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大国的协商与合作日益加强,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治理”全球化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国与南非不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国际领域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两国的关系已经超出双边的意义,而具有更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机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不仅需要维护和加强这一国际秩序和国际机制,而且应该运用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构建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贸合作和金融机制,强化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以公正、客观、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为原则的国际人权机制,重视各种区域与跨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大国协调为基础、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国际机制。中国应该进一步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并推动完善国际机制,保护和发展自己。同时,改革现有国际制度中不公正和不合理之处,提高国际机制创新能力、制订重要议程能力和拿出建设性倡议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国家权威的相对衰落以及国家功能的有限性凸显,加之社会转型引发的问题以及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关切等,都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现实中,非政府组织在落实政府间国际组织议程,拓展国际关系议题领域,影响国际舆论,介入国际谈判,为官方外交提供新载体这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作用和影响力的上升,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与中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境外非政府组织对中国外交政策实施、国际形象建构、海外利益保护、参与全球治理等造成压力。有鉴于此,中国需要不断丰富外交理念,支持具有国际化倾向的社会组织发展,推动本土社会组织构建国际化活动网络,将社会组织纳入国家对外援助体系,妥善应对外交关系中的社会组织因素,拓展新的外交空间。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加速推进、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以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际需要,都促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地方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政治经济动力、建制经验与智力支持。长三角次区域作为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其突出的地方全球联系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并承担起国际组织落地、国际社区形成、国际智力开发以至分散外交压力等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外交既需要国际制度的内化,也要有央地关系的优化,以实现对外关系和国内发展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城市作为全球化的"节点"、跨国合作的纽带、全球治理的前沿,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对外关系中的影响日益凸显。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城市外交"的理念,要求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城市外交作为次国家层面的外交渠道,是夯实国家关系民意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城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模式强调生产分工、比较优势、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单一作物种植和在全球公司体制的主导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式的同质化。辅从性 (subsidiarity)则强调只要有机会,就要选择本土。在实践上,辅从性的意思是,任何决定应该由级别尽可能低的能胜任的治理机构做出。全球健康危机和全球污染问题经常要求通过国际合作作出决定。但是,大多数经济,文化和政治决定不是国际性的, 能够根据议题的性质在国家、地区和地方层次做出。应该鼓励全球权力向下而不是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8.
民间外交注重通过民间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超越现实政治经济利益的人民友谊。这种基于人类文明共同理念的交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社会基础,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合作奠定了稳固基础。民间外交主体具有人民性和有限性的特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民间外交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形式、新特点。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也在国家对外交往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多元化与网络化日益成为中国民间外交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经济、社会、政治治理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性危机",给西方社会造成较大恐慌。受疫情冲击,全球化呈现回归"经济主权"时代的趋势,可能演变为"有限的全球化"。欧美国家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经济主权",并通过"产业回归"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将事关国家安全和民众生命安全的生产能力留在国内或转移回本土。"有限的全球化"在短期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但从长期看,中国可以从中获益。疫情的持续蔓延推动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欧盟和美国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这将导致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下降。美西方十分担忧中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上升。疫情使原本就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非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开始在国际社会盛行起来。事实上,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非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与非洲的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为了更好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非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全面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壁垒.文化的全球化打破了地区和本土文化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潮.从文化上接受共同价值,是融入世界的前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追求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关系经受了50年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国和非洲都处在发展中阶段,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双方也有深化合作的愿望。中国希望与非洲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11月上旬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次峰会将是中非领导人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时代主题的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代主题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它是国际社会的主流,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合作成为时代主题的一部分。而时代主题决定大国的崛起方式,“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由黄宗良、林勋健主编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阐述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状况,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建构和发展,总结了近代中国、苏联在此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方面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冷战到相互依存和全球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冷战和西方相互依存关系发展的历程,并就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最后简要论述全球主义、国家主义与地区主义的关系,并在结论部分提出几点完善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机制的建议。论文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制与规则的全球化,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逐渐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论文强调,过去百年人类社会的重大教训之一是,必须找出适应生产力新发展的调节、解决国家间利益纷争的国际治理模式。承认全球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不等于排斥国家主义,作为有效治理单位的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的空间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经济全球化与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WTO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与空间,但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对这一空间构成了严重挤压和约束。两岸应在遵守WTO规则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形式。目前厦门——高雄与厦门——金门已有较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基础,两岸先行共建厦门——高雄、厦门——金门跨关境自由贸易区应是突破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瓶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进一步加强各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1949年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官方话语中认为全球化这一词汇的特征是:经济界定与机遇论。这种界定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完美契合,因此迅速成为中国内外政策的一面旗帜。中国的全球化实践进程主要包括改革国内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组织特别是WTO以及参与和引导区域合作等。这其中经历了波折,也存在不足。我们要注意平衡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中国的企业与各类人员也越来越多地走进非洲,中非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同时,中国对非援助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对非援助的水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21世纪对非援助工作:与非洲国家加强磋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对非援助中,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合作;熟悉和了解非洲文化,本地化经营是发展方向;树立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建立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秀娟 《法制博览》2013,(1):292+286
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面临全球化的经营与管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海外派遣员起着枢纽的作用。派遣员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和跨文化沟通是影响海外派遣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