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评李敖     
唐风 《台声》2006,(7):95-95
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两岸三地乃至于整个华人世界,掀起了一股意料之中的狂风。李敖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狂傲不羁的独特性格、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长期以来在两岸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此次大陆之行备受人们关注,并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点评李敖》一书分为北大演讲、清华演讲、复旦演讲、对话媒体以及文化情景五部分,其中既有官方的权威点评、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现身说法,也有知名专家学者的独到评论、著名传媒人的精彩访谈,以及众多高校师生、民间人士的众说纷纭。同时,本书在附录部分收集了《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
徐忠友  李震宇  林云龙 《台声》2010,(10):38-39
<正> 75岁的李敖或许真的就是最后一次回祖国大陆了。在作别上海、浙江之际,他意味深长地留下了一句欧阳修的话—— 8月26日,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携全家从台北搭机飞赴上海、杭州两地观光访问,也成为继2005年9月"李敖神州文化之旅"5年之后再度访问大陆。 "没有蒋介石的浙江真好" 8月27日上午,李敖和夫人王志慧(也称王小屯)、儿子李戡、女儿李谌在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陪同下,来到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参访,受到了浙江馆工作人员和在场参  相似文献   

3.
安文 《台声》2006,(2):86-86
蔡玲编著的《直面李敖》—记者全景实录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一书,在李大师回岛一周后,由华文出版社及时推出。众所周知,李敖坐岛内56年,不出半步论天下,骂尽他想骂的人,快意恩仇,声称此生不出岛,却突然来大陆进行“神州文化之旅”,让两岸读者大眼福。想当年,台湾开放赴大陆?亲,李敖母亲生前回大陆了,李敖也从大陆来台湾了,很多人关心李敖什么时候回大陆故土看看呢?可李敖并不想回大陆,他说:“如果从感情层面,我以为回大陆‘重温旧梦’,就是‘破坏旧梦’。个旧梦没有了,我希望我不要有意破坏它。如果是理性层面,要了解大陆,不需要这么麻?,不需要…  相似文献   

4.
政经人物     
<正> 李敖:终于回来了9月19日,李敖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始了他为期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李敖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狂傲不羁的独特性格、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长期以来在两岸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备受人们关注,而此次大陆之行成为了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李敖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既是政治明星,又是电视明星,还是娱乐明星。在岛内,爱他的人爱得发狂,而恨他  相似文献   

5.
保镖与强盗     
李敖的文章,多有神来之笔。在《北京法源寺》一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镖局是清末一门奇怪的行业。干这行的人被达官贵人或大商巨贾请来做保镖。保镖防范的主要对象就是强盗,俗称贼。然而保镖不是见贼就打,相反,还要与贼和谈,交朋友。遇贼拦路,保镖头子便走上前去,一脸堆笑,抱拳拱手,向贼行礼问好。贼也识相回礼。然后双方对答黑话。贼问:吃的谁家饭,穿的谁家衣?保镖答:吃的朋友饭,穿的朋友衣。这朋友指的是贼。贼是保镖的衣食父母,没有贼保镖就会失业的。贼听此话,就把路让开。事后,贼进城玩耍、盗窃,也会来找…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18日,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举行的《万里归来说文化》报告会上,与听众交流了“千禧之旅”的体会。 1999年9月,余秋雨应邀随凤凰卫视采访车队一起,遍寻人类古代文明的遗迹,行程4万公里;2000年8月,余秋雨又参加了凤凰卫视的“欧洲之旅”,访问了欧洲26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城市。余秋雨说,两次考察使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真实一直震撼着他——  相似文献   

7.
苏惠昭  曹景行 《台声》2004,(4):26-27
复出凤凰卫视台湾分公司的摄影棚内,《李敖有话说》节目制作人王祥基—他同时也是李敖的“小老弟”经纪人,正在忙着录像前的准备工作。他把一盒枇杷炼制的喉糖藏在资料后面,确定保温杯里头有热乎乎的水,调整了椅子坐垫角度,还仔细检查电暖炉的位置,李敖怕冷,去年12 月前列腺癌开刀后尤其怕,脚吹着热气,手仍然冰凉。距6 个月的术后恢复期还有一大半日子,贴身的伴侣换成了成人纸尿片。 再一年,李敖便70 岁了。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身体状态,怎么说都应该休息养生,最好不问世事,人间逍遥去了,云深不知处。李敖却先上了蔡康永、小S 徐熙娣主持…  相似文献   

8.
文坛“怪杰”李敖在台湾名气很大,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台湾民众都知道李敖很有傲世独立的名士之风。普通人说他时也是肃然起敬,比如台北一个跟文学不沾边的朋友,很羡慕我们去了李敖家,和李敖有一番交往。他说,李敖确实是个人物。李敖狂放。他60年代挑起东西方文化论争,从此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别看他曾两度入狱,后来蒋经国召见他,他不去;民进党拉他,他不理睬。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看不顺眼他都直言不讳。连赴台访问的几位很有名的北京作家,也被他拒之门外。理由是,跟官方不打交道,包括它方的人介绍来的人。怪…  相似文献   

