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做官与做秀     
汉书载,颍川“俗多怨仇”。韩延寿被派去当太守,通过一番教化,使得该郡大治。他厚待下属,却常深省自责。如有辜负他希望的,他首先苛责自己:“莫不是我有什么对不住他们的地方,不然他们何至于此呢?”下属感动不已,有人竞愧悔得要自杀。还有一次,已经做了左冯翊长官的他,行察到高陵时,有弟兄为田地之事告状,  相似文献   

2.
金满楼 《法制博览》2009,(17):72-73
李卫是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当官,并非是科举正途,而是家里花钱给他买了监生资格,靠捐钱捐来的。由于小时候没太读书,即使后来官做得挺大,李卫还是会闹些错别字的笑话。李卫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人却十分聪明,他手下的师爷起草完公文奏章读给他听后,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把问题要害找出来,然后口述让师爷们修改,大家对此都十分服气。李卫升堂审案的时候,更是才思敏捷,判决如流,丝毫没有文盲的嫌疑。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古代那些文学家而言,诗文是做官之外的事。许许多多的作家、文学家,都不是职业。读书人做官是正业,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文章可以作敲门砖,以文章开道,打开进身之门,文章只是个“牌子”,真正的实惠是做官。那么为什么成就了那么多的文章呢?这实在是做官之外的事。官如果做得好,一点“之外”都没有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文章。好文章要归功于做官之外。  相似文献   

4.
武宝生 《法制博览》2009,(20):80-80
《经典杂文》报刊的编辑们: 你们好!这是我于2009年7月去拜访朋友时,看到他正在看《经典杂文》,我的脑海中突然有一个问题:广大读者为什么会如此地痴迷于“她”?即刻用随身的相机抓拍下来。照片中手持《经典杂文》杂志的这个年轻人是: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青松六区5栋13号的居民:  相似文献   

5.
文人与做官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9,(20):57-57
小时候.曾为这个问题苦恼:先有鸡?先有蛋? 长大了,发现类似问题俯拾皆是。 在烟草大省云南,听说谁要一提控烟,就会受到围攻:你五块钱工资就有一块钱是靠烟草公司利税发的,还敢骂烟草!围攻者是不是烟草公司的人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6.
韩冬 《法制博览》2010,(6):62-62
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已经相当的武断,他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就连总参谋长朱可夫元帅给他提的建议。都被他当面痛斥为“痴人说梦”、“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7.
也谈成功     
程程 《工会博览》2009,(11):1-1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木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金满楼 《法制博览》2011,(19):28-29
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可谓是红极一时,徐峥所扮演的那个诙谐幽默的李卫也颇受好评。但是,从各种材料看来,历史上的李卫似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元代文人蔡祖庚曾曰:“居官者必不可嗜酒,嗜酒者必不可为官。” 笔者似觉判断有点过于绝对。之所以有如此认知,因为古人中有许多嗜酒的官人,一生清廉如洗,并留名于青史的,也非没有其人。比如,国人皆知的南宋抗金大将辛弃疾,一生嗜酒如命,酒后还留下多篇饮酒诗篇。可是这位爱国将领,并没有因为一生嗜洒,而变成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一代官中之丑;反而在南宋晚期,写下了浴血抗金的英雄乐章。  相似文献   

10.
小音 《法制博览》2010,(12):45-45
许多人都渴望名垂青史,但我经过洞察秋毫的考察后,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假如你真的名垂青史,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第一个烦恼是隐私全无。那些孜孜不倦的学者们,不管你离他们已经千年或者万年,他们都会兴致勃勃地把你考证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