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章璐  阙丽娟 《法制博览》2015,(8):265+261
证据对于人民法院裁判的结果和诉讼中当事人实体请求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作了较大程度的改进,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对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和不足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雷少华 《法制博览》2013,(3):204+182
民事证据保全是大陆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其中最为成熟完备的代表当属德国、日本及我国的台湾地区。我国民事诉讼有关证据保全的立法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其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保全做出了较大改动,不仅明确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还为证据保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规范。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第九章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包括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两种。同时,《民事诉讼法》第96规定:"因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在此,笔者谈谈对因财产保全而引起的损害赔偿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珂 《法制博览》2015,(7):74+67
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行为保全的规定,相比较中国,国外其他国家已具有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成熟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当事人陈述置于八种证据种类之首,本文探讨了当事人陈述的概念界定以及修法的目的,进而提出司法实践当中如何适用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种类的建议。强调要区分当事人陈述和当事人主张,合法地强制当事人到庭陈述,尽量排除和避免当事人的虚假陈述。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中,常流传着一句经验之谈:"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一直以来,证据制度始终是民事诉讼领域较为重要的部分。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不断修订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经常会出现冲突和制约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就小额诉讼的制度基础,结合其本身特点,浅议《民事诉讼法》中小额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正式实施,我国的民事诉讼保全机制形成了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并立的格局。本文拟通过探究行为保全的要件、审查标准等内容,以期为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的民事执行程序属于民事私权的救济终端环节,由于追求民事行为执行的效率,因此采用了强制性手段,其中有可能出现瑕疵问题,进而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当事人造成侵害。因此,需要通过执行异议制度来弥补这一漏洞。我国在2007年对《民事诉讼法》修正后确立了执行异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漏洞,但仍有一定问题。所以,本文对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法律完善的相关建议,对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麻晓婧 《法制博览》2013,(11):24-25,15
新增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是此次修改民事诉讼法的一大亮点与进步,是立法对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与制度扩张的承认。打破传统诉讼原告资格的过分限制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起步。本文主要从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适格当事人的规定入手,阐述适格当事人扩张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扩张后的适格当事人资格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与完善,最后论证我国应建立以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公益诉讼原告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