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善说”叫“口才”,“善听”即是“听才”。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人生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曰:“君之所以明也,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这也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成语的由来。它告诉我们,会听,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智通达;不会听,只听一面之辞,或光听谗言,就会昏昧糊涂。历史上既有唐太宗兼听、善听、从谏如流而达“贞观之治”的正面典型,也有袁绍恶闻道声而有长师之辱,楚霸王不纳逆言尝别姬之悲的反面例子。  相似文献   

2.
高福生 《新湘评论》2003,(11):48-48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书生在某个雨霁月明之夜邀“泉下诸友”共饮。众鬼来时,书生问他:“公等何故不轮回?”鬼说:“善根在者转生矣,恶贯盈者堕狱矣。我辈十三人,罪根未满,待轮回者四;业报沉沦,不得轮回者九也。”问:“何不忏悔求解脱?”日:“忏悔须及未死时也,死后无着力处矣。”最后,鬼们畅饮而去,还不忘回头叮咛曰:“饿鬼得饫壶觞,无以报德,谨以一语奉赠,忏悔须及未死时也。”  相似文献   

3.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4.
渴望“诤言”董治顺诤者,直言规谏之谓也;诤言者,率直规劝之谓也。据《说苑·臣术》解释:"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按这个解释,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善谏敢诤者,才称得上忠良之臣;二是,谏也罢,诤也罢,都...  相似文献   

5.
梁衡 《新湘评论》2009,(11):49-53
2.忧君。 范仲淹的第二忧是忧君。他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管在朝在野都不忘君。封建社会“君”即是国,他的忧“君”就是忧国。  相似文献   

6.
诚信者,天下之结马赫尚诚信,鄙巧伪:重实话,轻浮言,这是我国历代圣贤哲人共为天下倡而不烦的要道之一。《札记·乐记》中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北宋文人契嵩说:“仁义智信举,则人伦有其纪也”;唐代名相魏征则说:“德札诚信,国之大纲”;从施行札教,到维...  相似文献   

7.
李元明:1918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军连长。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3年离职休养。1983年,李元明将军从原军委炮兵领导岗位上离休了,这时,他65岁。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苦闷过,也彷徨过,最终他决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开始新的征程……忧“君”亦忧民宋代诗人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将军说,我现在既没有居庙堂之高,也没有处江湖之远,但既忧“君”,又忧民。先说忧“君”。李将军虽然不在位了…  相似文献   

8.
“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这些成语和俗话渊源之久远,恐怕不是一下子能够弄明白的,因为史书及典籍中对礼的论述多矣。《礼记》曰:“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左传》中说,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重要工具。如此看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礼,始终是调整人们关系的一项行为准则。中国之所以被誉为“礼仪之邦”,大概也包括这方面的原因。  其实,在社会生活中,讲究礼仪是应该的;人们相互交往中的礼尚往来也不可或缺,无可厚非。但值得我们高…  相似文献   

9.
莫违民意     
我一直以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版权。究其渊源,原来这话最早出自孔老夫子之口。在荀子记录孔子与鲁哀公一段对话的《荀子·哀公》中,孔子对鲁哀公说: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唐代《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魏征对唐太宗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庶人者,水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11.
桑林峰 《学习月刊》2014,(17):14-14
保持定力,终无败事,当“慎”。我们常说,要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好。除此之外,还应慎染。 《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相似文献   

12.
孟令哉 《唯实》2004,(6):94-96
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里颇有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刘成信将他的杂文评论结集为《杂文情缘》,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位“情痴”,他出于对杂文的痴迷,舍掉了绝不是一个指头的“铁饭碗”,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办刊之路;为了杂文,他将喝咖啡的悠闲和逛舞厅的潇洒,都变作了埋头于杂文理论研究的孜孜;为了杂文,他奔走呼号,致力于创作队伍的集结;评头论足,检点着杂文园地的篇什;激扬文字,期待着杂文精品的涌现……其情可谓痴矣,其志可谓凝矣,故其文亦可谓工矣。杂…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要求,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法治不排除德治   韩非论治国,阐明“二柄”,即刑与德,也即法与德。在其《二柄》中说:“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人主自用其刑事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也。”对于韩非的这套治国之术,张荫麟先生说:“林语堂云,半部《韩非》治天…  相似文献   

14.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了秦国的变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变法与人才思想紧密相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靠立法解决选拔人才,是他人才思想的独到之处。商鞅提出假贤问题,他认为不少已获得“贤”的名望和地位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才,而是靠花言巧计迎合君主骗取得来的名望。他说:“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臣则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做臣子的是按君主的喜好来为君主服务的。君主重视法治,那些端直的贤才就靠近他,君主…  相似文献   

15.
谁的声音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4-54
刘向是西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官至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终至中垒校尉,著有《说苑》、《列女传》、《洪范》等著作。刘向为官之时,正值外戚专权、朝政腐败,因此他在奏疏和著作中一再强调从政应分清公私。他在《说苑·至公篇》中说:“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意谓做人能够不偏私情,不结朋党,正道就又广又远。同篇中又说:“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意思是官吏为国家办理政务时,不应该借此去谋私利,应做到公私有别。在同书《君道篇》中,刘向又强调:为人立身行事要正直无私。  相似文献   

16.
李长喜 《党建》2004,(7):39-39
《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贞观政要·君道》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里用的两个比喻,寓意非常深刻。一是把君主比做船,人民比做水,君主如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可以把他扶持到执政地位即水可以载舟;如果君主脱离人民,不得人心,人民也可以让他灭亡即让舟沉入水底。二是把老百姓比做君主的大腿,如果君主不先替老百姓着想,而是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就好像自食腿上的肉,肚子饱了而身子死了。我国历史上还有诸多思想家、政…  相似文献   

17.
新潮之来不可止1915年9月,汪益邹向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陈独秀推荐撰述时提到老乡胡适。陈独秀对汪益邹说:“代我向他约稿,言语写恳切些。”此时,胡适已到纽约八哥伦比亚大学向杜威学习哲学。汪盂邹来信,提到陌生的安庆人陈独秀和同样陌生的情年杂志》时,正处于胡适哲学观点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时,所以顾不上回信。但他是赞成文学革命的,在《送梅觐在往哈佛大学》诗中,胡适写道:“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1916年2月3日,胡适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此文学,直认…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4,(4)
可贵的是个“正”字唐建平古人有把“政”字当作“正”字的,说“政者,正也。君为正,百姓从政矣。”意思是说只有掌权者自力做得正,才能把老百姓聚集在自己为周围,跟随自己,政令也才能畅通。胡富国的品格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正”字。他的是非善恶观是那么分明,他...  相似文献   

19.
当官三字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官三字诀的来历南宋初吕本中(字居仁)《官箴》开宗明义之第一条便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由于《官箴》一书在传统仕宦箴规著述中,享有近乎经典之特殊地位,影响深远,故后世相沿群奉“清、慎、勤”为“当官三字诀...  相似文献   

20.
蒋平 《学习导报》2013,(14):55-55
“明星”原是道教的一个专有名词,指一个女神仙的名字;“玉女”则是一种美称。所以“明星玉女”就好像”孙大圣”一样,是有其特指含义的。中国古典笔记小说《集仙录》对此有过描述:“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