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 "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政治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挑战,构筑超越"左"与"右"的新激进政治框架.其主张是:  相似文献   

2.
哈里.克里弗撰写的导论阐述了《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在主体性方面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重新解读。内格里认为,资本与劳动这两个被一方统治另一方的力量锁在一起的主体,从来都不是无足轻重的两个历史主体,每一方都有行动的力量,都有可能在阶级斗争中掌握主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学以学院化的学者为主体,以一种标榜"中立"的立场,运用"文献学"研究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解读模式,这种模式创造了超越意识形态界限、以马克思文本为本位和一种对排除恩格斯的马克思文本(特别是未完成的文本)崇拜的神话,同时也使西方马克思学以自身的问题而"终结"。要穿越西方马克思学神话,走向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必须确立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独特的问题域,自觉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方法论体系,把学术研究与政治需要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文本的内在语境与当前现实文本的实践语境互文本阅读,同时,积极开展马克思学研究的国际对话。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哲学讨论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以及对自由主义的理解的变化,这一经典命题亦需重新探讨。剑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相关成果,特别是对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发现与回应,构成了从洛克式自由主义关注自然法到哲学激进主义(功利主义)强调"第二自然"的历史语境。正是在市民社会解剖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意义上,马克思通过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而开创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阐明了自由主义理论在"自由"和"自然"的问题上的逻辑背反,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对抗性历史本质,实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科学批判和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5.
正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必须要解决现代性问题,而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建构和生成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当代中国解决现代性问题,既要克服西方现代性的弊端,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性中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因素和肯定成果,找到立足中国、扬弃西方现代性的路径;要正确回答和处理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需要屏弃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建构中国特色现代性,需要找到西方现代性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劳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有手段和目的两重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面揭示劳动的两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经典理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劳动范畴和劳动价值论一直是在经济学的范畴内进行解读的.马克思关于"劳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和生活的乐趣"的思想被悬置在劳动价值论的思想体系以外,这是当今社会工具理性盛行、人的发展严重滞后等"现代病"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劳动的手段意义是永恒的,劳动的目的价值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是使劳动的手段意义向其目的价值过渡的历史时期.因此,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还要逐步实现对劳动本身的占有.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研究》2002,(3):150-150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书对于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主要理论及其流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本书主要的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突破了思想史的传统写作方法,在几个大的历史分期的基础上,以政治思想本身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从而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一些主要的问题在内容上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其次是完全立足于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对于各种政治理论的介绍力求客观公正。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国内外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学本身的产生与发展也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本书对于政治思想的研究者和学生具有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对"理论"的界定过于狭窄,将理论与中国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努力颇为不足,而且形式主义和执迷于搬运西方理论的倾向相当严重。在国际政治研究中,不可迷信和滥用科学主义方法,倚重历史—哲理思考以及文学透视的传统方法仍然应当是首要依靠。世界观和思想方法中的经典现实主义成分非常重要,但须正视现实主义在学理、思想方法甚而价值取向上的弱点,用适当的非现实主义成分予以纠正和补充。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生成必须借助中国现代传统、中国前现代传统和西方思想这三类资源,其中,中国现代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阶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整体,至少涉及阶级形成、阶级划分、阶级结构、阶级斗争、阶级解放和阶级分析六个方面内容。西方一些学者从基本概念层面、政治实践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质疑马克思阶级理论,但马克思阶级理论并没有被"证伪",我们要坚持其科学性,有效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两条思想脉络:其一是启蒙思想,推崇理性和进步,并强调生产力的增长;其二则是浪漫主义思想,主要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以恩格斯和第二国际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通常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启蒙因素,而忽视马克思思想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探讨马克思思想中的这两条思想脉络,并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创造性劳动和人性需求的观点,以及这种思想对当前生态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世界历史发展进入了现代性全面展开的时期,东方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困境和现代社会问题。如何摆脱现代困境、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是当前人们思考和探索的重中之重。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在研究自身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汲取以往人类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因为历史从来没有一个预定的发展轨道,也没有一个必然目标,而"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人类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在前人所留下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历史  相似文献   

