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1,(20):16-16
利比亚"过渡政府"刻日将成形,中国9月12日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代表,专家解读说这是"水到渠成",首先利比亚大局已定,其次过渡政权承认中国在利权益,所以中国在联合国同意解冻利比亚海外资金,在这个时候宣布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也不算晚。但这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更深入的情报工作,同时也根据  相似文献   

2.
江涛 《南风窗》2013,(21):79-81
卡扎菲时代利比亚安全部门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利比亚过渡委和执政当局的迟缓和错判无疑也是冲突的重要诱因,不过利比亚满地开花的游击队才是问题的根本。利比亚总理扎伊丹9月17日到访伦敦,就利比亚安全问题向英国首相卡梅伦寻求支持未果。两天后,包括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在内的利比亚前政府38名官员陆续受审,但这丝毫无助于该国的维稳进程。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一周年,利比亚外交部班加西分部发生爆炸事件,约10人受伤。次日晚,毗邻阿尔及利亚的利比亚边境小镇迪拉杰爆发武装冲突,造成4名  相似文献   

3.
储昭根 《南风窗》2011,(19):76-79
利比亚反对派主要是由世俗力量组成的,内战性质更单纯,且已汲取伊拉克的教训,不仅留用卡扎菲时期的旧官员,也在容纳吸收不同派别和部落,这些努力都在降低内乱的可能性。过渡委的决心很大,誓言要使利比亚成功创造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4.
杨柳 《南风窗》2011,(14):86-88
国际刑事法院产生之后,受到国际犯罪指控的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轻易寻求政治庇护,这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一个重大变化,同时也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的真正威力所在。6月中下旬,就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局主席吉卜里勒即将访华之际,利比亚反对派  相似文献   

5.
进入2011年,北非地区国家政局突变引起世界舆论关注。突尼斯、埃及的政局变动波及整个中东,受到最直接冲击的是地处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利比亚。埃及反政府力量用基本和平的方式,迫使执政长达30年的穆巴拉克总统下台,使利比亚境内外的反政府力量深受鼓舞。他们采用各种手段以图推翻执政长达四十余年的总统卡扎菲。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2月,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运动,要求惩治腐败、改善民生、扩大民权,后演化为国内反对派与时任政府间的国内战争。3月,北约战机进入利比亚,发起"奥德赛黎明行动",宣称将帮助利比亚推翻腐败的现政权,实现民主。战争历时半年余,最终实现利比亚政权更迭。但战后四年,利国内并未实现预期的民主,而是从独裁统治沦为权威碎裂,国家渐趋空心化。卡扎菲生前曾说,如果他的政权倒台,利比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底,因一名失业大学生自焚引发的街头革命使享有"和平绿洲"之称的北非国家突尼斯政局突变。2011年1月14日,执政23年的总统本·阿里仓皇出逃沙特。随后突尼斯"革命"效应迅速外溢,埃及、也门、利比亚政权相继更迭,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作为"阿拉伯之春"首发国,突尼斯政治过渡进程历时四年,期间经历五届过渡政府、两次政治暗杀事件,多轮大规模社会风潮。2014年10月以来,突尼斯先后举行议会和总统选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5日,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艾哈迈德·奥恩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当月主席、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赫巴,代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宣布,愿意对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事件承担责任,对死难者家属予以赔偿,并承诺在国际反恐斗争中与联合国进行合作。信函要求安理会在利满足有关条件后,立即解除对其长达11年的制裁。接着,利比亚又与法国就1989年法航泰内雷空难事件的追加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为安理会最终解除对利制裁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9.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7):66-68
<正>利比亚温和原教旨派、世俗自由派、极端原教旨派三足鼎立,让"一人一票"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政府。两年过去,各路豪强依旧拥兵自重,割据称雄,政府、议会和政府军则徒具形式。8月4日,一艘英国战舰悄然停靠在利比亚首都的码头,不停地将英国侨民接上军舰,准备疏散到利比亚以外更安全的地方。这艘英国战舰的出现,标志着迄今在利比亚撤侨问题上态度最保守的西方国家—英国,也开始改弦  相似文献   

