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及两岸经贸关系前景评析刘映仙80年代后半期,随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和政治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当局开始调整其僵硬的大陆经贸政策,逐渐放宽了两岸经贸交流。进入90年代,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整和“政策立法”。目前,...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两岸关系仍处在一种“冷和”状态。从近十年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矛盾纠结来看,之所以造成两岸政治关系今日此种僵局,其最主要原因莫若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拙文仅从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中有关“一个中国”问题的态度这一方面入手,通过...  相似文献   

3.
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化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月24日,钱其琛副总理在纪念江泽民总书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上指出:“两岸双方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愿意听取台湾各界人士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共谋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钱副总理这一讲话,充分反映出祖国大陆为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所做出的持续努力,再度引起了海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应当说,在目前两岸关系仍陷于政治僵局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具体模式与内容,对于推动新世纪初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随着民进党“台独”政权垮台、国民党重新执政,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领导人高瞻远瞩,充分把握由此而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共同努力,迅速打开了冰封10多年的两岸政治僵局.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稳定发展的正常轨道。在实现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国共交流机制的建立与功能的发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未来,在实现两岸整合的伟大工程中,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好这一机制和平台的作用,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巩固和促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两岸同胞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岸被人为地隔绝。70年代末,祖国大陆率先提出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简称“三通”)的政策主张,此后,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20多年来两岸问的经贸、文化、人员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台湾当局的阻挠下,两岸间的直接“三通”一直难以真正实现。随着岛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面临直接“三通”的内外压力愈来愈大,但在意识形态的束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下,却一直不愿对“三通”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以致“三通”  相似文献   

6.
尽管现阶段有关两岸经贸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均为单方制定,但30年来两岸经贸交往仍取得长足发展.这主要源于两岸经济自身的规律。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主流,其中最直接的着力点就是继续深化和扩大两岸经贸的交流与合作。作者认为,分三步走逐步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制度性安排应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决论”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自决论”的理论透视鼓心安自1979年中国共产党大幅度调整对台政策,并提出“一国两制”的政治整合方案以来,台湾海峡形势趋向缓和。在两岸民间交往交流呼声的压力下,台湾当局有限度地解除了部分禁令,两岸民间交往日盛,经贸往来热络,政治层面也以民间形式促...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大陆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出于政治利益考虑,台湾当局经常以所谓“台湾安全”为由,推出各种紧缩性政策措施,企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向前发展。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一直采取各种名目的限制措施,其中对大陆经贸热进行过7次明显的“降温”行动。本文拟对台湾当局的这些“降温”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观察两岸政治僵局的原因,两岸执政者的理念背景和两岸舆论界所形成的观念形态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又是常常因为政治主张的公开对抗局面而被忽略的一个潜流因素。 两岸不能马上实现国家统一,不能以适当的政治关系形态进入积极互动的状态,甚至不能展开作为打破政治僵局第一步的和平谈判,其原因究竟是在于两岸执政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朱磊  祝斌 《台湾研究》2007,(1):6-10
2006年,台湾经济发展态势呈“外热内冷”格局,全年经济预计增长4.4%,在“四小龙”中最低。两岸经贸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调整仍步履蹒跚。展望2007年,两岸经贸将继续扮演带动台湾经济的重要角色,台湾经济将可维持4%左右的中低速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经贸联系在两岸政治冲突中的化解作用刍议修春萍*去年六月以来,两岸关系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由于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无法达成妥协,80年代后迅速热络起来的两岸关系由此陷入了僵局。在僵持的特定环境中,两岸间业已存在的许多政治歧见和种种差异被凸显了出...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96年台海危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转折点,两岸之间从此结束了一段具有共同接触、协商基础与双方关系持续改善的时期,进入一个政治上更加对立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从相对积极走向保守消极,加强管制从此成为其大陆政策的主轴。不过,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巨大的经济利益下,1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仍取得重大成就,两岸产业分工格局出现全新的变化。然而,不可否认,“95—96年台海危机”后,由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恶化与两岸两会接触的中断,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目标尚未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未能建立,两岸直航未能实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呈现出一种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背离的反常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加速发展,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由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与巩固,传统安全因素即政治与军事对于两岸关系的威胁逐渐淡化,但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如跨境犯罪、传染疫病、重大事故、恐怖主义等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上升。两岸应当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合作,强化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和控制能力,优先解决和防范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两岸关系的重大冲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14.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3):14-17
两会复谈为日后的协商奠定了新模式,即根据不同的议题,由不同的主管官员谈判,但都会套上海基会或海协会的名义。换句话说,海基会与海协会这次只是搭建两岸复谈的舞台,实际出面谈判的,其实是两岸官员,业者将居二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继续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非凡,实现两岸“三通”成为两岸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  相似文献   

17.
试析香港在两岸互动关系中的中介角色王艳萍九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交流日趋热络,此起彼伏的各种“投资热”、“旅游热”、“贸易热”连接了两岸人民的同胞情,两岸关系在互动中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僵硬的“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交流只能以间接...  相似文献   

18.
彭莉 《台湾研究》2009,(2):42-47
1949年以来,随着岛内外政经局势的不断变化,台湾当局有关两岸经贸关系的主流法理结构历经了以绝对主观主义为主导向相对主观主义为主导的嬗变。两岸经贸交流也由“法律上的绝对不可能”渐次转变为“有限制的法律上的可能”。本文拟就近60年来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立法”演进进程作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深化发展,台湾当局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贸政策,对两岸经贸合作带来了影响。与此同时,大陆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和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也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当前,在全球经济变革和两岸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新的“蜕变”期,亟需创新两岸经贸合作模式,选择更具前瞻性的产业对接路径,增加两岸经贸合作的受惠幅度,不断筑牢经济利益联结纽带,拓展两岸经贸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彭维学 《台湾研究》2006,(6):29-32,40
1996年以来的10年,两岸围绕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大陆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格局。两岸政治关系震荡倒退,两岸经贸关系更加密切,“政冷经热”、“官冷民热”的矛盾更加突出。总体上,有利于“反独促和”的积极因素显著增强,“反独遏独”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两岸关系总体上朝有利于大陆的方向发展。回顾过去10年来两岸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因素的变化,对于预估两岸关系走势、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