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末,经商的老乡请我去农庄吃野菜。我问他这几年回家乡了没有?他说不想回去!家乡如今再也没有过去的那种绿水青山,宁静淳朴,而是乡风败落,一片荒凉凄情。他告诉我,前几年村前屋后的百年大树  相似文献   

2.
夏日忆大树     
在赤日千里的夏季,不刻意间就遥忆起了几棵大树,仿佛浓阴顷刻覆顶。身心便有清凉滋生、耳畔似有繁叶与清风交织的细语……今日忆起的大树,不是那些被宠幸在名胜古迹的娇贵树们,而是那些独立在荒郊野岭的寂寞大树。这树往往生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旷野或山岗,且特立独行只此一棵!我想,它是怎么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土地上的呢?是与同类御风而...  相似文献   

3.
今日南寺头村邓树林杨广兴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辈子还能结婚?然而,他圆梦了。两年前,年已50岁的杨广兴和42岁的俊俏女子马秀英缔结了百年之好。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宝贝女儿。杨的家乡在北京东边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南寺头村,距北京市中心不过40公里。这个村现...  相似文献   

4.
我前几天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粮油定价权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余温还没有过去,食用油就随之涨价,非常不幸,我又说中了。粮油的涨价还没有过去,酒的价格又进行了提价。比如茅台、五粮液等等高档酒都进行了涨价,而提高价格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5.
我生长在农村,到地方工作也十多年了,下乡无数次,不知在乡村农家吃过多少饭,大都被时间的流水冲得淡忘了,唯有4年前在罗盛教烈士家乡吃的那顿极普通的农家午饭,却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那是1996年10月份,我和地区驻新化圳上镇桐子村建整扶贫的几名同志一起,去采访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总经理室内,挂着一幅我和另外一个人的合影。这张照片已伴随我近10个年头了,10年来,我的公司从几万元发展到几千万元的资产。面对这样的辉煌,我就会想起那个人,没有他,也许就没有我公司的一切。他就是我们公司的第一位客户。10年前,我辞职办起一家公司,借债研制出一套选粉机设备,能提高水泥的产量。产品广告分四次刊完。几天过去了,来电话询问的人倒是有,但只简单地询问价格等一些情况就挂断了电话。我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就在失望之余,电话铃又响了。对方说他姓雷,是宁夏某乡的水泥厂厂长,他问了我几个问题,都非…  相似文献   

7.
柏苏宁 《中国人大》2012,(12):46-48
2010年6月10日至12日,我在南京接待了美国参议院前临时参议长特德·史蒂文斯先生。然而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听到他8月9日晚在家乡阿拉斯加州不幸坠机罹难的噩耗,心中悲伤不已。尽管已过去两年,但史蒂文斯先生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目。作为“飞虎队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不少同志都动员我把过去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出本书,我总觉得,我写的那些东西,没有多少保留价值,所以,一直没有动心。列宁说过,“老年人回忆过去,青年人想望未来”,这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我已年近古稀,过去几十年来所走过的路、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不时在脑海中浮现。  相似文献   

9.
安妮 《今日广西》2010,(21):24-25
门口响起了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先生回来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地一进门就喊:妞妞,妞妞,我回来了!他坐在沙发里发呆,我喊了他几声,他没有反应,我走过去一看,他神情黯然地委顿在沙发的一角,衣服上血迹斑斑。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0.
在枣庄市薛城区北城社区,72岁的孤寡老人何怀友常常满怀深情地说这样一句话:我爱共产党,我爱北一村。这不是大话空话,而是发自老人内心深处。老何20多岁时结过婚,后来妻子离家出走,是北城社区党总支在他最困难时给予了他温暖和关爱。年轻时安排他负责村里的调解工作。50多年过去了,老何年岁已高,社区党总支就每月发给他100元的养老金,又每月照顾150元生活费,使老何生活无忧无虑,他感慨地说没有党组织的温暖,就没有他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哟,买车啦!”今年春节期间,藤县塘步镇神田村村民刘亚雁家门口不时有乡亲过来围观他的新车,一旁他的父亲也毫不掩饰自己喜悦的神色。如今的神田村,低矮的砖瓦房已被两层以上的小洋楼取代,而作为生活质量提高的另一个标志——小汽车,也成了不少村民追求的目标。前几年刘亚雁在广东做物流攒了些钱,便回到家乡盖起了三层小洋楼。随着收入越来越可观,买车的梦想自然就不再遥不可及了。今年春节,刘亚雁终于将一辆丰田凯美瑞小轿车高兴地开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已近古稀之年的王延俊先生第一次踏上了阔别40多年的故土——山东省临朐县.回到家乡,高堂老母激动得老泪纵横,向他述说了这些年家乡发生的一切.当地政府官员热情接待了他,并详细介绍了情况.几天时间里,王先生亲眼目睹了家乡迷人的风光、丰富的资源和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热情的家乡父老,王先生深情地说:“家乡发展这样快,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我一定要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办些实事,尽一点微薄之力,来报答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和亲人.”王先生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于1992年7月,与临朐县七贤建筑公司共同投资17.5万美元,兴办了临朐山海建材有限公司.在这期间,王先生因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但这位山东大汉没有因身体不适而安安稳稳地躺在病床上.他带病又与临朐福利医药材料厂签订了合资成立“临朐宏达医药材料  相似文献   

