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综合整改过程中结合学校特色、发展特征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和要求,把解决问题的举措体现在扎扎实实、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并不局限于家族伦理之孝,还包括生命意识和为仁之本两重意蕴。生命意识是孝道思想的本质,解决了古代个体生命对生命本源的追问;家庭伦理是孝道思想的外化,以社会规范的形式规约着家庭中的基本关系;为仁之本则是孝道思想社会空间价值的延展,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先秦儒家孝道正是在生命意识、家族伦理和为仁之本三重意蕴中得以传承和提升的。  相似文献   

18.
儒家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整合纽带。从先秦双向度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到后来的汉代单向度的"三纲五常",儒家家庭伦理的变化折射出了"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儒家家庭伦理建构的"家国一体化"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整合规范。伦理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正是在"家国一体化"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导向的儒家家庭伦理,得以从家推延至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而禅宗的兴起则是外来的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转折点.自其产生之日起,禅宗就在宗教教义和宗教生活上努力与"人间"社会打成一片,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佛教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使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道教(包括后来成为道教主流的全真教)的宗教伦理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儒家(即"道学"或"理学",以及更晚出的"心学")的"宗教"伦理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终于与"人间的"文化系统打成一片.禅宗宗教伦理与韦伯所归纳的"新教伦理"内涵一致,前者却比后者至少早了700多年.禅宗是"人间佛教"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今天中国佛教界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即是承禅宗而来.  相似文献   

20.
张志平 《世纪桥》2008,(6):31-31,45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