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张刚 《时事报告》2006,(3):47-49
最近,因两名非裔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触电身亡引发的骚乱.已经由巴黎北部向法国其他城市蔓延,这种大规模的骚乱发生在以“自由.平等、博爱”而著称的“移民天堂”——法国.确实令世人感到惊讶。骚乱的爆发反映了法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同时给法国、欧洲乃至世界以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丽 《时事报告》2005,(2):65-65
在人们对于法国的了解中,似乎法国就是巴黎,巴黎就是法国。里尔在这样一种“误区”中被忽视了。其实,巴黎有众人仰慕的神采风韵,里尔也有值得称赞的别样情调。  相似文献   

3.
真是梦一样的巴黎之旅。 我只是买了一件泳衣,只因它有很好的弹性,只是没当回事地抽了奖,我就轻而易举地成了“莱卡风尚巴黎之旅”的幸运儿。 今夏,我们八位参加上海“幸运购物,巴黎风尚之旅”的消费者与名模琦琦一起,经过十一个小时的飞行,到真正的风尚之城——巴黎,展开了“莱卡风尚之旅”。 首先,莱卡法国公司安排大家在一间有名的餐厅吃正宗的法国大餐。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7,(7):39-39
法国:为促进全国经济与城市发展在地区上的平衡,1964年,法国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8座“平衡大城市”,使它们逐步形成地方行政与经济中心,以扭转地方人口向巴黎过度聚集的趋势。同时,为了削弱中心城区功能过于集中,控制城市规模和改善生活环境,巴黎制定了《巴黎地区整治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5.
汪清 《友声》2006,(4):28-29
对外友协与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驻法国使馆、法国朗布依埃市政府等单位于4月在法国共同举办了“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  相似文献   

6.
法国首都巴黎不但有“花都”的美誉,还具有“窃听之都”的谑称,这里每年都要发生十几万件窃听案。法国官方窃听机构分为“行政窃听”和警方“司法窃听”。“行政窃听”拥有1800条专用窃听线路,应内务、国防和预算3个部门的请求,限用于与国家安全保障和危险组织犯罪有关的窃听。这种“行政窃听”每年多达3200多件。“司法窃听”自1993年起每年均在一万件以上。由于法国政府对出售窃听装置宽容放任,致使窃听器充斥巴黎,民间违法窃听泛滥,每年都有10万件左右。巴黎一家实验中心的老板称,在过去8年内,他们通过订购方式…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8,(8):10-11
4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遭遇少数“藏独”分子的干扰破坏,当地警方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在法国公众的热情欢迎下,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安全完成传递任务。“藏独”分裂势力的恶劣行径遭到法国公众以及火炬手们的强烈谴责。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巴黎站的起跑仪式在当地时间4月7日12时30分(北京时间18时30分)举行。在第二棒火炬手接过火炬准备进入一条隧道时,遭到少数“藏独”分子的阻挡,  相似文献   

8.
还钱来!     
法国巴黎律师协会律师让·皮埃尔认为,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应该为前总统亚克·希拉克“虚假公职”事件付账。 这一案件始于1998年一名纳税人的举报,当时希拉克是法国总统,因此国务院需要授权这名纳税人以巴黎城市的名义来提起诉讼。自2001年德拉诺埃担任巴黎市长后,继续此事件的审理,而希拉克也因此延续了他的总统豁免权利。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8,(9):30-30
2008年9月20日,巴黎爱丽舍宫在法国“遗产日”期间向公众开放。第25届法国“遗产日”活动于9月20日至21日举行。总统府公报指出,去年“遗产日”期间向公众开放的总统办公室今年继续开放,而爱丽舍宫内3处从未向公众开放过的场所今年也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0.
梁衡 《今日广西》2014,(7):47-47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作品是当时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因此当时一提到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青年群众便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价值     
120多年前,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矗立起了一个用钢铁搭建的高塔,这个高塔的出现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有市民认为它不伦不类,影响了巴黎的市容,报纸每天都刊登市民愤怒的质问信。连小说家莫泊桑也痛十艮它,认为它与巴黎文化格格不入。但有人看到他每天在塔下的餐厅用餐,莫泊桑回答说:“因为这是唯一在巴黎无法看到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外省青年──北京人海中的孤独群落张卫民“外省青年”的历史演变19世纪的法国小说是最常见到“外省青年”一词,望文生义他说:“外省青年”是来自外省的人,他们不是巴黎人,在19世纪的欧洲,巴黎是文化与艺术时尚的发散地。一个地道的巴黎还意味着什么?优雅的谈吐...  相似文献   

13.
塞纳河畔的“白天鹅”祝裕1990年6月8日,一只东方的“白天鹅”飞临巴黎塞纳河畔,为这座文化名城增添了几分姿色,几分壮丽。这就是以白天鹅的名字命名的大酒楼──白天鹅大酒楼。谈起办这座酒楼的初衷,董事长、法国潮州同乡会副会长陈顺源说,法国的中餐饮食业,...  相似文献   

14.
“花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已经连续两天这般拥挤了。法国人在这里表现出来的热情,绝对比欢迎一位外国元首的来访还要浓烈。  相似文献   

15.
<正> 刚到巴黎那几天,只觉蓝天白云、绿荫铺地、鸽鸟成群、气候宜人(巴黎盛夏时最高温度不过30℃),塞纳河两岸满是古典建筑精华,拉德芳新区尽显现代都市风情,街上行人不多,车、人秩序井然……,给人一种安静、和谐之美。随着考察的深入,在这些表层和谐的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人“个性化”和“程序化”的统一。可能是久居一隅的缘故,见到的法国人怎么都是那样自由、随意、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6.
对外友协与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驻法国使馆、法国朗布依埃市政府等单位于4月在法国共同举办了“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是继中法文化年成功举办之后,中法两国在艺术交流方面的又一次盛举,得到了两国各方的高度评价。这次活动是中西方在绘画方面最为盛大的一次交流,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中国的知名画家有幸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成就,使法国民众集中欣赏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画家的作品。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扩大了中国绘画在西方艺术界的影响,为中法两…  相似文献   

17.
1922年6月,周恩来、邓小平正在法国留学。当时我国留法学生经济困难,为了解决留学的费用,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由邓小平主持,在巴黎开办了一间“中华豆腐店”。具有东方风味的豆腐,很快吸引了众多法国人。豆腐店闻名巴黎。后来店堂扩大了,产品供不应求,只好采用定时供应、售完为止的办法,限  相似文献   

18.
3月11日,法国总统希拉克通过电视屏幕宣布:他将不再竞选连任,退下后会“以另一种方式、以同样的热忱”为法国服务。至此,在政界跌打滚爬了45年的“政坛常青树”终于跟政坛说再见了。希拉克执政期间,法国人在国际上重温了戴高乐时代的扬眉吐气,在国内则领略了非左非右的希拉克风格,也重新经历了“五月风暴”式的巴黎骚乱。  相似文献   

19.
法国巴黎郊区“10·27”骚乱事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巴黎郊区“10·27”骚乱事件,对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整个世界都带 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思考发生这场骚乱的深层次原因,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置 骚乱事件等方面提出了警方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1月,笔者有幸作为“中法刑法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课题组的成员出席了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中法刑法合作研究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