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而不断丰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实现"文化自强"的目标给公交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标志,与业务发展并驾齐驱.因此,在新时期提高对公交企业文化的认识,更加重视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一、加强公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前提.那么,为什么要在当前形势下要大力加强公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公交企业文化建设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建设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出了更现实、更迫切的要求;其中,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培养企业员工共同价值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作用愈发突显,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公交企业新时期的新课题、新目标、新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经济在攀升时,人们的生活、工作也驶入了不断提速的高速轨道中,不断刷新着各种关于速度、时间、数量、规模的纪录。但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快文化在给人类带来速度快感的同时,也严重侵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另一种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慢文化"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慢文化作为一种科学有益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方式,不仅在多个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着积极影响,而且能够让人们更加充分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是当代世界政治的重要背景之一。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初心是希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关怀人类的整体命运。这样的态度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人本文化,而人本文化与西方主流的"超人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人工智能的特点是汇集众智,而这一点恰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在西方超人文化的主导下,人工智能的技术鸿沟将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丧失比较优势,难以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出现被"永久边缘化"的风险。相比而言,中国的独特优势使得中国能够在完善国内共同体的同时,关怀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超人文化将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裂痕,甚至将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排斥在外。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类,还关注作为整体中个体的能动性。这种与超人思想截然不同的理念,将弥合"文明的冲突",创造和谐的世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5.
后冷战时代中国政治领导层所阐述的文明观,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倡导以平等、包容的精神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各种古老文明汲取当代人类所需的智慧;第二,赋予中国传统"和"的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和谐共存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在当代,体现在物质文化、社会行为等层面上的文明交流和共享,与文化身份和认同意识的多样性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旨在确立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和秩序理念,它根源于当今人类的现实处境,同时包含着面向未来的"人类共处之道"。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北京老舍文化研究会"会员大会上,老舍先生之子舒乙说,老舍作为上世纪的中国文学巨匠,已经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使用和用好这张名片,是考验当代社会文化建设者素质的问题. 舒乙先生这句话应该对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北京的工作有启示.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虽然人类因地域、民族等不同,导致了相应的文化属性各异,但若从文化是人类文明衍生物的角度去看,则人类原始文明的基本相同,便导致全球人类文化方面在本质属性上的一致.比如,都会以音乐、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去抒情等. 说起文化,很多人会貌似明白,实则混沌,因为,我们实在说不清在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内的文化,和在物质文明建设范畴内的文化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分别.比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等.文明越接近当代,文化对于物质进步的渗透就越发散和宽泛、深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在社会协调、稳定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产阶层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地位,却普遍存在政治冷漠、"集体出逃"等现象,并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中,文化认同是影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关键变量,因而应通过对我国中产阶层价值观、政治身份文化、政治参与文化和政治社团文化的重建,实现其政治认同意识的重塑。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吴杰:北京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大国的首都、正在建设的世界城市,以及闻名遐迩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承载着"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重任,发展文化产业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要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这为首都的民营企业投入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冯枝萍 《法制博览》2013,(10):309+308
当前,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认识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把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好,已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先后提出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人类发展共同体、人类人文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五个共同体"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更为全面的理论架构,实现了"社会理想—治理理念—科学理论"的三段式发展.从"五个共同体"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科学理论抽象性、系统性的基本特征,建立在明确的判断、正确的推理和实践证明基础之上,构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推动.同样,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也是由这个企业的文化来推动的.企业文化属于一种亚文化.有专家总结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就是"观念加作风".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透过现象看本质,归根结底最深层的是企业的理念、价值观、制度等文化因素的竞争.而文化竞争的背后,又是企业家文化创新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我党执政理念中的应有之意,但直到1978年我国仍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变我国普遍贫困的局面。此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收入差距也明显拉大。过去我们曾错误地把收入差距拉大视为"成长中的烦恼",认为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之后这种差距会自然回落,结果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分化,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共享发展既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肖能文 《当代世界》2021,(11):10-15
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与人类福祉紧密相关.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衣物、药物和生产生活原料,有助于调节气候、控制洪水和疾病,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养分循环以及提供与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相关的服务等.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倡议,向世界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指明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向,强调中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守护万物共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会议还通过了《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面对新形势,各国亟须团结合作,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促进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目标之一。根据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同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西方环境伦理,即人类中心主义、感知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儒家经典文化中存在丰富的生态思想,既有表现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容,也有表达动物福祉、生态系统和"天人合一"整体融合的内容,基本属于弱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是经过改良的儒家思想能够极大地促进传统思想发生转变,从而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巨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随实践发展而适时作出调整的,从党的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哪些变化?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文化逻辑及对“中国梦”的三重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亮 《国际展望》2014,(1):55-67
面对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的现状,西方学者惯于用权力转移理论的"大而必霸"逻辑设定来探讨中国崛起可能导致的大国间权力再分配,以及由于国际体系中公共财富的再分配所引起的大国冲突,甚至是霸权争夺战。然而,这一理论假设更多是从系统层次即中国崛起的外部国际格局的分析所得出,缺乏对决定中国国际行为的内在逻辑起点——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以"和"为精髓的儒家文明及对其有所扬弃和重塑的"和谐"理念一方面昭示了中国数千年崇尚"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非权宜之计的逻辑起点。因此,中国在承认大国间存在战略竞争的同时提出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实现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与互惠互利。这实际上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一贯立场的体现,更是中国崇尚"以和为贵"文化传统的现代重塑。同时,它还承载着契合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梦"的对外解读,及营造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并向世界推介"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文化的最主要因素,网络做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革,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对文化传承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是以网络为例,通过探究该问题解决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今后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从理念和实践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不久,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观",既赋予"上海精神"新内涵,为上合组织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又深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构建发展共同体。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世界经济遭遇贸易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的关系,就成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定位的关键问题。尽管与目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是希望将人类社会纳入某种合理的秩序当中,但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当代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本质是在美国霸权基础上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它是帝国权力、资本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以"普世价值"为名)的混合体。这种中心—边缘范式的全球化必然是不均衡与不公平的全球化,也是瓦解地方知识与道德秩序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带给人类的,除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必然伴随着中心对边缘的压迫、资本无序扩张的混乱以及边缘地区文化的灭绝与道德的解体。当代世界的失范尤其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边缘地区的混乱,正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弊端的集中体现。而恰恰是认识到了这种弊端,并力图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公正、不道德的弊端,才有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体理念。这一理念真正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超越,而且在权力、市场与文化三个维度上对人类既有的全球化体系进行了重大的重建,而"一带一路"正是这一伟大实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