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终于被问责了。7月1日上午 ,卫生部通报了2004年北京、安徽非典疫情发生原因和责任追究情况。因非典病毒管理不善引发的这次非典疫情 ,被确认为重大责任事故 ,中国疾控中心共5人受处理 ,主任李立明引咎辞职。 (据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在去年非典肆虐的日子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研究员、著名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博士 ,因为主张SARS的病原体为“衣原体”而大大的臭名昭著了一把。那时节 ,疾控中心李立明主任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访谈时侃侃而谈的情形 ,至今我记忆犹新。当王志问他内心感…  相似文献   

2.
谈生命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向前走……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就是人生的主旋律。生命总是匆匆向一个人走来,又匆匆离一个人而去,但在这来与去之间,总会有一些东西,留给我们以深深的思考。 记得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在被凶猛的毒蛇咬伤后,自知已回天乏力,便将自己作为实验品,挣扎着记录下自己临死前的每一个症状,完成了用生命演绎的最后一份实验报告。作为医生,他深知生命的可贵,但当死神逼近时,他没有手足无措,而是为了后人能多一份生的机会,把自己的生命从容地捧到了科学的圣殿前。 然而,现实中也还有让我们感到痛心的人和事。l月23日,在原…  相似文献   

4.
7月1日上午,卫生部通报了2004年北京、安徽非典疫情发生原因和责任追究情况。因非典病毒管理不善引发的这次非典疫情发生,被确认为重大责任事故,中国疾控中心共5人受处理,主任李立明引咎辞职。成立于2002年1月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博士、院士、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非典战役中一次次打败仗,令人痛心疾首。中国疾控中心的问题,折射出我国科学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一,科学态度的扭曲。中国疾控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  相似文献   

5.
洪涛激浪铸忠魂本刊记者张明海初夏6月,江南滴翠。赣鄱大地却多了一番风雨一度磨难,也凭添了一番豪情一首壮歌。在洪涛激浪面前,江西人民经受了严峻考验,全省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也接受了战斗洗礼。狂飚急电6月上旬开始,历时10多天,江西各地普降大暴雨,降雨量超...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8,(8):80-84
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每一位运动员都在为荣誉而战,为国家而战,为奥林匹克精神而战。而还有一些运动员除了这些,还在为生命而战。尽管他们有的获得了奖牌,有的甚至没有进入半决赛,但是这些创造人类生命奇迹的运动员,却是我们心目中无坚不摧的铁金刚  相似文献   

7.
德兰修女曾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给予那些生命受到威胁的人以爱和关怀,她甚至会拥抱一个即将离去的传染病患者。德兰修女与英国王妃戴安娜同一天被上帝召唤而去,我为戴安娜的命运痛惜,却为德兰修女的生命感动。知道戴安娜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而崇敬德兰修女,是因为她的无私和仁爱。今天,当我们还不能从医学上完全阻挡“非典”时,“非典”突兀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知道了钟南山,这位德兰修女式的人物。作为一位从事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院士,他主…  相似文献   

8.
张伟 《中国减灾》2009,(3):48-49
2008年11月28日,当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等人的论文寄到英国<自然>杂志社时,19岁的福建女孩黄燕清还在北京打工.虽然生活拮据,但她是个爱美的姑娘. 论文在两个月后刊出了.此时,黄燕清的生命已经逝去,"凶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禽流感.恶名昭著的H5Nl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一只鸭子,进入黄燕清体内.  相似文献   

