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信市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诚信教育、构筑诚信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略论诚信、公正及其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商界、政界乃至学术界坑蒙诈骗、假冒伪劣、浮夸造假之风的猖獗,严重危及了初步发育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危害了国家经济建设,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因此,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根本区别入手,探讨传统诚信美德产生、失落的原因,重建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对维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信”字是“人”从“言”,所言成真就是“诚”。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之后,许多政策都将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政府的行政干预将减少,这就使信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又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信用经济是道德诚信的基础,道德诚信是信用经济的主观条件。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的信用经济和道德诚信二者和谐发展,应加强信用经济立法,进一步推进信用经济信息共享公开,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建设,将学校诚信道德教育与信用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诚信一直被国家和民众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而肯定和推崇。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在金融领域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加强金融领域诚信建设,要做到提升全民信用意识,打造优良信用环境;发挥金融机构在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用,夯实银行信用基础;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系统,搭建信用数据平台;制定和完善金融信用有关法律、法规,提供金融信用制度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7.
常锐  常永军 《长白学刊》2009,(3):151-152
诚信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从推动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化、完善诚信的法律规范、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促进诚信文化的传播等方面着手,重筑我国“诚信长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 ,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 ,一些虽然“合法”却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原则的经济活动和现象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多。从法律的角度看 ,因为它“合法”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而从道德的角度看 ,它虽然严重地违背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准则 ,却并没有受到来自道德领域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谴责。在我们既要建设和规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又要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 ,显然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交易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缺乏诚信,社会经济活动会困难重重,交易成本会大大增加,社会资源也就会白白地浪费在无休止的猜疑、提防、算计之中,整个社会的福利都将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和诚信道德,有赖于我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了解;因为只有明白了“为什么”,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知道“怎么做”。  相似文献   

11.
向东  楚子 《政策》2002,(5):20-22
西方有个说法,“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信不立”。话语虽不同,意思却是一样的。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的观念依然非常淡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各样的经济诈骗层出不穷,以及相当普遍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其严重程度触目惊  相似文献   

12.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13.
中西企业信用管理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奠基石,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企业信用管理在“源动力”、道德、宗教、经济、法律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制约中国企业信用管理滞后的关键所在。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能做好中国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才能打好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基础,才能使中华民族牢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生产力,是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人类文明标志,是以德治国、精神文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每位公民的道德准则,也是国家公务员应当恪守的首要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锻造公务员诚实守信理念。首先,市场经济即诚信经济,信用是最宝贵的无形的资本和价值。入世的最大挑战对象是政府,对政府官员诚信的挑战是核心实质。其次,讲诚信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健全。没有诚信,便没有经济秩序,没有诚信,也没有政治文化秩序和法律秩序。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信用社会关系,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  相似文献   

15.
诚信,守纪,敬业,是我们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道德条件,今天,在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向以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竞争经济为特质的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确立领导干部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对领导干部来说,  相似文献   

16.
娜布其玛 《前沿》2008,25(3):81-83
从语义的角度,对诚信涵义进行界定.指出“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新道德体系.就必须在学校中倡导并实践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新道德和新道德教育,以实证的方法.紧密蛄合实际.从大学生学习行为、经济行为和就业行为三个角度,详细罗列并阐释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有钟时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并非是天然的信用经济。企业之间、以政府为代表的法制力量与企业之间、道德自律与企业本能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构建集道德信用、法制信用与经济信用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既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保持诚信经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凤翔 《前沿》2003,(12):141-143
当前 ,我国社会存在着信用危机 ,必须重建诚信。信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 ,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 ,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诚信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石。主要观点 :一、诚信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诚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三、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公德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兴  林榕岚 《前沿》2006,3(7):104-106
“诚信危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与讲究信用的市场经济是不相吻合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诚信观陷于一种个人修养的纯道德,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诚信已超越了纯道德的范畴,是一种有外部规则保障的公德诚信。公德诚信是一种相对方是社会公众的诚信,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立社会公德诚信体系是缓解当前“诚信危机”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呢?当前应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切实弘扬诚信原则。诚信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道德问题。诚实与信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国际交往和经济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讲诚信就要加强学习,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信用道德;讲诚信要重视企业文化,以信用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企业信用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讲诚信要全方位构建,大到诚信生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小到注意产品质量、善待员工,所有经济交往、社会活动,都要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