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明确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①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不仅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科学,“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而且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建国50年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其经验教训也是多方面的,而集中到一点,就是怎样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切实置于当代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但他们提倡的社会和谐,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现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现象之原因、机制,提出了消除不和谐的内在机制,使社会和谐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超越,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制度,又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则是在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使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应该说,这是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如果偏离了这一原则,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一、只有“置于现实...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浅层到深层的不断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哪个视角上分析,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断深化,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是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产物 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热衷于在头脑中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把它从外面强加给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们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点,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他所主张的“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再认识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它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式的空想变成了科学,他们也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一些预测。按照他们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经过短暂的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后的共产主义第一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实现了认识论在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们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后人实践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革命论到建设论的飞跃。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奠基之作,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新学说的产生,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然而它的根源却“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空想社会主义者以个体生产和手工工场作为构思理想社会的参照物,这一历史局限性阻碍了他们找到实现未来社会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产业革命后的经济条件下,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实现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邓小平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中,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希望,他以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终干创立…  相似文献   

11.
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全体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实现高度民主政治提供了根本的前提和客观可能性。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民主能够在这种前提下自然实现,则是一种幼稚的空想。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在原则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具体制度,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向全党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如何完成这项重大任务?笔者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是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抓紧抓好这两条,就能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理论学习是教育和提高于部的根本途径和方法首先,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使我们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劳动群众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和不切实际的空想.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为科学,人们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的基础上.所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按照社会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献身于它,为它的实现而奋斗终身.实践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原理具体化的思维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要把它变成现实,必须通过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把一般原理具体化,形成一个把一般原理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的“思维总体”。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通过分析社会主义认识的一般进程和实践过程,提出:邓小平理论是第一个把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理具体化的思维总体的观点,供大家讨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总体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是主体根据一定目的进行的。解释和改造特定客体的实践活动。改造客体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要达到…  相似文献   

14.
以思想指导行动,通过认识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人类活动的特征,其实践效果取决于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程度。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有机统一,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强调理论与实际、政策与行动相结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筑在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时代特征、国情条件相一致的基础之上。一、社会主义三次历史飞跃的启示1.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产生于欧洲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先进的思想认识,它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制度罪恶的根源,初步揭露了其内在的矛…  相似文献   

15.
列宁作为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第一人,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碰到了与列宁晚年同样的历史难题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探索、解决这一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者,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由空想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还包括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的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主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构建起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并且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也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制度性成果。这些都为新时期党和人民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既是理论上的一个新问题,又是一个前人没有实践过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论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应引起人们注意。 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1、正确处理书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命题,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它跟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一贯观点相左。在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命题后,我们必须正视与之俱来的“实践理性”与“书本理性”的矛盾。回避矛盾不  相似文献   

18.
王刚  韩迈 《世纪桥》2009,(1):41-42
邓小平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又作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革命同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相关的历史联系.蒸汽技术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巨大飞跃,电气技术革命又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并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但是面对着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当代社会主义没有能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同高科技的新联盟,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80年代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科技革命机遇,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增添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进  朱瑛 《实事求是》2002,55(6):24-2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实践活动是感性的活动。列宁则进一步认为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并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① 所谓实践“普遍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能使认识主体从个别概括出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所谓实践“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能够检验主体的认识正确与否 ,使观念的东西转变为实在的东西。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生产力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历史理性与现实理性统一起来第一 ,发展生产力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