9.
暴雨殇城     
《中国减灾》2012,(8):39-41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夜所发生的一切,惨烈而纠结地抓住了我们每个人的视线。说其惨烈,是因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为一场暴雨竟然付出了77个生命的代价;说其纠结,是我们不知该如何看待7A21日所发生的一切。“77”——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的背后是77条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曾是丈夫,是女儿,是兄弟,是朋友^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们对生命的珍惜,换来了这个国家和城市对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和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并不一定要组成词汇、句子才有意义。单一的汉字,就兼容了音美、形美和意美。一字一历史,一字一故事。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能以小见大的全息语言,一个小小的部分即包含了有关整体的全部信息。现代生物学发现,生命的密码都藏在基因里。只要撷取一个小小的细胞,无论是来自头发梢还是脚后跟,都可以解读出这个生命的全部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DNA代代相传。我们汉民族在生理上继承了祖先的基因;在文化上,同样领受着先人的馈赠。而这同样被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基因,就藏在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里。文化的基因和生理意义上的基因一样,融化在血液里,融化在每一寸身体发肤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价值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个年轻的百万富豪,当有人问他这么年轻就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以后将怎样生活时,他的回答是:吃尽玩绝。而前不久,我在《萍乡日报》上看到一则名为《让这个春天有爱同行》的报道:一个贫穷的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在生命弥留之际,为同室的病友折了一千只纸鹤,并许诺将自己身体有用的部分捐献给医院和其他病人。在这里,“吃尽玩绝”是这个年轻的百万富翁的价值取向,而奉献却成为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选择。他们的不同选择,留给我们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三湘大地上崛起了引起世界瞩目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三大人才群体。当下,还有一个世人鲜知的湖南第四大人才群体,这就是湖南院士群体。 一、湖南院士,又一个湖湘人才群体 一提起湖南院士,人们就会想到当下在湘的十多位院士,这似乎还形成不了人才群体。但是,只要我们将建国以来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0,(7)
正对于微生物的丰富性和影响力,其实我们才刚开始有所认识,我们一直小看了这些"小东西"。今后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关于生物和生命的世界观还会发生变化。最近,人类认识了微观世界里引发肺炎的一个恶魔——新型冠状病毒。病毒侵害是导致许多人类疾病的原因所在。几乎每一个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都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这个题目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然,还需要加个修饰语:“对很多人来说”,否则,会伤害那些真正热爱学术的教授们。我记得院士王选说过,院士只是个荣誉,是对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并不代表现在有多高的水平,人最富创造力的时光是中青年时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当了院士就高人一等。不过,这里所讨论的“教授”和“院士”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上院士者已经比较年长,而且一个人往往要凭借自己事业的高峰才能进入院士的行列,因此,一个研究者成为院士之日,固然不敢说学术事业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面孔     
正张兴栋2月6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评选出2014年院士名单,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名列其中,是今年11名外籍院士中唯一一名中国人。76岁的张兴栋教授因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当选,他发现了骨诱导功能,将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了有生命的组织和细胞,克服了用金属、高分子材料做人工骨头带来的腐蚀、排异、异物感等问题。从发现骨诱导作用到被全世界广泛承认,张兴栋及其团队经历了漫长的18年。  相似文献   

16.
别把生命和物质的关系搞颠倒了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不关心他的生命,而关心物质的东西,大家都把金钱财富看得非常重要。当然,财富对个人和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忽略生命本身的需要。欲望超过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刘巍 《人权》2004,(6):28-32
农民靳双英于1997年7月底住进当地医院待产,8月初生下女孩佳佳。医院认为靳双英贫血,为她输血400毫升。靳双英出院后,出现了发热、腹泻、口腔溃疡等症状,继而高烧不退,持续治疗无效,病情不断恶化。1999年4月,省艾滋病检测中心对靳双英检验,确认她为艾滋病病人,一个月后,靳双英死亡。继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对靳双英的全家人进行了检验,确认所生女孩佳佳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5)
2月2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身份成为中国公民,同时,也由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蜚声海内外的顶尖科学家愿意放弃外籍,加入中科院院士行列?这一报道引起了网友纷纷猜测和热议。据了解,杨振宁自1998年起就一直受聘于清华大学,多年来,杨振宁一直为培养我国科研人才、促进科研领域交流合作不懈努力。"祖国是其魂牵梦萦之地"杨教授真挚的话语引人唏嘘。纵观杨振宁95年的生命历程,杨振宁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不可替代的贡献,其科学泰斗的地位更是无人可替代的。其实,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世界级科学家,还是一个为祖国统一大业无私奉献的赤子。本文叙述了杨振宁与其岳父杜聿明一家令人动容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在那段尘封的历史中感受杨教授抹不开的爱国心……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不是一件商品,她不是一个可以不计任何后果,任您榨取却不尝试着去了解的东西;相反的,在共同的生命网络中,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由她而来,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当我们真正感恩,并关怀大自然时,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更多地被理解成了“教”,而抽掉了“育”。“育”是什么?孕育、哺育、涵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把“育”当成“教育”的重心,我们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不指向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如同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时,若只把重心放在前一个字,那是注重结果的教育;事实上,教育不只是朝着结果,而是永远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