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黑手党产权经济学理论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迄今为止西方有组织犯罪研究领域影响力最广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黑手党(犯罪保护)组织的研究中。文章将详细论述:黑手党的概念、性质、起源理论和海外移植理论。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论述,让中国学者对于该理论有了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五一三天假期,笔者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读香港大学朱耀光(Yiu Kong Chu)的著作《三合会的生意》(The Triads as Business),感触颇深。正如牛津大学研究西西里黑手党的权威迭戈·甘贝塔(DiegoGambetta)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所说: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境外读博士,研究的兴趣点跟笔者一样,集中在黑社会方面.最近两年,他一直帮我搜集国外的黑社会研究资料,同时也向我推介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不仅为我的研究提供素材,而且也帮我拓展了视野.但是,交流中我发现他深陷狄亚哥·甘贝塔(Diego Gambetta)的黑手党起源产权论之中,以至于沉迷其间而完全失去了自我.他的文章里经常用"伟大"、"完美"等词汇来赞美黑手党起源产权理论,甚至可以用"顶礼膜拜"来形容他对该理论的态度.时至今日,虽然他已经渐渐走出了当初的那种狂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可笔者认为我们依然有必要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帝国的逻辑     
2004年5月底-6月初,《帝国》(Empire)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耐格里来华访问,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作了多场讲座和报告会(其间,两位作者应本刊编辑部邀请,与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座谈)。本期《文化理论》栏目组织了相关的四篇文章,意在深入理解《帝国》一书的精神实质,促进国内学界及广大读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冯佐哲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退休学者,他1960年开始研究和。于1998年出版《和珅评传》一书。之后,有关这位和大人的书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书市.冯先生发现,很多书都抄袭了他的作品或研究成果.他自此开始与这些抄袭者的较量。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回来,到中山大学拜访几位学者,其中有《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的作者袁伟时先  相似文献   

7.
陶伟人 《法制博览》2011,(17):12-14
在《林海雪原》这部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名国民党匪首叫谢文东,电视连续剧《东北大剿匪》里也对这名匪首进行了描写。历史上谢文东是确有其人的。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南风窗》2014,(7):96
<正>《原始的叛乱:十九至二十世纪社会运动的古朴形式》【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杨德睿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版本书是社会史名著,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教授(1917~2012)是享誉国际的近代史大师,在书中考察了绿林好汉、黑手党、千禧年运动、都市暴民以及劳工教派等几种社会运动形式。霍布斯鲍姆的写作风格具有宏观的视野和通畅文笔,拥有叙述史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由我系李义虎副教授撰著的《超级智者基辛格》一书已于4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4.7万字。该书为第一本对基辛格战略思想、外交活动和生平进行全面评价的中文著作。 作者曾多年研究基辛格著作和思想、理论及政策主张,在其他学术著作中曾阐述、  相似文献   

10.
石破 《南风窗》2013,(6):96-96
《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是曾任美国俄亥俄州检察总长的吉姆·佩特罗及其妻子南希·佩特罗女士。在2003~2007年担任这一公职期间,吉姆·佩特罗发现,即使身为检察总长,要纠正一起冤案也异常艰难。卸下公职后,吉姆·佩特罗成为俄亥俄州"洗冤工程"的无偿援助律师,和妻子一起,投身于通过DNA技术为无辜者辩冤的活动。在书中,作者总结了美国司法体制下"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一、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会声称自己无罪;二、  相似文献   

11.
一、"私人保护企业"(Business of Private Protection)论简介 "私人保护企业"理论是狄高·甘贝特(Diego Gambetta)于1992年末在意大利出版的《西西里黑手党——私人保护企业》一书①中首次提出的.他对意大利黑手党所作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对我国台湾和香港的理论有较大的影响.② 什么是甘贝特的"私人保护企业"理论?台湾学者把甘贝特的私人保护理论归纳为以下13个要点:(1)保护组织(犯罪帮派)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个庞大的私人保护市场的需求;(2)保护企业会很自然的出现在私人保护需求很高的地方,但是很难向外输出;(3)一个保护企业的内部组织是层级节制,职级分明的;(4)保护企业之间是以松散的卡特尔形式联系的;(5)入会仪式的采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人盗用保护企业的商标;(6)暴力的使用是为了建立并维持一个保护者有信用的声誉;(7)保护者不是勒索者,他们是可以为其顾客提供真实的保护服务;(8)容易受类似黑手党组织控制的合法企业有以下的市场特徵:产品制造不需要有太精细的分工、较低的进入市场障碍、较低的技术、较少技术的劳工、对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许多小规模的生产公司及有工会的组织;(9)保护企业倾向于在一小块地盘内向所有经济交易提供保护服务;(10)保护服务的前途愈不稳定,保护服务将愈有可能转变为勒索行为;(11)保护者是专精于向非法市场的经营者提供保护服务,如果他们直接参与非法事业的经营,他们就不是保护者而只是事业主;(12)假使一个保护者投资于非法企业,这纯粹是个人投资,与其犯罪组织无关;(13)一个保护者是可以自由地寻找生意合伙人,以经历非法生意.  相似文献   

