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5):104-105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之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美、德、日等国为迎接挑战而进行的高等教育调整和改革,对我们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历史时期 ,由于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的冲击 ,高等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的附庸 ,“唯智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 ,因而 ,功利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公安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也有相似的经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科技一体化、教育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上看 ,目前各国高等教育都在呼唤人文精神 ,重倡人文教育。我国公安教育要适应新世纪和“入世”的需要 ,必须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倡导人文教育 ,重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系统是复杂巨系统,其多样性发展是众多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与世界城市深度互动,加之其规模、归属、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学制等关键因素的多样性、多元化的综合作用及其自催化作用,使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复杂巨系统能不断适应、满足世界城市的发展需求,并与之共同走向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育治理理念,构建高校内外"双轨制"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美国教育发展现实的价值选择。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一种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组织网络化、治理机制弹性化的内外"双轨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地在深层教育结构和体制层面持续性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系统、持续、高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要立足我国的教育现实和环境,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借鉴和学习世界高等教育所认可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5万,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略高于世界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性与互补性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所具有的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果;又要坚持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发展、保护和坚持本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以及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斌 《人民论坛》2010,(9):236-237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一项迫切、紧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银珍 《湖湘论坛》2001,14(1):92-93
任何国家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机遇,大有作为,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的进程。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就率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必然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国家适龄人口(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世界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率…  相似文献   

11.
丁萍 《青年论坛》2010,(3):91-9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等现实问题,也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年价值取向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大学生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地探讨和构建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们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使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取向,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前途的重大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凯军 《中国发展》2011,11(2):47-50
该文指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研究其形成原因,有利于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主体性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文化人”假设的理论等充分显示大学德育创新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当前大学德育弱效的原因有德育价值不可选择、德育内容远离生活、德育过程缺乏沟通、德育评价简单划一等。因此大学德育创新的原则策略在于坚持发展性原则,促进德育目标的重申与反思;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德育内容的整合与选择;坚持互动性原则,重视德育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坚持规范性原则,追求德育评价的优化和实效。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既是渗透在素质教育各个环节中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也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重要教育环节、教育步骤。因此,高校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把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人们在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上还存在着误区。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合理的教育趋势。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才有可能使该课程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与发展高等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高等教育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坚持教育创新,实现教育公平,处理好公平、效率、规模、质量、效益、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以电脑网络为沟通、联系平台建立的非正式群体。它有非正式群体的一般特征,又表现出一些新特点。网络虚拟群体的产生、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阻碍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应研究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为进一步开展网络虚拟群体研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文章从挑战和机遇角度,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调查涉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学习动力、课余闲暇、心理情绪、交往恋爱、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高职学生思想特点与主体意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自主意识较强,思考问题更注重实际;注重个人内在心理体验与满足,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人沟通观念正确,合作意识比较强;注重个人能力,正向的价值取向;自主意识较强与自主能力缺乏等特点。这些特点具有主导性与相对性,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