10.
坐标点     
(2月15日~3月14日)2月16日,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骚乱迅速蔓延全国,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拉锯战不断升级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面临执政41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4):78-79
阿拉伯驻华大使们的焦虑,始自中国在中东外交战略不够明朗,而中国的平衡策略使得他们觉得被疏远了。中东现在是越来越走近中国,因此,中国也需要一个"新中东战略"。利比亚新老政权非正常交替,中国反对将此模式拷贝到叙利亚,这对中国在中东的形象是利是弊?中东各方力量又对中国有何期待?怀揣着上述疑问,本刊记者倾听刚从以色列参加完"中以战略安全研讨会"回国的刘康讲述他的中东见闻。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3~7日,中联部戴秉国部长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简称宪盟)举办的"国际互助和新世纪发展的挑战"国际讨论会,会后率中共代表团应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简称总人大)邀请访利.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上任以来,中美战略竞争有所加剧,两国战略关系面临着再塑造的问题,这也就使得对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历程与经验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对中美关系主动进行战略塑造的重要尝试。美国官方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经历了观望期、试探期和冷淡期三个阶段,由"谨慎乐观"转变为"冷淡处理",最后变为"置之不理"。中美战略关系的塑造经验在于要注重凝聚战略共识、承认战略能力、增进战略互信、协调战略利益和管控战略分歧。这对于特朗普执政后中美战略关系的再塑造具有重要启示,也有助于中美战略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卡扎菲变脸出新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9日,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授意下,利政府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计划.  相似文献   

15.
经过四年多来两岸执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已由和平发展开创期步人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两岸制度化谈判的恢复和推进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不仅解决了一批长期制约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难点问题,而且促进了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夯实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从形式上看,两岸谈判的具体内容虽由两会承办,但其主体是两岸执政当局,执政双方的战略、原则、策略对谈判的达成及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两会商谈的有关实践,探究马英九当局关于两岸谈判的战略思维、基本原则、做法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障碍,希冀为两岸继续巩固谈判成果、开创谈判新局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发现缅甸执政当局想借选举改善国家形象之后,美国希望在其2010年大选之前找到影响未来高层领导人的机会。而昂山素季也配合美国的政策转变,表示愿意与军政府合作推动解除制裁。加上果敢战事后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武装都愿意与缅政府谈判接受改编,缅甸的内政外交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和解时期,而这对于中国在缅投资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利比亚兼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能源财富、可资利用的国内因素等"优势","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面临生存压力的形势下,正移师利比亚,将其作为发展的"新中心"。而利比亚国内和解进程的前景,以及西方大国是否加强在利比亚境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将决定"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当代世界》2008,(1):26-27
2007年12月2日,委内瑞拉1600万选民在平静有序,的氛围中就查韦斯总统提出的修改宪法提案进行公投,根据全国选举委员会的计票结果,反对派以微弱优势否决了提案。3日,查韦斯发表公开讲话承认失败,这是“政治强人”查韦斯1998年执政以来首次在选举和公投中受挫。委国内反对派一片欢腾,认为此次公投“打破了查韦斯不可战胜的神话,敲响了他的丧钟”。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主要社会意识与现实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郭明 《台湾研究》2006,(1):21-26
自台湾问题形成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的主要社会意识,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力量的牵引下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对岛内朝野之争和统独力量演变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统一产生一定影响。充分认识台湾内蕴理念的演变及其内涵,承认台湾民众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意识中的合理成份,认清不同时期的执政当局向社会灌输特定意识的意图,有利于掌握台湾社会的特征,有利于了解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所要”,有利于缩短两岸在认知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是衡量执政当局治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民众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多样化,国外众多国家的社会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对执政当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更高的执政要求。当今国外许多执政党经受了这场“管理革命”的考验,但也有不少执政党为此栽跟头,甚至痛失政权。国外经验教训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具有某些启迪意义,需要我们去加以汲取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