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译自《新左翼评论》第72期(2011年11/12月号),原文标题为《乍暖还寒》(Spring Confronts Winter),作者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系美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评论家、历史学家及政治活动家,同时还担任《新左翼评论》的编辑,著有《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在本文中,作者扼要地回顾了2011年资本主义世界所经历的主要政治动荡——"阿拉伯之春"以及席卷欧美的抗议运动,并以持续已久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参照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在欧盟内部,德、法等大国在经济上相对其他小国一贯保持着强势地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埃及左翼学者、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替代道路世界论坛主席萨米尔.阿明委托本刊发表其最新写作的文章《2011年:阿拉伯之春?》,认为穆巴拉克政权放弃了独立工业化努力,取消了社会平等和和谐的政策,支持反动的政治伊斯兰而全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30年间,西亚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变迁大体经历了石油繁荣与政治动荡,对民主化改革的尝试,以及穆斯林世界对全球化回应的三个阶段。自1990年代以来,西亚阿拉伯国家所进行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革成效不明显,威权主义政体迄今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伊斯兰复兴力量迅速增长,连同其中激进和极端主义一道,已经并将继续积极参与国家、地区乃至世界政治秩序的变革或塑造。西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从2010年12月17日发端于突尼斯的所谓"茉莉花革命"算起,"阿拉伯之春"在西亚北非肆虐已有一年有余。在这期间,西亚非洲的动荡使得埃及、利比亚、也门威权政权相继倒台,叙利亚和伊朗局势成为新的热点。然而,仔细考察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所谓"阿拉伯之春"初步显现出来的阶段性成果,不难发现西方国家的战略密谋。埃及左翼学者萨米尔·阿明继《2011:阿拉伯之春》后再次在非洲新闻网  相似文献   

5.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1):44-46
中国跟阿拉伯国家在去年定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利比亚问题上,不存在中国站队的问题。今春以来,阿拉伯多国政治动荡经久未歇,9月下旬宁夏回族自治区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22个阿盟成  相似文献   

6.
从奥斯曼帝国解体到2020年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阿拉伯民族主义历经百年兴衰.二战后,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成为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武器",阿以矛盾成为中东地区主要矛盾.然而,随着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上域外大国和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对阿"分而治之",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让位于地方民族主义,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利益让位于各国的现实利益.从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到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阿拉伯世界不断分化,利益诉求、安全挑战和身份认同日益多元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了在海湾地区应对伊朗的威胁以及在东地中海地区应对土耳其的挑战,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与以色列"化敌为友",多极化的"新中东"格局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7.
拉美将进入长期动荡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民党下属的艾伯特基金会出版的《新社会》杂志2007年第12期刊登了该杂志主编托马斯·迈尔采访沃尔夫·格拉本多夫的谈话全文,题目是《我们必须适应政治上非常动荡的时代》,认为拉美将进入政治长期动荡时代:在拉美所有国家都弥漫着反美主义和对新自由主义和西方发展模式的不满和不信任,未来即使这波左翼浪潮失败,这种情绪也不会改变,这将推动该地区作很多政治尝试而形成动荡。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东变局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性政治与社会运动,既有共性特征,但在不同国家又有巨大的差异性;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存在的积弊,是中东变局的根本原因,但也受到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民主变革和民主转型无疑构成了中东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阿拉伯国家均在进行民主转型和民主改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伊斯兰教、军人干政和地缘政治因素构成了影响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核心因素。从伊斯兰教与民主转型的关系来看,教俗对立将继续困扰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同时温和伊斯兰力量也将探索伊斯兰特色的民主道路,伊斯兰与民主的关系将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并不断进行调整与重塑。从军人干政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军人干政的消解需要经历从民主启动、民主巩固到民主运转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有赖于宗教与世俗关系经长期磨合互动后而走向正常化。从地缘政治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内部复杂的宗教、教派和族群矛盾,阿拉伯国家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竞争和地区领导权的争夺以及西方大国的军事干涉和民主输出,都加剧了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动荡。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外部势力广泛介入,特别是美、欧、俄等大国的直接插手,作为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重灾区”的叙利亚危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围绕巴沙尔政权去留问题的斗争不断升级并趋于激化。与突尼斯、埃及同属“内生性”的叙国内政治变局已发生“质变”,正在演变为国际和地区势力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0.
梅新育 《南风窗》2012,(8):72-73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出口大国,作为全世界经济大国中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如何开发战乱风险市场?利比亚将提供一个探索的样本。在去年年初以来爆发政治动荡的所有阿拉伯国家中,利比亚无疑最为引人瞩目,因为卡扎菲特立独行变幻  相似文献   

