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世界革命战略重新定位,使之成了苏联利益的附属物.他强调只有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能保障苏联的长治久安;强调苏联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在实践中,斯大林也时刻不忘世界革命这一大目标,影响了苏联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不利于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红色教授学院作为苏联第一所新型的高等学校,是十月革命后"文化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在培养政治上可靠、理论上过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人才和知识分子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苏联红色教授学院这种新型高等学校模式,也陆续被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能否把握住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列宁在帝国主义危机加剧、世界大战爆发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论"等革命理论,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坚持统一战线;把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判断不够准确,应对冷战的战略和策略出现了偏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估计不足,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共运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革命的低潮。其中1923-1939年的一次革命低潮与当前国际共运的低潮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只在苏联一国取得了胜利,欧洲其它国家的革命都相继遭到失败,世界革命的进程被大大廷缓了,整个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形势。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列宁和斯大林毅然实行了从唤起世界革命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战略转变,在苏联一国掀起了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农民,采取正确的联合策略,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关键。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三个不同时期,对农民的认识不同,采取的联合策略也不一样。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俄国的农民分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无产阶级应该联合下等户和中等户,反对上等户;国内战争时期,列宁认为农村居民分为贫苦农民、中农和富农,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贫苦农民,还要和不剥削人的中农结成联盟,镇压富农的反抗;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农民已经中农化,即小资产阶级化了,无产阶级与农民主要应结成经济联盟。  相似文献   

6.
现在谈起苏联的建立,人们往往认为就是“阿芙乐尔”号炮声一响,革命军队攻占冬宫那么简单。实际上,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是在经历了长达近3年的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战争的考验后才取得的。这场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列宁在1921年10月14日撰写的、《真理报》10月18日发表的《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世界历史意义。他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十月革命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个伟大的日子离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 历史证明确实是这样。在今天当我们纪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资产阶级代替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封建贵族势力,成为新时代革命的首要对象。而无产阶级则取代了过去资产阶级的地位,成为新时代的中心和主导阶级,代表了革命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世界革命也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过渡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俄共关于十月革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将迎来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日。2007年4月2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作出了《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的决议(载于2007年4月11日俄共网站:www·cprf·ru),其中对十月革命的意义及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评价,并对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作出了具体部署。下面将俄共中央主席团决议中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部分摘译如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发生了一件成为世界历史转折点的事件。革命在俄国取得了胜利,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思…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7日,《苏维埃俄罗斯根》刊登了俄罗斯哲学副博士鲁斯捷姆.瓦希托夫撰写的《布尔什维克是伟大俄罗斯的建设者》一文,以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该文以历史分析为基础,认为十月革命是国际主义的社会主义和俄罗斯民族的自我拯救、强大的辩证统一。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给苏联的内外政策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对内问题上,他提出了改革和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纲领;在对外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正如戈尔巴乔夫所说,"世界上的新问题不能按照过去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了。"核时代要求克服对现实世界理解的陈旧模式,制定适合于时代的崭新的政治思维,用新的态度和新的方法解决国际问题。如果说改革是苏联经济生活的革命的话,那末,新的政治思维是苏联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和国际问题上同以往形成的观念的决裂,也是在观念上的革命。新思维固然是苏联国内经济改革推动的结果,是为国内的进步发展创造正常的国际条件,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新思维也是"对当代世界的现实深刻思考的结果。"这种经过痛苦思考产生的新思维同以往苏联的理论概念有着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2.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提出的外交政策新思维,不仅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震动,而且也带来联邦德国同苏联关系的显著变化。曾几何时,由于西德政府不顾苏联再三反对,坚持在西德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引起苏联方面的强烈反应;又由于科尔总理失言,把苏联领导人某些作为同纳粹分子戈培尔相比,使苏联几乎中断了两国间全部官方交往。而自1987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地出现拼弃前嫌、着眼未来、加强实际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也异常频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西德总统对莫斯科的访问和今年1月苏联外长对波恩的访问。在新近这次访问中,两国不仅一致表示要赋予两国关系以"新的质量",而且还在两国外长和负责官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西德来说只同少数友好国家才有的定期政治磋商制度。两国还延长了双边经济合作协定,使其有效期延伸到21世纪。苏联外长表示,要用"新思维"对两国过去的交往作出"新的解释",西德外长也强调,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起点,其影响之深远,为世人所公认.然而,对这场革命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据和世界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至今仍歧见纷呈.本文试图通过对近百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回顾与总结,提出一点看法. 一、20世纪历史运动的本质与十月革命的方位对十月革命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运动本质的判断,所以对20世纪历史运动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乃是确定十月革命历史方位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那么,列宁主义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与列宁主义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怎样的联系?为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项佐涛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欧洲无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他们也尝试罢工、起义,但意大利乃至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胜利与失败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促使葛兰西思考以往革命失败的教训和未来革命成功的策略。葛兰西从东西方社会结构出发指出,由于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东方社会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而西方社会在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市民社会,因此,在西方社会应该采取不同于东方的革命策略,要在市民社会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获取文化领导权的前提是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获取其"自愿"同意,从而形成一个没有内部矛盾的历史集团,达成"集体意志",以对抗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如果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今天重新审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尤其是采取阵地战的策略获取文化领导权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苏联为世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崛起、争霸、危机、改革和解体的历史悲喜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的组建、发展及解体与其实行的独特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在十月革命后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苏联能够成功组建并维持近70年,自有其值得关注的经验,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也说明,苏联的民族政策存在致命的缺陷.在苏联解体20年之后,重新思考和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存多民族国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82至1984年,是苏联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富有启迪意义的治理时期."此间,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励精图治,其主要政绩有: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问题上多方创新与发展;二、强化劳动纪律、整饬社会秩序与惩治腐败;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持续衰退.总之,安氏治下的苏联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究其原因,除了苏联国内存在驱动改革的客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安德罗波夫亲身历经过1956年匈牙利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1848年国际共运产生以来的140多年中,先后出现了1848年革命失败、187年巴黎公社失败、1878年德国反社会党人法令颁布、1905年革命失败,1914年第二国际破产、1923年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1927年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及1989-1991年苏联东欧_的社会主义政权瓦解等低潮时期,尤以最近在苏联东欧发生的事变最为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不主张在经济落后的俄国立即实现全面的国有化,但从一个国家的辛迪加到提出"控制制高点",经历了一段很长的理论和实践的艰苦求索,其中包含三个根本性的转变:从全力反对"小资产阶级自发性"到一定程度上允许"自发性";从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到市场决策;从建设的"革命"方式到渐进主义的改良.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考茨基和列宁分别发表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就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俄国十月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展开了论战。在考茨基看来,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长期民主斗争的产物,通过武装起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而列宁则认为民主具有阶级性,应当被划分为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无法通过民主斗争的方式取得胜利,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才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备实现解放的条件。这场论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基于资本主义自身竞争特性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