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的权利     
<正>策划人语批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批评也是主旋律,任何对于批评的压制,无论来自哪一种力量,都是无法接受的。批评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绝对正确,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顶一万句。任何批评  相似文献   

2.
傅国涌 《南风窗》2010,(18):43-45
不允许批评,先验地确定某种观点是天然正确的,是真理的化身,人们只能无条件接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批评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仍然要为批评的权利辩护,换句话说,没有人、没有一种力量具有批评的豁免权。批评的本意是改善,要有基本的底线,立足于事实,更要超越于现实的利益之上,缺乏超越性的批评很可能会走样乃至变质。  相似文献   

3.
批评理论的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4月美刊《批评探索》召开研讨会,探讨批评理论在21世纪信息化和全球化社会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我们选编了部分与会论文,以飨读者。米勒的文章探讨了《批评探索》杂志和作为一种广义的知识分子实践的批评探索在当代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詹姆逊的文章阐述了他关于批评理论发展存在4个阶段的看法。劳拉蒂斯的文章认为批评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没有办法为其划定未来框架。汉森的文章《没有毕加索的鲍威尔》则给我们具体演绎了批评在当代社会中可以具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演讲,有听众问我,要到什么时候,你才会停止你的批评?我说,要我停止批评不难,只要给我一个官当,我就自然停止。听众听完大笑,然后整个会场就是一片哗然:原来你小子一直批评中国官本位,批评中国社会腐败黑暗,都是闰为自己没有当官而感觉愤愤不平啊。  相似文献   

5.
名家评刊     
《南风窗》2010,(19):12-12
<正>还要天天重申基本的批评权利!鄢烈山(知名评论家)读完傅国涌兄的《重建批评之道》,不禁一声长叹,借句名言表达感受就是"毕竟是书生",太善良太忠厚了!综观傅文所谓"批评之道",重点不是在论道而是在论"术",即讲批评的修辞形态和手法。这种"反求诸己"(批评者)当然可以是一个立论角度,但未免舍本逐末。事实上,强调批评的"善意"非常危险,这是有惨痛历史教训的。  相似文献   

6.
一、克里就职美国国务卿,奥巴马发表2013年国情咨文 2月1日,约翰-福布斯·克里接替希拉里成为美国新一任国务卿..克里就任国务卿曾遭到来自保守共和党的反对美国保守政客批评克里对反美国家的外交立场偏软,尤其是在对以色列态度和伊朗核问题上,认为克里的政策可能会过于放纵伊朗,而对盟友以色列却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7.
本月之最     
最没有绅士风度的英国外交大臣现年51岁的美国国务卿赖斯不久前结束对英国的访问,与59岁的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双双搭乘她的专机——一架波音757客机,由英国利物浦飞往科威特.转而访问巴格达。在6小时的飞行旅途中.赖斯出于对斯特劳年老体弱的体恤,主动提出让出仅有的一张折叠床.自己在走廊地板上凑合一晚.而斯特劳在床上酣然大睡,因而遭受英国媒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自从自由代议制民主在西方产生以来,对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质疑与反思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对现存民主体制的消极不满情绪日益增加,西方学界内部对自由代议民主制的缺陷与不足也提出了更多批评与思考。无论是对传统民主体制的批评,还是所提出新的制度发展路径,西方学者的关注点都回归到合法性问题上。作为一种政治制  相似文献   

9.
田磊 《南风窗》2010,(26):30-31
批评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社论,在中国科学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文章的作者施一公和饶毅,分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以及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结海 《法制博览》2009,(14):36-37
我之所以愿意、也敢于对中国男人进行批判,首先是因为我自己是中国男人中的一员。这好比我在上海批评外地人,对方发现我也是外地人时,批评马上能演变成了自我反思,也就不便再说什么。其次,虽说“男人只顶半边天”,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那其实是大半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批评了中国男人也算是把中国女人顺带捎上了。  相似文献   