12.
黑手党产权经济学理论是盛行于西方的有组织犯罪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从事犯罪保护和法外执行的犯罪集团,这对于中国大陆学者探讨新形式的犯罪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黑手党理论的移植需结合中国现状,即中国社会中关系与法的共存,使得中国的法外保护与腐败紧密相联。法外保护的提供者不仅仅局限于有组织犯罪集团,腐败官员已成为犯罪保护商品的主要供给者。犯罪组织通过关系网建立警(官)匪联系以获得犯罪保护;腐败官员通过关系网进行权力寻租以获取非法利益。事实上.腐败交易双方所形成的关系网成为促进犯罪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逃避法律制裁的重要机制。因此,腐败关系网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法外保护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体现在塞林的《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犯罪原因理论。通过对其观点和论证理路的解读,该书既有一定的局限性,又为我们在进行犯罪学研究时视野的拓展、方法的创新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实力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身份定位和基本目标。在《中国寻求国际地位:国际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书中,邓勇引入社会学意义上的地位概念,对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权力与身份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解读。本文试图对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核心逻辑加以梳理,尤其是对其综合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努力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评论这项研究的成就与缺陷,以期对理解中国崛起道路和中国外交政策提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庄亭 《法制博览》2009,(19):30-31
二十多年前,我在单位图书馆积满灰尘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路工先生编的《明代歌曲选》,其中有一首小曲《玉抱肚&#183;官悟》,引起了我很大兴趣,特别是最后几句,至今还记得: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网天罗。忠臣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这几句小曲,大概是作者在替谏官发牢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君王的看法。最后一句“自古君王不认错”,给我的印象最深,多年来总是盘桓在我的脑际,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退休后出了一本书,书名叫《白宫岁月》。在新书的推介会上,有个小孩问道:“富兰克林先生,请问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您吗?”  相似文献   

17.
美国2005年出版的《重思罪犯改造》一书,对美国监狱和社区矫正中改造罪犯的理论与实践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在美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者挑战性的观点促使人们思考:美国改造罪犯真是无效吗?我国改造罪犯真是有效吗?作者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建议,有哪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和2004年几本描绘非新自由主义未来的著作出版了,包括迈克尔·阿尔伯特(MichaelAl-bert)的《参与式经济》(Parecon),希拉里·温赖特(HilaryWainwright)的《再兴国家》(ReclaimtheState)和乔治·蒙比特(GeorgeMonbiot)的《自主的时代》(theAgeofConsent)。《深化民主:在加强的参与式治理中的制度创新》(DeepeningDemocracy:In-stitutionalInnovationsinEmpoweredParticipatoryCrover-nance)一书也是这类作品中很优秀的一部。这些书的出版表明,反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不再仅仅只是批评帝国主义或资本主义,而且开始探索和研究那些可能导致新社会产生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创刊80周年,我应邀以老作者的身份写一篇文章。本来想推辞,但我与《北京工人》的联系确实比较特殊,也就觉得是一种缘分,却之不恭。我有个习惯,发表过作品的杂志,如果有可能就把它存起来。尽管我清理过几次报刊杂志,但《北京工人》一本也没有扔过。  相似文献   

20.
技术轴心时代(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初版于 1 973年 (中译本于 1 99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 1 999年出版了一个特别纪念版 ,作者新写了长篇前言。前言总结了自该书第一版以来西方社会的新发展。其中的材料对我们研究西方社会的变化应有助益 ,其观点亦可借鉴。经作者授权译出发表。文章中的一段经作者同意未译出 ,其他原文照译。文中注解除了特别说明者外 ,均为原文所有。译文拟分两期连载。翻译过程中 ,美国土伦大学JamesDerleth教授给了许多帮助 ;《休伦港宣言》介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周穗明教授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