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风窗》2013,(20):79-79
夏末秋初时节,天气依然炎热,大多数人们仍然呆在室内依赖空调的庇护。然而,对于追寻多彩生活体验的朗行车主们而言,四季芳华都有他们要捕捉的细节,洒满阳光的夏末光景更有他们不能错过的乐趣。在这个欢乐出行季,Gran Lavida朗行不仅将成为他们清凉舒适的移动避暑空间,更将以它的越级品质,护航车主和家人的出行安全。主动安全智能应对外界考验告别了盛夏,转而进入雷雨台风的多发时期,也是驾驶者最怕遇到的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当大雨倾盆而至时,开车在路上遇到转弯避让或紧急制动等状况,及时反应并保持车身稳定是当务之急。朗行搭载了如ESP车身动态电子稳定系统等智能的主动安全配置,集成了包括ABS+EBD、ASR、HBA等多项主动安全,能在危机时刻,主动监测到行车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新驾驶员(18-24岁)发生车祸的概率远远高于有经验的驾驶员(30-59岁),他们驾驶车辆时不仅对自己存在危险,也对行人以及其他的驾驶者存在危险。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经验,以及他们的年龄所致。现行的培训制度、驾驶证制度和考试制度对于年轻新驾驶员没有产生有效的安全效果。所以,有必要采取特别措施阻止和减少年轻新驾驶员因不成熟和缺乏经验而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事关供电人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电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安全是一种管理,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延伸与扩展,“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本文从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安全预防手段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通过运用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家安全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元、全球安全治理失灵失衡问题突出,这些使得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更有必要。国家安全能力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实现总体国家安全,基于对国内外战略资源的动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国家安全的能力。总体来看,国家安全能力主要包括国家安全观念能力、国家安全制度能力、国家安全基础能力和国家安全动员能力等要素。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包括健全国家安全体系,重视国家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促进安全事务的全面统筹与协调以及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科技赋能。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更加迫切。虽然中国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未来还需多措并举,从观念革新、制度保障、战略动员等多方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13,(17):1-1
5月31日到6月3日,短短4天,东北三省和湖南省就发生了4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企业的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生命健康的保障,是人身不受到伤害.安全是企业的重心,没有安全,企业不能生存.抓安全,就是抓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因此,抓安全本质就是抓人权,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首要需求是温饱,其次就是安全的需求.温饱解决以后,人们就会将住房建的更好更结实一些,这就是对安全的需求.人们积累财富后会更加重视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幸福需要人的存在,只有人健康的存在,才能享受幸福,完整的家庭才能共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听昌 《国际展望》2012,(3):41-58,140
"安全困境"是国际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构成国际紧张、对立乃至冲突的动因之一。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安全困境"现象很难完全消除。中国在崛起的进程中,其地缘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问题尤为突出。美国把中国列为主要的地缘战略对手,认为中国的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甚至威胁美国的安全;日本面对中国崛起,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千方百计强化日美同盟,增强军事实力以牵制中国;中俄互有需求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中俄地理上的邻近使发展动力有限,也存在若隐若现的"安全困境"问题;印度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的崛起,肯定会分散中国的精力,使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洲大陆热点安全问题爆发烈度和范围有所收缩,但仍面临社会动荡、恐怖主义袭击、族群冲突、粮食供应短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对此,中非在安全合作中,秉持"发展—安全"观,依托特使机制,参加联合国在非维和行动,注重提升非洲自身安全能力建设,创造了安全领域的南南合作新模式,为维护和平与安全做出了建设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国际安全机制作为国际安全领域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对每一个国际行为体都发挥着作用。国际安全机制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国际安全机制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融人国际体系的必然环节。其次,国际安全机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第三,国际安全机制有助于协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安全行为,是避免崛起大国“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第四,国际安全机制是国际政治与安全中的一个重要权力来源,是中国增强实力、运用实力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美国以建立双边同盟体系的方式向东亚地区供给安全公共产品,以此构筑了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东亚力量结构加快调整,一方面使东亚国家对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因日益"私物化"而难以满足地区的安全需求,由此导致该地区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满足地区安全需求和避免中美两种安全产品恶性竞争的基础上,应扮演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既要向东亚提供新的安全观念,也要主导建立集体安全合作机制,以缓解地区安全困境,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法制博览》2015,(5):144+143
贯彻落实《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是依法治企、合规经营、保障安全及推进更高水平一流铁路局建设的法律支撑。本文试图解析《管理条例》中铁路安全、权职责的统一、研判风险等重点内容,结合实际工作,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2.
