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不来梅大学教授克劳斯·丁沃斯(Klaus Dingwerth)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菲利普·帕特伯格(Philipp Pattberg)题为《如何"全球"与为何"治理"?全球治理概念的盲点与矛盾》的文章同样刊登在《国际研究评论》2010年第12期。在这篇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是美国著名的宪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现为耶鲁大学斯特林法学与政治学讲座教授。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美国宪政史,其多卷本的代表作品《我们人民》被认为是"过去半个世纪在整个宪法理论领域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工程"。2010年,阿克曼因《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一书入选《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国内学者已经在系统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2)
正现在全球经济面临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有好的想法(idea)和政策,但光有好的想法和政策还不够,执行怎么办?需要把想法转化为行动。"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是受邀与会的著名学者之一。在对话会的不同场合,郑永年教授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见解。在他看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背后是治理主体(包括  相似文献   

4.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社会科学中世俗且具实证性的研究领域,宗教及向来与国际权力体制没有关系的非国家行为体———各种类型的宗教组织在其中难有一席之地。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宗教复兴、宗教的政治化趋势及国际关系的"宗教回归",尤其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世俗媒体和学界对国际关系中宗教作用的传统看法,引发和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折"甚至"范式转移",使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成为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增长点。那么,如何评价全球宗教复兴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冲击,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折"有何特点?我国宗教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涂怡超专访复旦大学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徐以骅教授。徐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宗教与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美国宗教、中国基督教等,著有《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后冷战时期的宗教与美国政治和外交》等。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时代"(Global Age)较早是由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在1996年提出的。他指出,全球时代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全球性(Globality)。1蔡拓教授则将全球性概括为主体的全球性、空间的全球性、制度的全球性和价值的全球性四个维度。2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时代的内容与表征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的重要特质,这些新特质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21世纪全球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学术意义。这部著作尝试用新视角审视、研究当今世界事务,也涉及整个世界、人类发展的取向。蔡拓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多年努力,以扎实的探究,完成了国内全球学的奠基性工作,对中国当前的国际关系研究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其二是学科意义。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系统的基础研究,学术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提供的基本知识,《导论》在这方面做了开拓性工作。《导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研究评论》(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2010年第12期刊登了一组有关治理的专题文章。该专题根据当前与全球治理的概念及文献相关的诸多问题,对当下的全球治理研究进行了讨论和梳理。其中,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亨克·奥弗比克(Henk Overbeek)题为  相似文献   

9.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5):78-81
在很多方面,查特杰所称之为"政治社会"的,恰恰是公民社会的对立面。帕萨·查特杰帕萨·查特杰(Partha Chatterjee),1947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求学于加尔各答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现任加尔各答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荣誉政治学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查特杰教授是后殖民主义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也是印度"底层研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已经出版的著作包括《被治理者的政治:思考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等。此外,他还是一个剧作家和演员,曾创作出演多部戏剧。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3)
正大国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强大的实力,有了这一实力,就有使用这一实力的可能。所以,对于大国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强大的实力。Edward A.McCord(马寇德)教授,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WU)的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他曾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生活、研究了5年,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中华民国时期的军事与社会的关系,例如军阀的崛起、军队与社会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1.
正李侃如(Ken Lieberthal)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资深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前主任。同时,他是密西根大学荣誉教授,并于2009年前担任亚瑟·瑟诺(Arthur F.Thurnau)政治学教授和威廉·戴维森(William Davidson)工商管理学教授。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期间,李侃如曾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李侃如教授的专著中涉及中国的主要包括《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文载于《新全球研究》(New Global Studies)2012年第2期。作者扬·内德温·彼埃特思(Jan Nederveen Pieterse)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社会学教授。本文概括了全球化分期的各种分析和标准,批评了全球化研究中的现代主义、欧洲中心的现代、当代或者资本主义的诸观点,讨论了世界史的研究路径以及相关的全球化研究。对全球化的认识(诸如多元的和中心主  相似文献   

13.
<正>蔡拓教授和他的团队所撰写的《全球学导论》一书,积20多年的专注耕耘,以50万字的篇幅呈现了全球学的学科体系,为我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新辟了一个全球主义学派,实为学界盛事,值得学界同仁感佩。《全球学导论》的一个主旨是要摆脱国际关系研究中方法论的国家主义,提倡方法论的全球主义,系统阐述本体论的全球主义。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在国家之内、国家之外、国家之间和国家之上  相似文献   

14.
李成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部主任,他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同时,李成教授还担任美中关系委员会常务理事、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学术咨询小组委员以及"百人会"理事等职。李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是他对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及现实影响,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他撰写和主编的主要作品包括:《重新认知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困境》(1997)、《中国新一代领导人》(2001)、《架起横跨太平洋的思想桥梁:中美的教育交流1978—2003》(2005)、《中国变迁中的  相似文献   

15.
李北方 《南风窗》2013,(4):86-89
没有哪个文明是绝无仅有的,所有的文明都是混合物。其他的文明与我们自己的文明一样是完整健全的,并包含在我们自己的文明中也可以找到的因素。我们越快认识到并接受这种复杂性,才能越好地寻求共存的方式。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荣休教授,曾任英国中国研究学会会长。1958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中文,1974年获得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王斯福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人类学理论、中国民间宗教、文明比较研究等,他的著作《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已在国内出版,  相似文献   

16.
张中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我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了这部著作,感到这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际政治理论研究领域均具有开创性、富有研究深度和创新见解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正>蔡拓教授主编的《全球学导论》一书的出版对全球学学科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我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我主要论证了为什么全球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成立。这是因为一门学科的成立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要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概念和范畴体系,要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尽管苏共败亡、苏联解体已近20年,但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是随着苏联档案的陆续解密,在不断拓展研究视角,提升研究深度.周尚文教授的《苏共执政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版)一书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部新著.详读全书,掩卷思考,发现该书视角新颖独特,逻辑结构严密,文献资料丰富,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5—1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贝尔福讲座教授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以"帝国的迷思"、"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民主化、民族主义与战争"为题做了三次学术讲座。本文根据斯奈德教授10月17日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原稿未经本人审阅。斯奈德教授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民主化与民族主义、美国对外政策、俄罗斯(苏联)对外政策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美国政治学评论》和《国际安全》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20.
俞邃教授长期从事苏联-俄罗斯问题、世界战略形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因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独特建树",1999年9月当选为总部设在莫斯科的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并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国内外学界许多同行称俞邃教授是"著名的、有影响的、著作丰硕的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