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玉 《国际展望》2011,(4):142-147
2011年5月19至2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了题为"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内外智库、大学、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媒体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2.
査晓刚 《国际展望》2010,(6):108-112
<正>2010年10月21-22日,"为G20建立一个更加全球性、合作性的亚洲领导力"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主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芒克全球事务学院、美国斯坦利基金会、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等协办。来自中、美、加、澳、印、越、韩、印尼等国的外交官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五个议题。  相似文献   

3.
王玉柱 《国际展望》2013,(2):141-148
2013年1月31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局共同举办了“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外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总理内阁部、澳大利亚财政部、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政府和学术机构的近40名代表及观察员出席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特征、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并重点就全球经济治理及G20运行机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3-4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俄罗斯"东西方一体化与发展"常设论坛共同主办的"地缘经济空间转型: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俄罗斯"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俄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交通委员会和国际事务委员会、俄罗斯地缘经济与全球问题社会研究院、俄罗斯科  相似文献   

5.
G20机制化建设与议题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晋 《国际展望》2010,(3):19-26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充分暴露出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缺陷。G20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具有很高的合法性,应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首选机制。中国应积极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并逐步把G20专注的领域从金融领域逐步拓展到所有重大的国际经济以及相关问题上,使G20可以迅速成为在经济发展领域中首要的全球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叶玉 《国际展望》2010,(3):102-105
<正>2010年4月7日到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南非、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架构"等议题进  相似文献   

7.
刘宗义 《国际展望》2013,(1):136-141
2012年9月14-15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美国斯坦利基金会、韩国发展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共同举办的"G20中的亚太领导力:变动中的联盟和潜在集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9家国内单位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来自韩国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8.
牛海彬 《国际展望》2012,(4):128-133
2012年5月1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2030:转型中的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来自大西洋理事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斯坦福大学、丹佛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中美智库、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2030年全球大趋势、权力扩散及其对  相似文献   

9.
二十国集团机制化 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英 《当代世界》2010,(12):26-30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仓促登场并匆忙机制化,直接导因是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大衰退,深层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力量格局、国际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发展失衡仅为表象,上层建筑(全球治理架构)与经济基础(世界经济结构)严重脱节是根本原因。G20机制化是二战后全球治理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为重塑国际秩序提供契机,预示一个新时代正在提前降临。  相似文献   

10.
G20目前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型中,正在发展"G20+"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治理模式。其中,G20承担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设定议程和建立共识的政治引领功能,其他国际机制提供全球经济治理的技术支持和执行方案。在这种合作治理的新模式中,新兴经济体能否以平等身份参与,维护G20开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治理全球经济的时代精神,是决定G20机制能否成功转型的重要条件。在G20/OECD反避税治理的案例中,G20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主张和诉求,推动达成了"税收与实质性经济活动相匹配"以及"税收情报自动交换"的治理原则和政治共识,而OECD也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实施纲领,从而实现了G20的"政治优势"与OECD"技术优势"的相互补充,推动全球反避税治理进程取得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国际力量格局演进,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推动G20峰会机制化进程,为重塑国际秩序提供契机,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G20)逐渐取代七国集团(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G7峰会由于日益偏离经济治理轨道,被别有用心的成员国转移到聚焦地缘政治及安全问题,因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作为G20的创始成员国和日益崛起的大国,中国应继续借助G20这一国际多边对话机制平台,把全球经济治理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全球政治、文化等领域,将全球治理进程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共同举办的"中俄经济合作与国际经济体系转型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7月14-15日在上海举行,为该院5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4.
范翊君  祝鸣 《国际展望》2014,(1):141-145
正2013年11月28—29日,"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金砖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联合国协会、印度尼赫鲁大学、俄罗斯后工业研究中心、巴西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南非全球对话研究所、"社会观察"、"第三世界网络"等中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5.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12,(3):134-138
即将于2012年6月20—22日举行的里约20周年峰会,将在总结绿色发展经验和创新可持续制度的基础上,凝聚政治共识,促进治理创新和绿色经济发展。为迎接此次峰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于2012年4月17—18日合作举办了"绿色发展中的治理创新——里约峰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环境和科学协会、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9年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以来,G20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尽管如此,受七国集团(G7)阻挠等因素影响,G20在治理内容、合法性及应对全球化危机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作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主席国,中国应积极推动G20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18日,"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拉合作"、"拉美与亚太地区的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曹嘉涵 《国际展望》2014,(2):140-144
正2014年1月15—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亚信会议:合作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安全观与亚洲安全机制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加强  相似文献   

19.
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缺陷,二十国集团峰会为全球合作共抗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协调平台,G20的机制化则使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找到了新的起点和路径。但是,对机制化后G20的前景不宜过于乐观,因为迄今为止其仅仅是对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一种技术性修正。不过,G20机制化所代表的改革方向却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即在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中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的权重。在通过G20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既要态度积极,又要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和在原有框架内进行的原则,谨慎看待中国的作用与责任,以妥善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0.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