11.
王京烈 《当代世界》2013,(3):39-41,50
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2010年11月,由一个突尼斯大学生之死引起,随后在西亚北非国家引发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如狂潮风暴,襄挟着整个阿拉伯世界,更令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然而,旧政权虽被推翻,几十年累积下的社会痼疾却并未离开;预想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革新并未实现,各种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爆发;地区伊斯兰力量整体崛起,并逐步走向阿拉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反而令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骤然紧张值此轮阿拉伯地区动荡两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以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初,中东各国相继爆发了要求改善民生、进而扩大民主的政治运动,西方媒体将其称为"阿拉伯之春"。然而,这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没有经过"夏润、秋实",便进入了"阿拉伯之冬",引发了中东地区持续两年多且迄今尚未停止的政治动荡,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政治强人穆巴拉克、本·阿里、卡扎菲等如多米诺骨牌般相继倒下,叙利亚至今仍处在内战之中。在这场席  相似文献   

13.
美刊《当代史》2003年2月号刊登了詹姆斯·E.马洪题为《告别华盛顿共识》的文章,认为在拉美实行了12年的“华盛顿共识”的发展路线正遭遇失败:在90年代初短暂的经济改善之后,如今外资不再流入,反而出现净资本流出,社会出现瓦解,非正式的街头政治运动兴起,政治动荡加剧,左翼政治力量上升,作为一个发展战略的“华盛顿共识”  相似文献   

14.
中东革命之后,频繁的分化组合是埃及左翼政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左翼政党的涣散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化,它们在议会和政府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左翼政党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政党制度不够完善,普遍存在领导人专权、政党工具化等问题,并且未能解决政治基础日渐侵蚀的状况。其次,左翼政党在埃及关键议题和主张上前后矛盾的做法使之无法取信民众。再次,左翼政党对穆兄会等政治伊斯兰的错误态度不符合埃及的社会实际。最后,左翼政党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也未能跟上埃及形势的变化。当前埃及左翼政党尚未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未来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佛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格里高利·高斯三世(F.Gregory GauseⅢ)在美刊《外交事务》2011年第4期以《中东研究缘何错失阿拉伯之春:威权主义稳定性的神话》为题撰文指出,美国学者夸大了阿拉伯威权主义政权的稳定性。作者认为,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政权与军队不只是同盟的关系,后者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前者的异己力量;经济自由化改革所产生的贫困、分化、腐败,以及中产阶级的民主要求,共同削弱了阿拉伯威权主义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左翼评论》(New Left Review)是一份具有左翼倾向的理论性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由英国《大学与左翼评论》(Universities arid Left Review)和《新理性者》(The New Reasoner)两家期刊合并而成,其第一任主编为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现住主编为苏珊·沃特金斯(Susan Watkins),截至2015年2月共计出版了91期。《新左翼评论》涉足世界政治、全球经济、国家权力、当代社会理论、历史、哲学、电影、文学、美学等多个研宄领域,并且以其开阔的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艾伯特基金会出版的《新社会》杂志2007年第12期刊登了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责任编辑迪特马尔·迪尔莫泽尔和柏林经济中心主任沃尔夫冈·默克尔撰写的题为《左翼、民主和社会问题》的文章,介绍了1998年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化:左翼相继执政。文章把左翼分为以委内瑞拉左翼为代表的激进平民主义左翼和以巴西左翼为代表的温和左翼两大类型。文章对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和智利四国左翼执政后的民主、安全、福利和社会公正的状况作了比较,一方面承认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肯定温和左翼的做法而批评激进左翼的做法,——这反映了作者的社会民主主义立场。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的趋势是向复合宪法模式发展,其政治发展大都经历了由民主政体到集权政体,再到尝试新的民主政体的发展历程。北非阿拉伯国家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北非阿拉伯特色的自由民主宪政。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又有各自的特点。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的经验教训是:要选择合适的宪法变迁路径,采用综合性宪法变迁模式。其政治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梅新育 《南风窗》2012,(14):62-64
脱离制造业基础奢谈什么"世界办公室",最终只能沦为笑谈;制造业基础没落,相应也就意味着为之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衰亡。不管玛雅人是否将2012年列为世界末日,不管地球是否真的开启了震动模式,在此之前的2011年都已经注定将以"动荡之年"载入史册了:东日本大地震,席卷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动乱,西班牙等欧洲重债国家连续爆发抗议失业、经济紧缩政策的大规模民众示威游行,伦敦骚乱,起源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蔓延到美国各地和世界其它许多通都大邑……这些动荡之所以爆发,关键在  相似文献   

20.
于颖 《当代世界》2013,(3):48-50
肇始于2010年底的中东地区动7荡至今已过去了两个年头。期间,已有四个国家发生了政权更迭。起初,包括阿拉伯知识阶层在内的国际各大智库皆对事态发展持乐观预期,认为它是一场推动该地区向前发展的正向行动,并赐之以“阿拉伯之春”的美称。然而,时隔两年,当事国不仅没有实现其预想的政治稳定与强大、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祥和与开明,反而随着事态向纵深发展,各种矛盾引发的冲突将该地区形势带入到了任何人事先都未曾预料到的动荡}昆乱境地:地区伊斯兰政治力量借机强势崛起,并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