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确定的,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主义本质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是不确定的,不存在单一固定的模板.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态,是中国独到的、独有...  相似文献   

2.
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在借鉴其他国家、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中,理论界、特别是从事苏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中的绝大多数,坚持冷静观察、实事求是、全面总结的科学态度,使我们的认识逐步合乎客观实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重新认识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是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正确观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 2 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历史经验 ,同时也是向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4.
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为现实根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视界展现其深刻的时代意蕴,以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回溯揭示其深远的世界意义,在"不忘初心"的历史探索中升华根本宗旨、核心立场、历史使命和奋进路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参加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突破这种模式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沉痛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弥足珍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加以继承,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双周     
《南风窗》2007,(14):12-16
一国两制的历史与现实邓小平同志在谈"一国两制"时曾指出:"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的确,纵观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法。新宪法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充分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宪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苏改革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社会主义取向,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否定,而是自我完善;必须坚持"有为"、"有不为"原则;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国情、历史文化和群众的承受力.这既是中国改革创新区别于苏联的三大特点,更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序论 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革理论,是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原则和务实主义观点,摆脱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化的错误倾向的结果。江泽民主席正在继承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人民民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经验和中国实践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民主的概念与内涵大而化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断提出之后,以扩大人民民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被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人民民主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成为理论界需要首先回答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面向现实与回归学术的双重取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理解和把握俄罗斯民族独特历史道路和社会现实的哲学视域和思想基础。在俄罗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的复归与"新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为寻求俄罗斯民族复兴、构建可替代的经济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和理论资源,对特殊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和具体路径的研究为反思苏联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域和阐释维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和剖析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对未来社会的组织状况、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等问题,作了历史的预测和天才的设想。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以严格的历史经验为依据,不是空想和教条式地预测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其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是多元化的,信奉"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的基本价值,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社会事务,建立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着联系乃至相似之处,两者都与国际工人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际政坛中都属于左翼力量,都致力于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都追求变革和革新。但两者在指导思想、行动原则、终极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与对立。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的主义,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一种对立统一,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内容上,吸收、借鉴、扬弃了其他主义的科学成果;从政治实践上,超越其他主义代表的特定利益和立场;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作为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和互动中,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中加以审视,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中...  相似文献   

16.
霍耐特在福山宣布"历史的终结"多年之后重提社会主义,并肯定社会主义的进步价值,在当前西方世界引发热议。他的复兴社会主义理论规划以社会自由概念为逻辑起点,采用历史实验主义和民主的生活形式等方案来克服他眼中早期社会主义的内在缺陷——经济决定论、工人阶级主体论以及历史进步论,重构早期社会主义的原初理念和基本框架。但是,霍耐特对社会主义内在缺陷的归纳和理解都存在着偏差,其重构规划不仅倒退到马克思所批判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那里,而且其提出的历史实验主义和民主的生活形式等方案都存在着难以现实化的弊病,导致其社会主义规划丧失了实践导向,反而成为他所批判的抽象的规范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性及其国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包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前人探索的继承、对时代变化的观察,更多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创新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产生着榜样效应,同时也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 ,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理论根源。善于对历史、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邓小平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从时代主题、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等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在总结经验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四个伟大"的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科学总结这一进程,将为我们提供很多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里重申了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立场,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扎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讲话的重大意义,本文仅就此作一些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