13.
冯汝智 《传承》2003,(6):4-7
半个世纪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初我在誓师大会的红旗上签下的“立大功、特功,到北京见毛主席!”的誓言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我们那个年代,能够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多么光荣和幸福的事!而对于我来说,能够两次见到毛主席,成为我这一辈子最难忘、最骄傲、最自豪的事情之一!1934年,我出生在广西博白县绿珠镇珠江村(沙鼻村)一个贫苦人家。我从小帮家里放牛、放鹅,没有机会读书。1949年,毛主席领导的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主席,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激昂的歌声回荡在家乡的大街小巷。人们的脸上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回来之后,感觉我们村变化很大,村屯道路越来越干净,村民楼房越来越漂亮了。"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金竹村的覃军一直在深圳市宝安区务工,3年没有回家的他,看到家乡变化如此巨大,非常惊讶。"十几年没有清理的垃圾被清走了,小小的山区农村也有了平坦的水泥路,楼房多了,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也建起来了,空气新鲜宜人,环境不差于城市呢!"长期在外打拼的46岁村民覃宝庭感触更深。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河南省西峡县陈阳乡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刘江华主动放弃了转志愿兵的机会,回到家乡。他告诉父母,他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一年前村老支书告诉刘江华:“咱秧地村有144户人家,其中83户常年靠救济度日,有9户人家祖孙三代同住在一间破草房里。有6户人家5口人盖一床被子。全村26名学龄儿童,只有4个孩子在上学,村里的中学生也只有你这一个了。”老支书的活深深刺痛了刘江华的心,他立志改变家乡的面貌,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1986年春,刘江华卖材了家中的3头耕《,领着村里的几个年青人,田进了商海,坏而两年后他亏本兀…  相似文献   

16.
刘畅 《中国保安》2014,(16):123-124
付学国今年33岁,家乡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石人沟乡山弯子村。他1994年12月参军,1997年在部队入党,1998年退役后离别家乡来到北京市保安服务公司怀柔分公司当保安员。在16年的保安生涯中,他历任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培训部经理、第四经营部经理。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个人嘉奖5次,三等功2次,二等功一次;获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二等功2次。2013年度还被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评为“先进流动党员”。  相似文献   

17.
韩呈辉 《台声》2000,(5):44-44
周伟毅老人又从台湾回到家乡当涂了。自开放探亲以来 ,他先后已58次回乡探亲。其实他的父母早已双亡 ,唯一的弟弟又移居合肥 ,家乡当涂早已没有了他的亲人 ,可他始终难以割舍一直留存在他记忆中半个多世纪的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硬是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在采石镇修建了一个家庭住宅 ,作为自己的家 ,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 ,住上一阵子。他不经商也不旅游 ,和其他老人一样 ,每天一早起来跑跑步 ,打打太极拳 ,进茶馆喝杯早茶 ,和邻居、亲戚、朋友们聊聊过去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事、家乡的人 ,津津乐道 ,有滋有味。周老先生原本不姓…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河南省许昌县蒋李集镇的一家医药门市部前,走过一个投亲不遇又正发高烧的外乡人。他走着走着,突然一下晕倒在地。医药门市部的老板——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赶忙招呼人将这外乡人抬进屋内,给他打针吃药,还留这个外乡人在门市部里食宿。待他痊愈后,门市部老板又送他50元路费,让他返回家乡。这位老板就是“河南省两用人才先进个人”,蒋李集镇一等伤残军人何长喜。1980年,何长喜带着伤残回到了家乡。看到自己残破的房屋,他思想斗争很激烈,难道就靠二亩贵任田,近千元的残金过一辈子?不能,决不能。他对自己说:我…  相似文献   

19.
火星也是火     
《干部人事月报》2009,(7):76-77
沩山灵祜禅师在20多岁时被百丈禅师收为弟子随其参禅。一天,他正在师父边侍候,百丈吩咐说:“你替我看看那炉中还有没有火?”灵祜走过去用夹子拨弄了几下说:“没有火了。”百丈二话没说,起身走到炉边从里到外翻搅了一番,居然拨出了几点尚未燃尽的火星,便用夹子钳起举到灵祜面前说:“这是什么?”灵祜猛然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向师父施礼道谢!  相似文献   

20.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要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湖北省两阳中学唐圣杰老师的心里话,也是他工作的基本准则。他从教30年,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年到头,他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每天半夜睡、鸡鸣起,废寝忘食,尽心尽职。同志们称他为“老黄牛”,家长们把他当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好老师。一、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唐圣杰老师就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1963年7月,唐圣杰同志听从党的安排,远离家乡,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贵阳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