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为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8年2月7日,省人民政府出台《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及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方案,明确行动实现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总目标2018—2022年,每年建设10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00个融合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经济一方面包含了数字产业化,即发展大数据主体产业催生新动能,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产业数字化,即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升级旧动能,这与"万企融合"大行动的内涵一脉相承。今年以来,贵州以实施"万企融合"为抓手,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如何才能做得好、做得实,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和挑战。全省各级大数据  相似文献   

3.
正大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不断助推贵州三次产业提质增效,驱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万企融合"真正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近年来,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不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贵州形成大数据融合标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运用大数据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管理能力,营造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物流企业在银行的黑名单数据,货车司机罚款频次、超载频次、交通违章频次等数据还没有互通。"满帮集团联席总裁、货车帮CEO罗鹏说:"贵阳大数据安全条例的出台,为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法律依据。"8月16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  相似文献   

5.
正要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强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做大。贵州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实体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千企引进"力度,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千企改造"进度,  相似文献   

6.
曾帅 《当代贵州》2020,(19):46-47
疫情之下,贵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提速,而这些实体经济在以融合实现转型升级、挖掘数据红利和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其中的重要抓手,贵州通过"万企融合"加速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不断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极大地激活了数字经济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当下,贵州正奋力实施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深挖大数据“钻石矿”,着力把大数据先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大数据助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努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相似文献   

8.
正5年弹指一挥,当初的货车帮,现在已经成长为具有全国性行业领先优势的满帮集团,依托大数据创新,推进公路货运和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贵州唯一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满帮集团完成了一件大事: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协议,将围绕交易平台业务、资金支付清算、现金管理、综合融资及国际业务等全链条展开金融合作,共同打造"智慧物流金融科技"样板,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再接再励勇闯"蓝海",数字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计划,精心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谋划推进一批大数据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项目,做大做强数字经济。5月25日,以"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为主题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在贵阳举办。本次博览会,将使贵  相似文献   

10.
正实体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其转型升级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新性地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万企融合"如何推进?"贵州制造"如何加快迈向"贵州智造"?就此话题,专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者有何思考?找准融合发展的产业重点当代贵州:"万企融合"的重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贵州用"五步工作法"这把"金钥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各环节优化重组,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3月16日,在贵州省"万企融合"大行动宣讲培训会上,贵州省大数据局副局长娄松如此解读"万企融合"大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后发赶超上有新成效。实施"双千工程"增动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大数据融合推动跨越、国企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贵州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23,(19):12-13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部署,全面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总体要求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4.
正2月7日,《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公布,要求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加快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向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融合升级;加快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需求和贵州实际情况,对贵州今后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贵州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是涉及长久发展的根本大计。"长期从事大数据科学和社区治理研究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盛智明,对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到贵州考察调研,要求贵州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等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要求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安顺市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产业的主攻方向,提出了推进大数据战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抢新机的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向各领域广泛渗透、向各行业深度融合。安顺之美,美于山水神秀。数字之美,美于如花绽放。当最美"山水"遇到最炫"数字",当城市遇到大数据,注定要碰出不一样的火花,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近年来,安顺市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培育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据汇集共享能力,提升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大数据发展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站在新时代的视野和引领未来的高度,赋予大数据融合万物的期望,带给实体企业巨大的鼓舞。"感恩伟大的时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贵州企业界人士热议。贵州瞄准大数据"蓝海",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贵州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升级;加快壮大物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业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吉林"建设要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推进车联网大数据应用,以"吉林一号"卫星为支撑加快发展航天信息产业,依托教育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符合贵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着重点。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数据显示,贵州省62.1%的企业处于起步建设的融合初级阶段,32.5%的企业处于单项覆盖的融合中级阶段,仅有5.4%的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这棵"智慧树"上长出郁郁葱葱的"绿叶"。瞄准大数据"蓝海",贵州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