9.
南京总统府被我三十五军一零四师三一二团占领了。刘树德当时才21岁,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对一切都十分好奇,所以部队一进总统府,他就四处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10.
周天柱 《台声》2000,(11):30-31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作品早已在岛内为民众所喜爱,近年来大陆亦兴起一股“李敖热”。新千年伊始,这位台湾“文化顽童”,因成功地“用血与泪”撰写了史诗式小说《北京法源寺》,而被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正式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 1901年至今整整颁布了一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一直榜上无名。李敖作为我国作家群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不管最后评选结果如何,入围就足可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童年在北京读书,少年时期曾住上海, 1949年迁居台湾,自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母校历…  相似文献   

11.
王前 《台声》2006,(5):76-76
台湾名嘴李敖近日在一档节目中大谈新加坡人的“笨”,这已是他第二次公开发表这种言论了。这让早已积郁于胸的新加坡人忍无可忍。去年9月,结束了“神州文化之旅”的李敖在评论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四地的华人时公开表示“新加坡人笨”。这句话传到新加坡人耳中,舆论哗然,在当地引起了一番激烈讨论,人们惊讶于李敖的口无遮拦,更对这番评论深感气愤。新加坡人表示,这样不负责任的评价让人无法接受,对于李敖的无端指责颇感不满。就在人们逐渐淡忘这件事时,李敖几天前再次就此话题的一番言论彻底激怒了新加坡人。4月5日,李敖在《李敖有话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18日,由凤凰新闻、一点资讯主办,凤凰卫视协办的"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在北京凤凰中心召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大佬汇聚一堂,为百名新媒体创业者颁奖,并共同畅谈自媒体时代的新走向。盛典由凤凰卫视COO、凤凰网CEO、一点资讯董事长刘爽致开幕词。刘爽从与媒体亲密接触的多年经验出发,向在场观众分享了他的行业观察。他强调,在这个算法驱动横行的时代,人工智能将使媒体理想成为多余,甚至过时。而凤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7,(7):73-77
法源寺有名,当然不是因为台湾作家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作为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法源寺已有1362年的历史。它像是白胡子拖地的老人,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王晖  张箭 《两岸关系》2008,(5):23-24
4月21日,由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中城乐天房地产董事长刘长乐召集,大陆房地产业的几位重量级人物——SOHU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富力地产董事局主席李思廉、北京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等一行赴台湾参观考察。此次抵台,除了考察房市、观光之外,台湾独特的汽车旅馆经营模式引起了大陆考察团的浓厚兴趣。经过亲身体验后,他们表示有意将此经营模式引入大陆。对于大多数大陆人来说,汽车旅馆还是一件新鲜事物,这种经营模式在大陆近乎空白。但在台湾,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该行业已日臻成熟,成为台湾旅游和地产业的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08,(9):67-68
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推荐《同舟共进》香港邱震海(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我最近注意到广东有一本杂志,叫《同舟共进》,它是广东省政协主办的。看了几次以后,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我只能用"吃惊"这两个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曹芃  张荣明 《台声》2004,(8):62-65
正确的经营理念,优良的服务品质,使“一茶一坐”最终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事业蒸蒸日上了,但简铭钦并不想停下脚步。他有了一个更大的愿望,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世界十大城市开创“一茶一坐”!第一步,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初见简铭钦,他所谈到的茶人文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李琳  ;谢家顺 《求索》2007,(7):181-182
李敖的成名作《传统下的独白》影响了台湾整整一代人,他对传统文化的藐视与反叛在高举传统文化旗帜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而他在深层心理上却很难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也因此构成了这部作品特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情结。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承传中李敖完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8.
能有机会在台北与"台湾文坛老顽童"李敖交谈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当我请他画龙点睛谈谈当前两岸文化的异同时,面对如此复杂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于台湾,1946年考上了当时台湾省政府的公费生,进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在学习期间就投入学生运动,参加了革命。1952年8月起,我在上海担任台盟总部秘书长。1958年我来到北京仍任台盟总部秘书长。当时邓小平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处理过台盟一些事。因为当时台盟总部主席、副主席职位空缺,我又可以经常代表台盟出席毛主席召集的最高国务会议和党派协商会议,因此同小平同志见面的机会比较多。现将我曾接触过的几件事回忆如下: 说起来有缘,1948年5月,我在上海暨南大学参加学生运动中因受迫害,组织上决定让我撤退到大别山解放区找刘邓大军,但因地下交通员被捕,我们在武汉流浪月余又  相似文献   

20.
七种关系     
朋友关系。英国著名的《金融时报》,用篡改的名句来概括互联网时代的人际关系:“天涯若比邻,海内无知己。”凤凰卫视的评论员石席平深有同感:“过去在饭桌上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李敖也有惊人之语: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该是错了;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才是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