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赛义德     
本期《文化理论》栏目纪念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赛义德在《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等书中探讨了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一个学院知识分子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警觉。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赛义德在巴以问题上坚持一贯立场,致力于改变西方世界对穆斯林世界的看法,正是这方面的工作使他的影响超出了学术界,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左翼学者爱德华·赛义德于2003年3月17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在美Z杂志网站(http://www.zmag.org)上发表了《全球危机》一文,分析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认为“9·11”事件刺激了美国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巴勒斯坦要透过这种爱国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美国表面上的一致性,看到美国内部存在的争端和矛盾,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于赛义德     
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在《伦敦书评》(2003年10月23日)发表文章,纪念赛义德。作为赛义德多年的同事和同龄人,伍德对赛义德一生的著述进行了评述,同时也为我们刻画了学术之外另一个赛义德的形象:热情、执着、友爱、乐观。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日美国《Z杂志》网站(http://www.zmag.org)发表了该网站主编迈克尔·阿尔伯特题为《马克思主义:价值与问题》的文章。作者从左翼自由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过分注重工人阶级的斗争而不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种族解放运动等身份政治,过分强调经济基础、流于经济决定论和忽视管理阶级有形成新的统治阶级这一趋势等问题。几天之后,英国《社会主义工人》杂志主编艾伦·马斯在http://www.zmag.org网站发文对阿尔伯特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仍然契合当今时代。现将两篇文章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5日美Z杂志网站(http://www.zmag.org)刊登了汤姆·克鲁泽题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玻利维亚危机》的文章,认为玻利维亚一段时间以来的政治社会危机,表面上看是民族主义引起的,而实质上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于玻利维亚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1日美Z杂志网站(http://www.zmag.org)刊登了乔纳森·谢尔题为《脆弱的美帝国主义》的文章,认为老左派所采用的“美帝国主义”一词令人惊讶地已被美国右派和持中间立场的人所认可和谈论,但是关于  相似文献   

7.
帕特里克·赛义德和鲍尔·惠特利在2002年出版的《新工党的基础:工党党员的转变》(Patrick Seyd and Paul Whiteley,NewLabour's Grassroots: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Labour Party Membership,Plgrave,2002)一书中,比较和解释了英国工党现在与过去的不同。现将其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埃拉·贝克是20世纪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的重要领袖,她发起和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团体,为黑人的自由运动作出了贡献。特德·格利克(Ted Glick)在美刊《Z》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书评,介绍巴巴拉·兰斯比的新著《埃拉·贝克和黑人自由运动》(Barbara Ransby,Ella Baker and the BlackFreedom Mov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Press,2005·),认为埃拉·贝克的一生和她所坚持的那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运动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埃拉·贝克是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的重要领袖,她参与了…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 Said)以其特有的姿态站在当代各种政治论争的前列,他对后殖民主义的开拓性研究、对中东和巴勒斯坦问题的积极介入、对国际政治及当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反思,使他成为当今北美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本书是美国著名杂志《疆界2》1999年一期赛  相似文献   

10.
海因茨·迪特里希·斯特凡对当代若干理论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读者常常在一些刊物(如《参考消息》)上读到海因茨·迪特里希·斯特凡(Heinz Dieterich Steffan,以下简称迪特里希)关于当代重大理论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译自西班牙《起义报》电子版(www.rebelion.org)的迪特里希专页(Pagina deDieterich),其文章鲜明的观点和犀利的笔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迪特里希是何许人?他对当代重大理论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荷兰出版的《中国信息》杂志2004年第18卷上刊登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贝尼维克、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艾琳·唐以及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祖德·豪厄尔三人合写的一篇题为《自治与社区》的文章,该文对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有关中国农村和城市治理的理论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理论     
特里·伊格尔顿发表书评文章,介绍阿米特·乔杜里的新书《D.H.劳伦斯与“差异”:后—殖民性及其诗歌》(Amit Chaudhuri, D.H. Lawrence and 'Diffefence':Post-Coloniality and the Poetry of the Present, Cambridge, 2003)。文章指出,当前学院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认为理论家不再关心文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刊《每月评论》2001年10月号刊登了约翰·B.福斯特的文章《生态学反对资本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完全相悖,资本主义不能解决生态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1963年,蕾切尔·卡逊在《我们的环境污染》的讲演中,把20世纪末社会对生态理论的完整含义的抵制与维多利亚时代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抵制相提并论。今天,要想在受教育的人里找到否认进化论的人恐怕很困难。然而  相似文献   

14.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2年第14卷第3号刊登了美国新不伦瑞克大学副教授理卡多·达彻斯尼(Ricardo Duchesne)评论艾伦·迈克森·伍德的著作《资本主义的起源》(1999年每月评论出版社)的文章。伍德的著作不同意西方学术界广为流传的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的观点,她认为资本主义是在英格兰突然出现的,其原因是英格兰的领主将经济契约强行加诸租地农。达彻斯尼引证最近几十年来的历史研究反驳了伍德的观点,认为自由农自身在圈地运动、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兴起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罗伯特·布伦纳和艾伦·伍德等人的欧洲中心论、一国产生资本主义论是站不住脚的。文章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罗伯特·坎佩恩(Robert Campain)针对彼得·贝哈兹《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的辩证法》一书撰写的书评,书评认为该书是少见的对鲍曼作品进行深入评价和理解的专著,对于理解鲍曼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导读的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逝世后, 世界各大媒体都发表文章进行报道和评论, 一些媒体的批评性文章激起了很大的争议, 尤其是《纽约时报》发表的乔纳森·坎德尔的诋毁性讣文。王晓群教授的文章对这些论争进行了述评, 认为这些争论不仅仅是针对德里达个人的, 也是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争论的继续。《论雅克·德里达》是朱迪思·巴特勒在《伦敦书评》上发表的纪念性文章, 文章高度赞扬了德里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南非《苏醒新闻周刊》2005年7月7日号发表了“债务大赦组织南非分部”秘书长乔治·多尔题为《八国集团、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与债务》的文章,认为无论是布莱尔发起的非洲委员会还是今年7月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对非洲债务减免的额度都非常有限,而且都是以非洲更彻底实行新自由主义为前提条件的,而后者将只能给非洲带来更大的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G8(八国集团)峰会或更准确地说有关经济事务的G7(七国集团)峰会,即将在英国爱丁堡举行,会议将聚焦于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和债务议题。关于非洲委员会在三月份发布的报告和为G7峰会…  相似文献   

18.
英刊《比较诗学》第25卷(2005年)发表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访谈文章,涉及对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和对文化理论的新的理解,伊格尔顿也重新审视了他早年关于一切皆是政治的观点,认为这种政治的泛化有掏空政治本身的危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巴巴拉.哈洛:“  相似文献   

19.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季刊《生存》2003年春季号发表了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戈登(Philip H.Gordon)撰写的题为《布什的中东梦想》的文章,该文分析了美国政府对中东的长远考虑:摧毁中东旧政权,将民主和西方体制移植到中东,但作者认为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办到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鲍曼思想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文化理论》栏目介绍的是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鲍曼致力于对现代性的批判,认为现代性中所隐含的同质化倾向和对差异的排斥使现代性和极权主义紧密相联,从这个角度出发,鲍曼赞扬后现代,认为后现代以其差异包容、开放的精神代表了时代的先声。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2002年8月(第70期)出版了关于鲍曼研究的特刊,我们特编发其中的两篇文章《鲍曼的社会学之路》、《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的辩证法》,以飨读者。蔡颖的文章向我们简要介绍了鲍曼的生平及思想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