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     
俄罗斯《专家》杂志中非关系改变地缘政治排序中国正在成为非洲国家主要的经贸伙伴,美国和欧洲将被挤出非洲。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曾成功地在同一时间将非洲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尽管莫斯科和华盛顿为了影响非洲近十年来一直为此而努力,但是中国却成为最后的赢家,依靠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发展贸易和投资。中非经贸发展将改变世界政治中的力量排序。中国进军非洲是无奈之  相似文献   

2.
非洲民主化进程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末期起,随着国际形势的突变,在非洲掀起了一股“民主化”浪潮。这可以说是自非洲国家独立以来最为广泛的一场政治变革。它既引发了各种社会和政治动乱,在一些国家还导致了军人干政,同时也迫使一些有独裁倾向的国家领导人进行改革,从而带来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国际学术界对这一现象一直非常重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大幅上升,西方学界对于中国援非项目的研究日渐增加,并且开始出现两种不同观点的争鸣:批评者认为,中国的援助是为获取非洲的政治或自然资源,给当地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而支持者则认为,中国通过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转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2010年后,随着中国对外援助数据的公开,西方学者开始用实证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对非援助的动机和效果,其对中国援非项目的评价开始趋于一致。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援非项目并非以获取资源为目的,并且通过改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方式总体上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同时,上述研究也发现了中国援非项目的部分待改进之处,可以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提高援助效率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1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其官网上撰文,称中国正在非洲拓展软实力魅力。文章称,中非百余名智库学者齐聚南非比勒陀利亚出席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这是中国在非洲拓展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之后,在非洲知识精英阶层深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软实力的首倡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也坦诚,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不容小觑,非洲民众对中国的评价甚至要好于他们对很多西方国家的评价。中国在非洲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李安山 《当代世界》2013,(10):32-35
习近平主席的非洲之行是一种宣示。他在就任后出访的第一批国家包括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三个非洲国家,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说明中国新一届领导对非洲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从二战后至今,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为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主要目标是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但是迄今为止援助效果并不理想,其援助有效性备受争议。当今非洲国家不仅面临艰巨的经济发展任务,更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发展、民族发展和文化发展任务。然而,现阶段非洲国家能力建设普遍不足,严重影响了对外来援助的充分和有效利用,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桎梏。非洲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短短大半年内,中国政要踏足的非洲国家超过20个。6月中下旬,温家宝总理再次出访非洲7国。如果我们抱着审慎的态度去观察非洲,那么就会发现它方方面面值得关注之处,无论是资源、影响力、增长率还是出人意表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七月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云淡日丽,气候宜人,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2018年7月17—18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坦桑尼亚革命党协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非洲专题会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首次走出中国,走进非洲。来自中国共产党和36个非洲国家、38个非洲政党和政治组  相似文献   

