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五大合作领域之一,民心相通是"关键基础",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和传播交流中心。北京市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北京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扎实开展民心相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思想,兼具"使命意识"、"时代精神"、"创新思维"和"战略意识"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得以形成,并对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动力和行动指引,充分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促进新型外交格局的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坚持中国特色大国自信和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努力维护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价值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指引下,中国外交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许多发展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新中国外交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目标追求和实践要求上有许多原创性贡献。从国际关系史上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摆脱了权力政治的窠臼,其理论与实践创新更多。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传统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吸取教训,科学判断世界发展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对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与实践作了新的有益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新中国外交传统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实际,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许多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王帆教授的新著《大国外交》是近年来第一部系统性、多维度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的成果。这是继他的上一部著作《新开局:复杂系统思维与中国外交战略规划》之后,关于中国外交理论发展与政策阐释的又一部力作。同时,也是学界、政界、媒体全面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益参考书。由于作者对中国外交领域重要问题保持长期的研究并积极为中国外交政策建言献策,因此,该书的出版问世有助于从专业化的视角向世界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主张和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民生合作和国际公益活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要服务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政治引领、在多边外交中与社会组织的立体配合、加强对社会组织海外活动的本地支撑等,社会组织的国际活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6.
郭小琴  王公龙 《国际展望》2013,(1):39-51,148,14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美外交中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成为新世纪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缩小,两国共同利益扩大,分歧与矛盾增多,中国对美外交思想顺应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是新世纪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目标。为此中方主张坚持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方向,相互尊重恪守诺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及相互尊重国家核心利益。在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主张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明确两国关系定位和管理控制两国分歧。这些目标、思路和主张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美外交思想框架。中美关系的未来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对美外交思想需要与时俱进,从而构建更加成熟的面向21世纪的新型中美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党的外交思想坚持人民性、独立性和时代性。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体系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涉港国际斗争,坚决反对与遏制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安全理论建设具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能否走出"国强必霸"的怪圈,实现和平崛起,日益成为一个大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和实践给出了答案,和平发展观、安全观、义利观以新的观点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和平理念,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外交新路。  相似文献   

9.
张春 《国际展望》2012,(2):1-14,133
未来十年既是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确立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建构的关键十年。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既要抓住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机遇创新发展,又要把握历史演进中的恒久因素合理坚持中国外交的既有理论成果或及时与时俱进地加以更新。这样,未来十年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建构便具有三大使命,即理论传承、理论更新和理论创新。其中,理论传承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总体思想的坚持;理论更新和理论创新则更多集中于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战略思想和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崛起及其世界政治影响,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为此,需要探究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和文化根源,分析和总结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和实践,对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并借鉴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一整套有“中国视角”的知识体系和解释系统,以此为新兴大国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主张提供理论支持,表达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诉求,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基于自身实力变化和国际形势处于转型期这两大关键性因素而产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经历由"发展中大国"向"发展中强国"、由"边缘"向"中心"、由弱向强、由地区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正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在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下,落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努力构建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大国外交,推动地区和国际机制的建设,推动公正均衡的国际秩序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丰富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理念和观念,并逐步整合成为系统的大国外交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源于中国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和优秀的国际外交思想理论。中国集世界文明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和发展中大国三位于一体,这代表了历史的继承、当代的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外交理论同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国家特色通过国际交流而更具世界意义,中国为此需要在增强理论自觉和自信、超越传统思维局限和确定国际交汇合作方向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全面和辩证地处理好机遇和挑战、特色和共性、目标和能力这三对关系,从而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由中央宣传部、外交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由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杨洁勉 《国际展望》2013,(1):1-11,147
经过中国数代领导集体在外交理论上的发展以及中国丰富的外交实践和艰苦的理论探索,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总体思想、战略思维和政策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当前及今后中国特色外交理论面临凝聚中国特色、强化指导作用和增加世界意义三重历史使命。为此,中国应加强外交"理论自觉",增强外交"理论自信",提高外交理论指导作用。同时要将中国外交理论的要素同各国外交理论互相借鉴和融合,不断增加世界"共性",从而达到"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整体性,使国际主流外交理论更多地体现多元化、多样性和公正取向。  相似文献   

15.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正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借助旅游的渠道或工具实现国家利益、实施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理论基础复杂等突出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外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众旅游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的产物,更是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现。未来五到十年,旅游外交的内涵和态势或将发生变化:在基本目标上,从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转变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推进者;在实施主体上,从由国家行为体主导扩展为由非国家行为体践行;在实践操作上,将探索基本目标、实施主体、表现形式、理论基础中尚未思考和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的旅游外交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是"领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提升到新时代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是中国把握自身和全球旅游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一项战略选择,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也是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当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旅游外交,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经略新型国际关系,理性利用客源资源,打造中国特色的旅游外交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6.
高飞  肖玙 《当代世界》2015,(11):56-58
<正>当代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也开始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孕育着一次重要的转型。中国转型外交的主要目的旨在顺应时代潮流,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提升外交工作的效率,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国家定位转型:发展中国家+全球大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201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年来,即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国军事外交牢牢把握和运筹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认真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增进与各国军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独特战略作用。十年来,中国军事外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大理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军事外交大格局,并发展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军事外交大开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事外交也将在党的指引下,继续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理论,完善和发展既有的军事外交格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践行公共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国际展望》2021,13(4)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是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习近平外交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规律,成为新时代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具有独特作用,这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外交体制的独特性、处理对外关系基本原则的独特性。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推进国际社会的发展事业是党的对外工作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内容。对发展问题的长期关注与中国的发展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历史和现实是理解政党外交在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维度。中国的政党外交由中国国情决定,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进步与和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对外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方法和策略上,我们需要用更加理性、科学和专业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讲述多元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中国的对外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阐述和展望。报告重申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时,报告根据内外形势变化突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战略和政策创新。第一,报告更加凸显中国的全局观念和大国视野。报告的外交部分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题,立意高远深刻,表明中国作为一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联部世界政党研究所、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于2021年5月29日在锦江小礼堂联合举办"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讨会",本文是部分与会专家的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加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重要引领。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是这一理论建设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方法论上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深厚的历史观、鲜明的时代性,以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价值观引领外交思想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于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为引导世界大变局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演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新定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实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多赢发展。在海洋领域,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海洋安全观涵盖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敏锐把握时代动向,对中国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