理解中国的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的安全考虑作了一个确定的解读。首先,作者对中国的安全行为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然后对中国目前安全战略的本质作一个概括;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安全战略的理念基础以及中国对地区和世界安全事务的基本思想,并讨论了世界对中国应该或不应该期望些什么。最后,文章还讨论了中国现行的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国家文化安全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文化安全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作为一个新的现实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讨论的日趋成熟,基本理论问题的进一步澄清成为继续深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瓶颈"。因此,从辨析什么是国家文化安全出发,对决定国家文化安全状况的基本变量、国家文化安全的空间维度、内在结构与外部关系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才能进一步在更高层次上从宏观和全局的国家战略高度解答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减少、领土的质量严重下降,并通过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对国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气候变化使中国政府的自主选择权受到限制,治理能力受到进一步挑战,对重大国防和战略性工程以及军队建设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水资源争夺和跨国移民潮,引发中国与邻国之间的争端和冲突。因此,中国不仅应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而且应该将其置于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下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10个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并波及到10多个国家。这些金融危机的爆发既与它们的经济状况有关,也与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有关。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金融安全作为一个新的范畴已经产生。本文主要讨论国家金融安全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它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谢贵平 《国际展望》2016,(5):131-14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对中国边疆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陆疆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内与国际问题相互交织、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民族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境况,使得陆疆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并对国家、社会与人的安全乃至国际安全都造成严重威胁。安全内在于发展过程,也是发展的核心部分,陆疆地区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重新审视陆疆安全威胁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对主要安全威胁及其特征、影响、趋势进行识别与评估,针对新难题,探究陆疆安全治理新方略与新路径,全面维护中国的陆疆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人才安全问题与中国人才安全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人才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到国外,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已引发了中国的人才安全问题,制约了中国长期的发展。有鉴于此,中国应大力构建人才安全战略,强化人才安全战略观念、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人才法律法规等,通过各种努力积极保护中国的人才安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与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多层面的,涉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等等诸多内容,一般来说指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安全环境,主要指周边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由于中国周边行为体及其与中国的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现象。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吴白乙 《国际展望》2022,14(2):19-35
安全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的边界被打破,非传统安全领域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议题的中心地位。国家行为体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和无节制扩充安全议题,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和国际交往的封闭趋向,最终反而不利于实现安全目标,从而掉入“泛安全化陷阱”。当前,国际上少数国家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际合作,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多边主义秩序规则、国际合作、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同时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较大的发展压力。中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理性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审慎塑造安全议程,防止落入“泛安全化陷阱”。同时,中国在国际上应坚决反对滥用安全概念的行为,在新兴全球性议题上高举合作旗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和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和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丁迪 《国际展望》2023,(6):1-20+155
国家安全始终是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安全化手段将普通议题转化为安全议题是美国动员国内外资源、对华打压的重要方式。美国政府通过安全化手段将中美贸易关系、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等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挂钩,导致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在理念层面不断深入、在议题层面横向扩散、在对外关系层面持续外溢。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的加剧,使美国在对华身份认知、政策动机与手段选择上均陷入“投入愈多、损失愈多”的悖论中。安全化操弄导致的政策悖论使美国政府难以改变对华强硬政策,严重阻碍中美关系改善。过度安全化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零和博弈,泛安全化则导致各种新安全风险在国际社会蔓延,恶化了全球安全环境。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逐渐走向极端,动摇了冷战后全球战略稳定的根基,存在颠覆当前国际秩序与破坏稳定的风险。中美双方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化失控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美国政府需走出社会动员式的安全化政策模式,让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可控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