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伊斯兰对当前和未来中东北非政局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张能否代表和引导大多数民众。伊扎布特提出,中东北非抗议的民众不是想要民主,而是想要伊斯兰制度。皮尤调查显示,穆斯林大多数民众欢迎伊斯兰在政治中发挥作用,但这不等于他们完全支持政治伊斯兰的主张,更不等于支持极端主义。穆斯林民众向往民主,但他们对民主的理解不同于西方,所以北非剧变不是西方式的民主革命。剧变没有改变穆斯林对美国和西方的评价。在中东北非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各种政治伊斯兰力量将长期存在,并在体制之内或之外继续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东剧变及其民主政治发展,为伊斯兰主义组织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伊斯兰主义的温和派,特别是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采取谨慎而行之有效的策略,稳健地参与和推动本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此同时,它们的政治战略和指导原则也经历着深刻的重大变化。它们试图重新定位、超越原先的伊斯兰主义属性,向"非神权"的、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容的"公民政党"转变。尽管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但在能够举行相对公正自由选举的条件下,由于在社会中下层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这些组织有可能在本国,乃至中东地区相继上台执政。伊斯兰复兴党已经在制宪议会选举中获胜,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俄罗斯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特别是认为中国在远东地区进行了"人口扩张主义政策"。这些看法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俄媒体的负面报道、俄部分"政治家、经济学家"的煽动,以及俄政府用以转移本国人民对政府的失望。近几年,中俄两国经济贸易量急剧下降,两国民调都表明俄中两国人民需要不断加强联系并积极互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而两国的强大及友好关系必将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总统政治是美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学界相关著述颇多。美国学界对总统政治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制度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同时,由于研究者关注总统政治的角度不同,美国学界对总统政治的研究形成了宪政—法理研究范式、政治(传记)史研究范式、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政治—权力研究范式和认知—心理研究范式等五大研究路径。每一种路径都只抓住了总统政治的一个侧面,唯有注重研究总统个性和制度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统制在美国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日本政治中,选民与政党的关系因利益集团的衰退而尚未固定下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是由于行政改革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决策过程中的议员与官僚的关系甚至有些紧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成型下的外交方向不确定选择也影响到国内政治的变化。因此,持续的政界分化组合引起的政权更替使日本政治乃至政局在一段时间内难以稳定下来。未来的日本政治体制将仍以一个较大的政党为中心组建政权,选民通过政策取向决定自己手中的选票,政党主导决策过程的趋势加强,市民组织型社会也有所发展,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的最重要议题,可以被视为澳大利亚寻求经济转型的国家的主动性努力。澳大利亚的议会制民主政治特征,决定了这一寻求全国共识过程的政治体现是痛楚、挫折和多变。在最近三年多时间里,澳大利亚两位在任的总理及两位在任的反对党领导人,皆因气候变化议题而丧失了执政权或党内领导权;并且还提前举行了一次联邦大选。然而,澳大利亚的气候经济转型会继续前行,并继续会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政策做出调整,体现在调整对里海法律地位的立场,由坚持不分割到有限划分;与他国合作建立里海油气外运管道;加强军事力量,用武力捍卫石油利益;增加经济援助,以期达到笼络沿岸国家目的。这些政策显示了俄罗斯在里海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俄里海能源外交也存在问题: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结合不够;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让邦交国心生畏惧;国内和国际的不确定因素会削弱其能源外交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韩国人的历史观与中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近代民族主义确立的过程,既是反对列强侵略的过程,也是脱离中华秩序的过程。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朝鲜形成强烈的尊明排清意识,从而影响到朝鲜人的历史观,也使近代清政府维持宗藩关系的努力面临种种困难。韩国近代民族史学出现后,以北方史观重新构筑韩国史,批判事大主义,韩国人的历史观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1945年后,韩国的在野史学又在民族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挥,提倡大陆史观。这种无限扩大的韩民族史观,必然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到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在国际学界中颇具代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其战略需求,拉美政治研究在美国兴起。在冷战背景下,由于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与现实政治发展密切联系。美国拉美政治研究的发展表明,其核心争论在于普遍主义范式与相对主义范式的平衡,即拉美国家应追随和复制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还是应打破\"依附论\"观点下的中心外围结构保持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立性。冷战结束以来,拉美国家的现实政治发展表明单一范式效度的有限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拉美政治研究主要回答如何处理拉美地区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尽管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存在价值立场和历史视角的偏见,但其研究经验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德国学界在西藏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德国的涉藏研究表明,德国将西藏看作潜在的政治联盟,纳粹的涉藏活动并没有太多神秘主义内容,希姆莱对西藏有浓厚兴趣,他是纳粹领导层中真正主导第三帝国与西藏关系的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藏在德日关系中起到某种作用。对政治人物涉藏活动的个案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一些政治人物通过自身及其政党的积极活动,西藏问题进入德国政治议程,由此导致了德国在西方的涉藏活动中表现极为突出。德国学者通过在瑞士和印度新生代藏人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揭示了海外藏人在身份认同、宗教信仰、价值诉求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异同,年轻藏人群体内部的分化及其在后达赖喇嘛时代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德国的西藏研究提供了大量新信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但这些研究并未超出西方学者在西藏问题上的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11.