11.
《为历史学辩护》(In Defense of History)①是剑桥大学近代史教授、德国史专家理查德.J.埃文思(Richard J.Evans)的主要作品之一。埃文思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从一种中庸的立场出发,来为历史学辩护。他拒绝偏激的观点,不但批评了保守派史学家如埃尔顿(G.R.Elton),同时也对极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进行了批评。此书继卡尔的《什么是历史?》(Whatis History?)和埃尔顿的《历史学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History)这两部20世纪60年代论述历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之后,成为英国大学历史教学的标准教材。《为历史学辩护》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台湾也出了中文版(《为史学辩护》②),从该书出版到1999年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不少于30篇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批评之声。一些评论者认为埃文思没有公正地对待后现代理论。针对这种批评和指责,埃文思做了回应(http://www.history.ac.uk/discourse/mo-evans.html),他的回应后被纳入到该著作的最新版中。本文将相关批评与回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是肯定没有出息的!”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把头仰向天花板,并不时地扭扭脖子,以表现对老师批评的不以为然。幸运的是,周向阳遇到一个好校长。一次,这位校长看见了周向阳,就说:“你是周向阳小朋友?”  相似文献   

13.
语料搜集分析法和实用批评分析法是威廉斯文化理论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产生与威廉斯面临的理论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威廉斯的文化研究主要围绕文化的本质特征展开,他试图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令其文化研究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威廉斯将语料搜集分析法运用到对文化之本质的研究中,将实用批评分析法运用到对戏剧结构、模式、情感和意识的研究中,并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与语言结构分析逐渐转向了社会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派及其当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派”的命名让我先从“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的命名谈起。英国学派实际上并不是“英国的”(English),而是罗伊.琼斯在20世纪80年代给它起的一个名字,琼斯声称该学派应该寿终正寝了。同样,哥本哈根学派的提法也来源于一篇强烈批评它的文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教训,即如果你要批评某个东西,那么就千万别给它命名,因为唯有名字会保存下来。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英国学派”这个标签,不管是好,还是坏,就被固化下来了。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人们容易把它的思维方式和英国、甚至英格兰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种在英…  相似文献   

15.
美国解构主义理论家保罗·德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德里达是执欧陆解构主义大纛者,那么保罗·德曼无疑就是美国解构主义的第一人。作为“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保罗·德曼并没有把自己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简单地皈依于欧洲当代批评理论,他的批评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轫并非因为欧洲大陆解构主义出口到了美国,而是解构主义在美国有若干原始构形,反而是这些构形反过来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引发了独特的效应。①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代言人,保罗·德曼发表的作品不是很多,不过8种,其中包括他去世后出版的几部作品,以及结集出版的“二战”期间他发…  相似文献   

16.
这个人在2006年所面对的,是被指责为企图“控制中国数学界”,同时,人们刻意忽略了他所批评的问题。本刊将丘成桐先生列入“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的榜单,意图证明,那些要求批评的声音百分之百正确的社会,是谈不上有改进可能的;批评,出自责任。  相似文献   

17.
林培 《法制博览》2011,(19):16-1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得起批评,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接受批评的自我改造中,改正缺点,纠正不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美国的兴起与历史发展,认为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苏联模式阶段、文化批评阶段和多元化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美国本土特色的批评模式。马克思主义进入美国是19世纪中叶的事,但它在美国的真正传播———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理论上———应当说是南北战争之后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美国乃至世界的社会政治环境、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期其他的社会思潮和理论思潮的关系、美…  相似文献   

19.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20):61-61
董桥在《您牙上有一粒韭菜》一文中说道,有一个叫胡笳的年轻人写文章评论《知识分子》一书,开头就道:“对付领导,我们有很多办法,譬如,当领导在批评你的时候,你适时向他指出:您的牙上有一粒韭菜。这样就会使领导很不好意思,批评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麻烦     
原文概要:乔治&#183;W&#183;布什对台湾“总统”计划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举行“公民投票”提出了批评。他做得对。批评政府的人士认为。民主与独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过时。中国不会为台湾进行一场战争。但他们在这三个方面都错了。他们没有看到前面可能存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