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瑜 《当代世界》2023,(12):61-66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伴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反映时代问题、回应时代呼声、引领时代潮流,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提供重要遵循,也为破解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坚持和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关系。综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哲学发展史,没有一种哲学真正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它的重要起点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多个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行了完整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自然观表现为人与自然的根本性分离和人与自然内在价值的高低区分,并最终导致了异化生产、异化消费的后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以控制自然、异化生产、异化消费为核心概念构建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生态学批判,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真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它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体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类主体性与自然先在性相协调、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共产主义社会两大"和解"等观点。在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中,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关乎地球系统健康稳定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围绕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而伴随的改革、协调、合作与竞争也在同步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演进,以南北格局为特征的全球环境治理主体也出现了新的复杂变化,多个利益攸关方在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秉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全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角色.在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背景下,中国需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环境合作中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在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中,“荒原”代表一个追寻的开端——追寻一种存在。只有从这里方才能够赋予人类存在的一切意义。在苦心追寻之后,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艾略特不仅发现了关于人类生命的意义,也同样找到了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玉如 《工会博览》2009,(3):109-1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灾难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媒介已成为社会有机体良性运作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正确的传播策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社会和公众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9.
消费异化与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自身本质的异化,人类只有从个体本位向类本位转变,即向更高的第三形态的自觉“类主体本位”发展,规范人的发展方向,抑制人的无度欲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异化与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23,(1):24-41+153-15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的背景下,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大力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进程中,中国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应通过加快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转型,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平衡大国绿色转型中的竞合关系,通过参与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公共产品供给,引领建设全球法治体系,塑造生态文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丁大海 《工会博览》2010,(4):135-135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个思想的世界观基础就是中国古代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它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而这种整体论哲学思想也通常被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实践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性实践,也是人的生态伦理实践。生态实践的道德要求不仅指向自然价值的伦理认同,更需要自律性的生态诚信。生态诚信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道德自我的生态重塑及其对象性实现。生态实践的伦理辩证法是对象性的自然价值认同与内在的生态诚信观的实践性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虐待动物、伤害动物的事件频频发生,对动物的保护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动物福利立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面对法律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不足,动物福利立法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动物。动物福利立法不仅体现了法律在保护动物问题上的健全,还体现了法律对生态文明的促进。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要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都要发挥自己的特定作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合力。我们企业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正确理解建设和谐社会及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0,(8)
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都需要直面这样的一个话题:它不仅涉及到植树种草,更多是一种政府职能的定位和合理化管理的话题。 管理问题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思考。一是中央各个部门之间在职能以及管理范围上如何协调的问题。二是行业如何实现有效管理的问题。三是行业管理部门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孙丽 《工会博览》2009,(6):154-156
宗教旅游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在当前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下,我们探析宗教生态观能够唤起人们的思考,使人们从心灵深处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从挖掘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所蕴涵的生态观入手,并进而分析宗教生态观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些玄妙而深邃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张云飞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那么,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博士。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日,自然再生产能力逐渐成为生产力进步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中妨碍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成分日显。社会根本矛盾正在由生产效率与经济公平的矛盾变为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矛盾。生态问题是公众性问题,绿色发展要替代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把省视焦点由资源存量转移到生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涵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上层建筑,解放利于自然生息和人民幸福的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建设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因此,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切实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天人调谐说是文明早期人类对自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求,阐发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理想,对于当代人们扭转工业文明发展对自然的悖离,理性地、合理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继承、升华先哲关于天人调谐的理想,有助于我们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实现文明的自觉发展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