12.
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罪人被确定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之一。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能够有效地克服对未成年犯监禁刑罚的弊端,有利于合理配置未成年犯行刑资源。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刚刚开始,推进试点工作首先应当着力于相关法律的完善,其次,各地在试点工作中还应当选择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Recent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s magnified on college campuses. In the university setting, victim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may encounter numerous agencies (e.g., campus police, local courts, victim advocates) following reporting of victimization. The need for a coordinated community response to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emphasized in recent years, yet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his qualitative, exploratory study examines perceptions of 15 service providers in a recently implemented, campus-based, coordinated community response. Narrative data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dicate that service providers are generally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response, but report a need for increased training and resource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ublic poli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一个显著而令人担忧的特点,是对理论经济学问题的漠不关心,而年轻人尤其如此.鉴于现在对社会立法的热情,情况本来应当与之相反,这使得此种倾向更加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社区     
“社区”一词进入社会学视野,应该源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Gesellschaft)一书的发表。这里“共同体”(Gemeinschaft)一词实际上就是现今广泛探讨的“社区”的前身。在腾尼斯看来,由于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意志的不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生活表现形式:“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的生活是一种亲密的、相互信赖的、排他性的形式,人们之间的联系是以血缘感情和共同意识为纽带;而“社会”却表现为一种相互陌生的生活共同体,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多的呈现出偶然性、理性。“共…  相似文献   

17.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South Korea is not immune from the growth of Islamic radicalism. Although no serious terrorist attack has yet occurred within the country, some worrisome incidents have been reported. Recently, an Indonesian man was arrested on the grounds that he publicly supported the Al Nusra Front, a known Al Qaeda–affiliated terrorist organization, and even attempted to depart for Syria to join the organization. The current study is a response to such an incident. It investigates whether such an incident is an isolated exception or a harbinger of the Islamic radicalization process within South Korea,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Muslim immigrant community. The current study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Indonesian immigrant community within South Korea but also investigates other Muslim communities when needed, as Muslim immigrant communities are often intermingled and share similar features. The study found some worrisome developments of Islamic radicalization within the Indonesian immigrant community in particular and the Muslim immigrant community in general. Using the enculturation stress model, the current study explains that such Islamic radicalization is a pathway of the collective response to cultural adaptation stress that most Indonesian and other Muslim immigrants face within South Korea. To conduct the study, ethnographic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used. Indonesian immigrants, their Korean spouses, civilian activists, civilian aid workers, government officials, police officers, immigrant agency officials, and security officials were contacted and interviewed. Each interview lasted between approximately one and four hour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norms in the foreign policy making of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states in the 2000s. It deconstructs the normative foundations of the so-called ‘Atlanticist’ orientation of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states, going beyond the standard ‘neorealist’ notion whereupon strategic and security concerns lead small states to align with superpowers. The case studies of the Czech and Slovak republics demonstrate that norms, such as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have an autonomous and traceable effect on state behaviour. More specifically, we argue that norms have translated themselves into policy outcomes via the agency of influential ‘norm entrepreneurs’, such as ex-dissidents and their associates.  相似文献   

20.
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推动下,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开展两年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果,作为新生事物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社区青少年工作开展的现状及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的情况进行调查,笔者感到要把上海市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推向纵深,建立起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长效机制,对社区青少年工作进行立法,使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