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有着显著的共同点,又有着重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矛盾,也就是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灼本质,而邓小平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亦即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它们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差异有什么实质性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上,邓小个同…  相似文献   

2.
杨海亮 《廉政瞭望》2013,(11):72-72
汉文帝:最早的“检讨” 所谓“罪己诏”,就是帝王的检讨书。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发布“罪己诏”的皇帝是汉文帝。当时,连续几年收成不好.又有水早疾疫之灾,汉文帝忧心忡忡.写下检讨:“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欤?”其实,天灾是常态.但古人受认识限制,把它与人间祸福联系起来,也就有了“天谴”、“神怒”之说。天子引咎自责,自然不足为怪。与汉文帝一样,汉宣帝、唐宪宗、孝文帝、宋神宗等都写过类似的“罪己诏”,缘起虫害、地震、火山、日食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4.
倪洋军 《党课》2013,(23):104-105
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向来被外界干部、群众“高看一眼”,总被认为是什么都知道的,特别是在干部问题上。所到之处.组工干部也常常会被一些“好事”“好奇”之人拉住问上几句:“听说又动干部了,某某和某某又到什么单位了?”而当组工干部“客气”地说“不知道”时,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金堂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具体内容是普通党员问:“在党旗下,昨天,你说了什么?今天,你做了什么?明天,你将留下什么?”干部党员问:“入党为了什么?在职干了什么?为民做了什么?”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中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时下,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建设时,忽视了思想建设。比如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叶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常常是说得…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说话,向来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一语中的。邓榕在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里说,她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千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当孩子们问起他在太行山时期都做了些什么事?邓小平只回答了两个字——“吃苦”。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和师长刘伯承一起深入,  相似文献   

7.
树有根,人也有“根”;树无根会枯萎,那么,人无“根”会怎样?什么又是人的“根”呢?不久前,在西部某地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有一位来自某大都市、派头十足的人。一发言就“语出惊人”:“刚才,我问过许多人,知道什么是CEO吗?结果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现在,我还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有谁知道?”台下居然没有人吭声。不知道在坐的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虽然知道但不屑于回答他这样的问题。有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像在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理解“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但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朱峻峰,小秋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井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完全...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派”: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有一句名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这句话的“至上性”,恐怕现在也无人怀疑。但是,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在我们党内,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也不乏有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经验主义倾向,甚或也有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当然,这些倾向一般是在“思想”范畴之内。因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类问题,就不是空穴来风。所以,邓小平尽管不赞同西方传媒和资产阶级政要或学者们,热衷于在我们党内随意划分…  相似文献   

10.
共产卞义就是要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这个科学结论是毫无疑义的。f日是,什么是私有制?为什么要消灭私有制?消灭何种私有制?何时消灭私有guJ’!用什么手段消灭私有制?等等,认识上就不一致了。因此,正确认识私有制,对于上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沦.以及党在社会卞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理论意义。山在以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私有制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  相似文献   

11.
陈云:“有些干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康生检讨自己在白区工作政策上同刘少奇有分歧,反对刘少奇反错了毛泽东打电报:“少奇返延,须带电台,并带一部分得力武装沿途保卫。”  相似文献   

12.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3.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要强化服务意识徐长安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今天,我还是这个态度。”“领导就是服务”这一论点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运用到...  相似文献   

15.
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说明了自己见多识广,又能说明别人少见多怪,从而确立自己的专家地位。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改革,现在连伊拉克都踢不过?”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足球比赛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人问:“你为什么老是说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16.
厂门口的检讨书○侯秀茹提起白银铬盐化工厂厂长、白银市人大代表杨正大同志的清廉事迹,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年前的一桩小事。一天清晨,铬盐化工厂的职工一走进厂门,就被一张醒目的“检讨书”吸引住了。检讨书上写着:6月19日,我来贵厂采购芒硝,当时要求发货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的两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评价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弄清“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两大贡献。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弄懂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由于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不清,使得我国社…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0月7日,94岁的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在北京与世长辞。10月21日,尚未从怀念战友悲痛中摆脱出来的邓小平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悼伯承》一文,在回忆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时写道:“伯承在1924年就接触了共产党人,但他没有马上参加共产党组织,而是经过两年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政治选择,一旦看准了,选定了,他就为实现自己的信仰鞠躬尽瘁,万死不辞。”刘伯承生前在谈到自己入党经历时也曾说:“道路既已择定,当百折不回。”那么,刘伯承是怎样通过理性的选择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呢?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要问“今日的历史特点是什么”,人们会脱口而出:迈进新世纪。人类告别了一个百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百年。在新的百年里,人类会怎样,我们会怎样?这种宏观的思索,不正是一种战略思维吗?记得在学习江泽民同志2000年6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我的注意力曾经被他的一个论点所吸引。他提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并特别警告大家“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不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讨,是很难做好领导工作的,而且是很危险的”。他的话很中肯,份量也很重。战略,泛指重大的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