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王树华 《群众》2013,(7):21-2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培育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永续动力。建立制度化的行政协调机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力量来统筹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建设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程度都呈现扩大趋势,并且广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远远超过狭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顺序和开发重点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同向递增关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有着较大随意性和不严谨性,加上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短时期内不会缩小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反而可能会加大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3.
孙志高 《群众》2023,(1):14-15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江苏长期存在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南率先突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缩小南北差距,再到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区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和促进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对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指出清晰的破题方向。  相似文献   

4.
方建中 《群众》2011,(12):42-43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省情,为了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了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出要实现“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由此,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这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理智的声音和一个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孙月平 《群众》2010,(3):43-45
<正>2009年以来,接二连三出台的国家级区域振兴规划几乎覆盖到全国每一个地区,这意味着全国"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将会调整为:缩小区域差距,寻求区域协调。从"九五"计划开始,经历的几个五年计划都强调增长速度,而面向"十二五"则强调发展的协调统筹,强调区域间的均衡、贫富差距的均衡、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均衡、公共服务的均衡等等。  相似文献   

6.
徐山瀑 《群众》2013,(7):15-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多种原因,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较为明显。适应区域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苏南苏中苏北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群的内在联系还不够紧密,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工合作还需要加强,首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主要表现为河北与京津二市的差距较大。二是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周金刚 《群众》2022,(13):40-4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眼省情,以南北共建园区为关键抓手,推进区域互动和产业联动,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江苏南北共建园区实践经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新征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就是区域利益的协调。区域利益要达到协调状态的基本要求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达到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从而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故要将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必须坚持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法制化、均衡化、程序化和统一化的原则,通过在宪法中确立区域利益协调的指导思想、制定地方关系法、确立区域主体的法律关系形式以及促进区域利益协调的法律实施等进路对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进行法律建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是省内区域之间存在很大不平衡,以经济发展梯度和地理空间位置划分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明显。一直以来,三大区域以列队追赶模式发展,目前的结果是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在增大。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判断,这种发展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改变思维模式和创新发展思路。省委提出的“1+3”区域功能布局,是新时期江苏区域发展更高要求的总体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发展差距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我国国内地区发展的差距。由于国际环境中存在分裂势力,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带来威胁。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强化中央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为我们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和实施途径。西部大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东部的差距仍很明显。加快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中,金融因素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考察了我国金融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了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作用,说明了金融体系的演变对金融区域差距的影响,主张通过实施差异性金融政策,缩小金融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协调组织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织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盛至衰转而复兴的发展过程。探究我国区域协调组织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缺乏法律基础、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政府权力约束不足是制约区域协调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重建区域协调组织以协调区域发展。新形势下区域协调组织应当以"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作为建设的法律基础,完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规范横向政府关系,进而实现对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发展"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生产力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我国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崛起"等战略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实现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三大经济支撑带",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建设自贸区。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于:注重以市场为纽带,构建"三大经济支撑带"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作用,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央政府统筹,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3,(12):22-22
全会决定起草过程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我国发展面临10方面突出矛盾和挑战。1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3产业结构不合理;4发展方式依然粗放;5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17.
张卫东 《群众》2011,(2):15-17
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我省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由“共同”到“协调”,虽然仅变换了一个词语,但却进一步丰富升华了区域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战略是针对区域发展的高层次谋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建国以来,我国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力在区域间合理布局,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致力于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失衡问题,为"十三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大地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为尽快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农村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根据农村三次产业区域布局的实际情况,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社会结构反映了资源与机会的空间分布公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社会结构的最大问题是区域差距过大且继续扩大.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格局,区域间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差距较大,多种社会子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