12.
和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一样,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Negri)也是以重读马克思的著作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的。在马克思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法则的强调之外,内格里重新探讨了马克思在社会主体方面的理论贡献,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有着两种主体性的社会体制,其中一个主体(资本)通过强迫劳动和强迫剩余劳动支配另一个主体(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衍生物,而是一种真正对立的主体,它能够通过自己的斗争打破资本的逻辑和资本的统治,建立一种新社会。对工人阶级主体性的探讨是内格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他的这一研究也是跟当代意大利的政治生活紧密相连的,意大利的区域政治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都为其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作为内格里的代表作,为我们提供了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出发点,有助于我们对内格里后来思想发展的认识。这里编发的是《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的英文版由吉姆.弗莱明撰写的前言和由三位译者哈里.克利弗、迈克尔.瑞安和毛里齐奥.维亚诺分别撰写的导论部分,希望有助于国内对内格里思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次访谈主要交流和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英国左翼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塞耶斯教授对《马克思与哲学书评》《激进哲学》和"社会主义工人党"等英国较有影响力的左翼期刊和组织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二,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系.塞耶斯教授提出英美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在历史传统和学术方法上存在区别,这导致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不同.第三,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未来.塞耶斯教授从英国的历史和思想传统出发分析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对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左翼政治造成的挑战表示担忧.第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塞耶斯教授强调要客观看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并高度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创立的科学发展观,在积极借鉴西方发展观的有益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西方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这表现在:其一,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而且以其人民性而在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其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经济增长论,而且以其系统性而在发展内涵和发展方法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其三,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以其和谐性而在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上超越了西方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实质是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这次转变与西方的现代化不同,它一方面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颇为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另一方面又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进程中又恰逢西方现代化的危机及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总结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
石勇 《南风窗》2012,(24):38-39
今天考验中共回应挑战能力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按改革的既有预设继续推进,回应人民对于民主政治下的政治参与的迫切诉求。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回应所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能力。对执政党来说,这最直接地反映着执政能力。中共十八大的一个背景,正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坦言的,是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回应这些挑战,构成了党内和民众的巨大期待。从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共在对各种挑战的回应中发展壮大。这一"精神谱系"接续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当代日本知识界对东亚共同体的再思考与再出发加以回溯与整理。日本的东亚观曾经被国家至上的军国主义者所滥用,当代东亚共同体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东亚人民对战前"大东亚共荣圈"的疑虑和批判。如何在思想上超越历史,便成为当代东亚论者不可回避的挑战。本文以日本的"东亚"论述为轴线,叙述了从响应中日战争爆发的东亚协同体主张、顺应近卫声明的"大东亚共荣圈"政策至战后受区域化与全球化影响而复兴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从中发现日本学界呈现出一种"超国家"的倾向,不论是出于现实政策的需要抑或政治思想的推导,他们皆不满足于单一国家的政治体制,而经常提倡多国与跨域合作。文中并以平野健一郎的东亚论述,作为超越日本不正常国家困境的一个显例。  相似文献   

18.
萧武 《南风窗》2011,(22):54-55
以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本身是学习和效仿西方文明的结果,从政治制度到社会文化、经济增长等各个层面而言,本身并不对西方文明传统构成挑战。中国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并不与西方完全相同,从而构成了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多年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发展演变日趋复杂,呈现出政治力量碎片化、"右强左弱"、素人强人受捧、思想交锋加剧、政党博弈混乱等阶段性特征。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社会问题矛盾加剧、西方民主深陷困境、传统政党功能弱化以及国家政治干预增强等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产生上述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展望未来,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与政党发展的困境可以预期,新老政党力量此消彼长难以避免,能否妥善处理保守与创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直接决定其政党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理念。我们理应通过将其置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和马克思唯物史观对西方现代性文化逻辑的超越的双重视域来领悟它。西方发达国家的近现代化运动将自由和德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理念与文化活动的主旋律,结果却导致总体性的发展悖论;同时,以"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