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王小广 《南风窗》2012,(24):72-73
加快城镇化发展,不是继续搞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而是必须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加快人口城镇化、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柱,加快实质性的城镇化发展是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过去30年重在工业化,以工业化为核心,未来10~20年应重在城镇化,重在工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结合,通过大幅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来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但加快城  相似文献   

2.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34-37
收入的提高与美好生活的实现仍然不是同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为了人"还是"人为了经济发展"之间真正做出抉择,并据此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中国的"天问",它戳中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和内心痛处。幸福感是有的,但不幸福的感觉同样弥漫。如果说,幸福是一种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强拆农民住宅、随意征收农民宅基地、肆意征占农民土地等损害农民财产权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危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摒弃土地财政、改革国民财产分配体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性财产稳定增长机制等路径入手,稳步推进,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国城镇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从发展方向看,中国特色城镇化应当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的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更应该是在利益合理分配基础上实现"以人为本"的质量型城镇化;从发展路径看,中国特色城镇化应以独特的产业支撑城镇化,以真正的市民化推进城镇化,以全面的制度创新保障城镇化,以城镇集群引领城镇化,最终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有可能显著影响其政治发展的改革。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改革之一是社区的发展。作为社区前身的居民委员会是地方政府附属物 ,而不是代表其居民的组织。随着经济改革引发的国有企业重组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来接管传统上由单位履行的社会福利功能。因此 ,经过挑选的全国实验社区在健康、教育和再就业服务方面被赋予了新的职责。社区建设还处于实验阶段 ,但是 ,如果这种结构在全国推广 ,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社区受到地方政府控制 ,但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将有助于它与社区居民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 ,将会促进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较长历史时期看,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的功能定位无疑更加具有"目的"的意蕴。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了革命而革命,也不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但是,由于社会革命的进展程度、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公正的实现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并决定着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使得一段时间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公正主要是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手段。目前,中国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功能定位的历史性飞跃,即从侧重"手段"跃进到侧重"目的"。  相似文献   

7.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3):36-38
如果在新一轮的城镇化中,仍然沿续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房地产开发为支柱,强制农民走城镇化的老路,重蹈覆辙,其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将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相似文献   

8.
刘仰  冯国伟 《法制博览》2008,(12):43-43
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很多自杀者。从人口比例来说,中国并不是自杀比例最高的,这应该同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有关。我从来都认为,自杀是一种懦弱。如果要反抗什么东西,直接反抗才像个英雄,自杀只是逃避,不值得向社会提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房地产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井喷,房价也不甘寂寞,飞速增长。本文从国家与社会视角下,分析了高房价的原因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媒体     
《南风窗》2016,(8)
正01从重庆看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英《经济学人》3月26日近年来,中国有2.5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为历史之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政府希望这些外来劳工能够成为振兴经济的重要力量。外来务工人员除了在工厂挥洒汗水外,他们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力量,具备拉动中国内需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寻求办法,希望能够帮助这一群体改变命运。重庆是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试验地。尽管重庆仅是直辖市,但其面积相当于整个苏格兰地区。为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通过新能源获取技术优势的重视不是奥巴马时代才有的,但不见得是要通过新能源来拖垮别的国家。中国之所以做新能源不是为了国家形象,不是为了让外国人高兴,更不应是为了抵挡外国的贸易制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发展新能源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其经济刺激计划中,涉及新能源的部分高达500亿美元。其中100亿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为新能源并入(火)电网创造物质条件,其余400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
正在中国已经走向富强的今天,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重要,它不能拖后腿,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上显示出来。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把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视为是在"社会舞台"上的一种真实演出;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则把商品"对社会生活的殖民化"视为是一种景观。我们可以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以及出国旅游的中国人那儿,看到很多非常熟悉—准确地说已经熟悉到麻木—的景观,那是人们的真实演出。一:中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的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2,(4):90-92
打工文化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它来源于现实,致力于参与社会,改变那些现存的社会不公正,它所指向的未来是一个更公正的社会,一个劳动者享有人的尊严、劳动的价值得到合理体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田磊 《南风窗》2012,(20):2-2
##正##过去的两周里,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所引发的中国社会内部一连串反应,越来越超乎很多人的意料。对这场对外示威的群众运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方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烈义愤,同时呼吁国内民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而由此引起的各种争议性解读,成为观察中国社会的宝贵契机。在这个政治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算得上是一场难能可贵的政治参与景观。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达,让游行中出现的种种细节迅速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人的包容精神自古有之,并非始于今日.自古以来,外来人口或外地人所占比重很大,本土人士所占比例是很低的,以清末民初为例,北京常住人口中,"最地道"的"老北京"不足30%或更低.这些"最地道的"北京人,泛指"八旗"或其他久居京城五代以上的人,而这种人在北京今天不是很多. 北京人与其他城市、地区的人一样,都有不同程度的"本土意识",但北京人则少有"排外"的思想.不排外、不歧视,既表现出北京人的包容,也表现出北京人的智慧. 经济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历史上北京从元代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但从来不是经济中心.不是经济中心,并不意味着北京没有经济生活和经济形态.北京历史上发达的、内容丰富的商业、服务业就印证了这种观点.而历史上北京的商业、服务业的主办者、经营商,尤其是那些驰名海内外的"老字号",几乎没有北京人涉足,这种"谦让",体现了北京人的明智.  相似文献   

16.
社会权利的最新发展表明,当代中国农民的权利发展并没有遵循公民权利发展的经典序列;农民的社会权利也不是他们自下而上"争来"的,而是决策者自上而下"给予"的。这种被动实现的社会权利有助于强化中央的权威,但其对于基层社会的"维稳"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决策者应利用中央权威得到强化这一"时间窗口",适时推动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2,(15):2-2
"官(政府)富民穷"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阻碍因素。到现在,酝酿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举国期待中仍未出台。而即使出台,且能发挥作用,对"官富民穷"的局面冲击也不会太大。毕竟,它另有发生逻辑。一是"国有"的资源、资产,其收益一直很难实际地体现为"全民所有",很多半路被"官有"、"官商所有"给截了。人们组成社会共同生活,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应该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成立政府来治理,不是为了把这些自然和社会资源拿给抽象的"国家"和由他们纳税供养的政府占有,而是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并根据权利标准,最合理地在所有人中分配。  相似文献   

18.
伽师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六十载扶贫开发的艰辛之路。在这六十年的峥嵘岁月里,伽师县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经过六十年伽师县各族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以及上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扶贫帮困,使伽师县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城乡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扶贫开发工作十分复杂,任务艰巨,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散文家陈之藩说过这样的话:“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可以培养出一点点文化。”可见文化的可贵与难得,品牌的文化同样如此。对于品牌和文化,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说,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城市在挖地铁、修高铁,我国正处在高资源消耗阶段。这更需要我们用品牌的塑造和文化的修炼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从经济大国成长为文化与经济强国。可见品牌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有多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20.
张亚中 《法制博览》2009,(18):30-31
很多人听到“小国崛起”这四个字,总是会心一笑,然后问,不是只有“大国崛起”吗?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大国由于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要崛起不是件困难的事。换句话说,大国本来就应该崛起,即使在国家发展上走错路,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小国人口少、面积小、资源稀,崛起所付出的努力绝非大国可比,更何况,对小国而言,如果没有好的方向与策略,轻则永远寄人篱下,重则亡国灭种。或许,还可以想想,很多历史上的“大国”,不都是由“小国”开始的吗?从这些角度看,“小国崛起”不是更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