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唐英 《法制博览》2015,(8):65-67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是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交叉而成的复杂现象。这就使得共同犯罪的中止在认定上难度更大,更具有复杂性。犯罪过程的阶段性特征,要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共同犯罪成立中止的条件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共同犯罪不同于个人犯罪,由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在刑法上缺乏统一的规定,使得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无疑变得复杂化。在认定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把它与认定个人犯罪的停止形态等同起来,只有厘清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和未遂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共同犯罪停止形态问题提出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3.
宫钰 《法制博览》2013,(10):145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共同犯罪的中止没有特别规定,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比个人犯罪的犯罪中止更为复杂和特殊,特别是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中止有效性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本文笔者对此在分析学界几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连累犯涉及的是犯罪过程后的牵连行为,它与具有复杂意义的共同犯罪具有本质上的差别,是一种内涵极为特殊的单独犯罪。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对于连累犯所做的规定呈现出了大幅度的增加,而在实际判罚过程中对于连累犯的判罚也使得相关司法人员极为困扰。这就要求理论界和实践界就连累犯相关的问题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学界有关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对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未成年共同犯罪已突出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显著变化,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但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严峻性,更应意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共同犯罪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远性。文章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之构成要件、正犯形念论以及共犯形态论对未成年人共同犯罪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陆霄雁  张德元 《法制博览》2013,(1):179-180,178
关于犯罪未遂、共同犯罪问题在法学界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列举王某与周某预谋盗窃本单位钱款,周某放弃实施犯罪行为,王某盗得单位保险柜后将其藏匿于单位储藏室的盗窃案件,提出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未遂以及王某与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对犯罪未得逞的立法规定及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对犯罪未得逞的"犯罪目的说"、"犯罪结果说"、"犯罪构成要件说"三种不同观点进行论述,论证犯罪构成要件说的科学性。列举"否定说"、"否定说"观点,论证共同犯罪行为参与共谋即使未实行也构成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7.
各国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划分共同犯罪人为不同的类型。我国将共同犯罪人分成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类型。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人。而在英美普通法将犯罪参与人分成一级主犯、二级主犯、事前从犯和事后从犯。从犯又分为了事前从犯和事后从犯。英美刑法和我国刑法对于从犯的刑事责任都要轻于主犯的刑事责任,但在认定上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杨世盛 《法制博览》2015,(4):100-101
共同犯罪是我国当前刑法学界的一个热点讨论话题,由于共同犯罪具有错综复杂的特点,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争议。承继共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国外广泛讨论的焦点。本文试阐述承继共犯的构成要件,并对承继共犯刑事责任的承担、在特殊犯罪形态中的责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国群 《法制博览》2015,(5):108+107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存在共同过失的提法,同样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只是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道路交通司法解释中第五条将共同过失犯罪明确,引起学界较多争论。我国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也是逐渐的在突破立法。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过失共同犯罪行为的入罪,不能将所有的"共同"过失行为都定为共同犯罪。应该明确共同过失犯罪的类型——共同过失正犯。  相似文献   

10.
沈莹 《法制博览》2015,(5):52-54
伴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犯罪形式的日渐复杂,断然否定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已无法适应社会与司法实践的需求,而法律的缺乏严谨性,更是放纵犯罪,严重破坏了司法的公正性。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共同过失犯罪制度,向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提出挑战,追求刑事立法和理论的完善,从而服务司法实践,保障受害人以及罪犯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