9.
艾略 《南风窗》2010,(1):89-91
此次峰会谈判让人惊奇地看到非洲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崛起,这些最穷的、应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国家第一次派出他们的谈判小组,甚至在谈判中愤然离席。虽然最终西方世界主导了议程,但非洲让世界知道,它在全球新的气候变化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中美是非洲重要的外部利益攸关方,非洲是中美关系中特殊的第三方因素,中美在非洲的利益和关系互动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安全三大基本领域。在经贸领域,中国在非洲拓展迅速,美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水平则有所下降,呈现"中国赶超、美国守成"之势。在政治领域,中美各有独特的政治诉求,中国将"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与非洲交往的政治前提,美国将巩固、扩大非洲民主视为自身主要利益。在安全领域,"9·11"事件后美国重视非洲在反恐中的作用,加强在非洲的军事部署,中国则通过联合国多边维和与对非双边安全合作的方式参与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但总体依然呈现"美强中弱"的态势。中美在非洲竞争与合作深度交织、复合并存,既存在资源之争、理念之争以及一定程度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在扩大非洲市场、维护非洲和平稳定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合作空间广阔。中美两国需要主动作为,在非洲合作上达成整体的、高层次的政治共识,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尊重各自的发展道路和非洲的自主选择,不搞意识形态之争,客观理性看待彼此在非洲的力量对比、利益诉求,循序渐进推进涉非合作,使双方在非洲的关系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非洲国家实施了多党制和定期选举等制度改革.但是,大多数国家选举制度改革并未产生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反而导致国家—市场关系长期陷入困境.以地区或联盟为基础的异质性社会结构是塑造非洲政治秩序的关键因素,也导致了非洲国家政治权力与经济行为的多样性.在部分地区或联盟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选举形成了主导型政党体系,继续维护本地区利益,剥夺市场秩序的发展空间;在较大集团矛盾持续的国家,沿原有社会界限形成不同政党,无序的选举竞争促使地区精英进一步掠夺资源;只有少数逐渐摆脱原有地区分界、沿经济社会界限形成政党的国家,选举环境才更加稳定,市场秩序也有改善.因此,增进不同地区的政治认同、完善地区经济联系和有效互动、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将是非洲国家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非洲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本质内涵。它有着历史进步性,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发展的机遇。非洲国家面对被边缘化的局面,探索采取符合洲情、国情的新的发展战略,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勾划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蓝图。非洲联盟的成立为实现这一计划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非统组织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非洲联盟所替代是必然的。非洲联盟有其明显的特点。要实现非洲联盟的已定目标任重道远,还可能会有波折,但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3.
何英 《法制博览》2011,(8):62-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到联合国,是被非洲兄弟抬进去的”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非洲国家为何与中国关系这么好?因为中国对非洲好,中国曾派出数万人员、牺牲了几十位同胞,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帮助非洲人民修建了一条铁路,这就是坦赞铁路。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中国的企业与各类人员也越来越多地走进非洲,中非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同时,中国对非援助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对非援助的水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21世纪对非援助工作:与非洲国家加强磋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对非援助中,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合作;熟悉和了解非洲文化,本地化经营是发展方向;树立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建立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国历来把埃及视为中国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2006年11月,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中埃建交50周年联合新闻公报》,强调埃及在阿拉伯、伊斯兰和非洲范围内的“独特地位”,并希望埃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从中非合作论坛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埃及在非洲大陆享有历史与地理、人口与经济以及政治与外交等三个方面的“独特地位”。与此相应,埃及也能够在中非合作中发挥三个方面的“有效作用”,即“政治合作中的带头作用”、“经济合作中的示范作用”以及“文化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中国在非洲的角色和地位的负面评价开始增多。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有两种论调:其一,中国正在走西方殖民大国的旧路,在非洲大量攫取资源和能源;其二,不附加条件的中国投资与援助助长或支持了非洲国家的腐败和暴政,不利于或扰乱了非洲国家的长远发展。这两种论调显示出对中非关系进行政治化操作和将其"妖魔化"的倾向。对中非关系近年来的实际发展进行考察,就能很容易地驳斥这两种不实论调。实际上,中国不仅推动了非洲经济近年来的快速成长,同时也为维护非洲社会安全和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国际政治课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洲已成为中国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努力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的30%;中国的石油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开拓非洲石油的上游市场,并且在苏丹获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功。在非洲获取石油利益的同时,如何应对非洲产油国内部治理和相关国际关系的复杂情势,已成为中国能源外交的国际政治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的概述。作者将中国的非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感受非洲(1900—1949)、支持非洲(1950—1965)、了解非洲(1966—1977)、研究非洲(1978年至今),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中国非洲研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颇有成就。非洲研究正逐步由政治取向转为学术取向,研究领域由窄到宽,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的非洲研究也存在缺陷,如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少有国别或个案研究,与国外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很少以外文出版。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将大大推动非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摩洛哥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交汇点与支撑点,中国通过摩洛哥可以将其市场和影响力同时投射非洲和欧洲,甚至扩展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但受到西方传统大国势力范围和地区政治安全形势的影响,中国仍需注意参与摩港口建设的潜在风险。中国参与地中海沿线国家港口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经参与港口建设的地中海国家有埃及、以色列和希腊。  相似文献   

20.
赵义 《南风窗》2008,(8):100-100
美国《新闻周刊》3月17日(提前出版)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新保守主义正在崛起。假以时日,新保守主义有可能成为中国国际动向的主流。文章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以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高度国家控制为特点的,非洲、中亚和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会走上这条路。中国变得越富有强大,"中国道路"的吸引力就越大,对冷战后统治国际事务的所谓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