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持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深度扩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国际影响,是全面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的内在要义,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环境治理理念的规范性话语塑造进程中,中国不仅要着重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优势,而且要不断优化其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其国际传播路径,聚焦全球气候治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实践,不断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效果和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也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全新机遇与宽广平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指引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科学全面地谋篇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不可或缺的绿色维度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认知,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理念和执政策略等维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执政党特别是各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视野与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从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的科学判断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理念,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社会治理观到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了多重维度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体系。  相似文献   

4.
乔瑜 《当代世界》2023,(12):61-66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伴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反映时代问题、回应时代呼声、引领时代潮流,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提供重要遵循,也为破解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坚持和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真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它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体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类主体性与自然先在性相协调、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共产主义社会两大"和解"等观点。在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中,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理念与实践,就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提出重大倡议,郑重宣布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强调各方应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广泛共鸣、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23,(1):24-41+153-15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的背景下,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大力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进程中,中国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应通过加快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转型,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平衡大国绿色转型中的竞合关系,通过参与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公共产品供给,引领建设全球法治体系,塑造生态文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规范。  相似文献   

8.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倡议,郑重宣布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这一主旨讲话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次大会通过《昆明宣言》,汇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合力,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第二阶段会议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坚实基础.作为COP15承办地,云南省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制定"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创新成果。绿色发展实践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严格实行绿色发展制度,才能早日迎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源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过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品质,是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和具体经济政策的统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以改革为主线、发展为主题、稳定为基础,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重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系统论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原则要求,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民生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民生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民生智慧的最高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民生思想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感召力,实现了民生建设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习近平民生思想致力于以发展之实富民、以创新之举利民、以公平之观为民,逐步形成了"大民生观"的崭新理论体系,不仅赋予民生建设新的内涵,也成为推动我国民生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有效理论指导和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科技革命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科技革命所引起的思维方式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科技生态化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引;绿色科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生态管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从民族未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中国梦实现等维度,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的论断,立足战略与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主张以硬约束全面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并从明晰责权、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法治、强化经济约束、责任终身追究等方面全面推进;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主动开放的积极姿态,立足中国实际践行国际责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进程,维护人类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建设四个阶段的历史变迁揭示了国家建设的生态维度由隐至显的发展过程,凸显出公共环境治理中国家生态责任和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国家生态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风险,对公共环境治理中的国家提出了提升生态服务能力、促进生态现代化和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多维生态责任要求,也为从"以人为本"、"预警原则"、"有序推进"等价值原则推动国家生态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范式、行动实践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治党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包括: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注重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完备性,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协同推进等.这四个方面内容构成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制度治党思想体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制度治党、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来治党、怎样进行制度治党的问题.习近平制度治党重要论述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目标;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推动共享发展的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新理念;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战略;关于社会保障可持续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上述思想构成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内容,并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是一个有机整体。决定这一性质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内在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品质,是超越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理论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机整体的理论基础问题也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各具体理论形态之间的关系,前一具体理论形态不仅是紧随其后形成的理论形态的基础,而且是其后形成的所有具体理论形态的基础。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结构性特征,是这一有机整体性质的内在规定与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要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源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具有更强的国际复合视野、进程导向和责任意识。面对当前中国外交思想研究学理化不足等困境,国内学界应当遵循人文社科理论研究的一般性路径,从问题化、方法化、概念化、体系化四个维度递进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从而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涵盖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党的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方面面,不仅推动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也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建设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思想建设上强调共产党人要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组织建设上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作风建设上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纪律建设上明确提出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制度建设上提出制度治党的新理念,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